加拿大多倫多州的地方報紙,在顯眼的位置上刊登了一條醒目的消息,一家玻璃生產公司將要為2400只鳥兒舉行隆重的葬禮。
為鳥兒舉行葬禮?真是聞所未聞。消息一經刊出,便吸引了全世界人的目光,大家都在紛紛猜測這到底是怎么回事。
將要為鳥兒舉行葬禮的公司叫AAdS,是加拿大數一數二的玻璃生產公司,也是世界上知名的企業,其生產的玻璃曾經因質量好、信譽高而銷往世界各地。但是,自去年以來,由于競爭壓力大,加上市場拓展研究的負責人突然離世,AAdS公司的玻璃銷售量逐漸萎縮,銷售額降到了歷史最低值。
“照這樣發展下去,有一天,公司非倒閉不可。”公司總經理安德森憂心忡忡。
然而,禍不單行,正當安德森為如何提高公司的效益焦頭爛額時,公司又接到了安大略省法院的傳票。一個“鳥類保護志愿者”協會組織將公司告上了法庭,要求他們為2400只不幸死亡的鳥兒負責。
這又是怎么回事呢?原來在多倫多市中心,許多高樓外部都安裝上了AAdS公司生產的玻璃,一些鳥兒在白天飛行時,因為高樓的玻璃太亮,反射到周圍不同的風景,跟實際的大自然差不多,因此鳥兒還來不及反應過來,就已經一頭撞死在玻璃上了。而夜間,也是由于玻璃的原因,辦公樓內的燈光太亮,夜飛的鳥兒誤以為發光處安全,在毫不知減速的情況下,直接撞到玻璃上然后死亡。
據“鳥類保護志愿者”協會統計,僅今年一年,就有2400只鳥兒因AAdS公司的玻璃喪生。這些鳥兒中,有91種不同的候鳥,除了最常見的品種金翅雀、以摩金鶯外,當中還有一部分屬于瀕臨滅絕的品種如加拿大鶯、東部草地鷚等,十分珍貴。
法院審理后認為,AAdS公司生產的玻璃亮度太高,對鳥兒的意外死亡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最后法院裁定,AAdS公司要為這群無辜的鳥兒舉行一場葬禮。
這個判決結果在公司內部引起了軒然大波。在公司的例會上,大家爭論不休,有的說這純粹是無稽之談,天空那么大,鳥兒自己撞上了玻璃,跟公司有什么關系?有的建議提起上訴,要求法院重新審理;有的說要負責也應該是那些建筑商負責,因為是他們把玻璃安裝到高樓上去的。
所有的人說出了所有的理由后,都在等待安德森作出決斷,安德森看了他的同事們一眼,平靜地說:“各位還記得我們的企業文化嗎?”“綠色環保,注重效益,勇于負責。”其中一位同事說。
“對呀,所以我認為法院的裁定很正確。鳥兒也是生命,是維護生態平衡的重要一員,也應該受到尊重。我們一定要為它們舉行一次隆重的葬禮。”安德森以不容置疑的口氣說。
雖然公司內部尚有一些人對安德森的決定不理解,但在安德森的執意堅持下,公司上下立即投入為鳥兒舉行葬禮的準備之中。
2400只鳥兒的葬禮是在一個月后舉行的,地點選在了國家公園旁邊的一片草地上。那天,艷陽高照,彩帶飄揚。大家都想目睹這場前所未聞的葬禮是個什么樣子,因此人來得很多。幾十家的新聞媒體也趕來了,加拿大國家電視臺還對葬禮進行了現場直播。
葬禮開始,一陣音樂過后,安德森代表AAdS公司致“悼詞”。安德森向2400只鳥兒道了歉,并表示立即組織力量,對玻璃的生產工藝進行改進,避免類似悲劇的再次發生。
編者按:
你有沒有發現,有這么一些人好像從來就沒有什么特別愛好,也沒有什么特長,他們什么都一般般,沒有太多激情,做的事情每天差不多,不會主動尋找事情去做,經常找借口不去參加一些活動,也有些會感覺有精力沒處用,經常待在心靈的舒適區。
你問他為什么,他會告訴你:生活不就這樣嗎,大學不就這樣嗎?還能怎么樣?而另一些人,卻好像對什么都很感興趣,他們好像每天都剛剛出生一樣,興致勃勃,充滿好奇;攝影、寫作、跳舞、音樂、運動……
他們嘗試的很多事情都會很快進入覺角色,做得很好,也收獲頗豐。這些人像上帝的寵兒,優秀得讓人絕望。
那些人是真的對什么都不感興趣還是因為不敢嘗試,害怕失敗。你是這樣的人嗎?
都說興趣是生活的動力,我們又該如何培養興趣呢?
你有沒有發現,生活中有一些人,他們對什么都很感興趣,事事精通、興趣廣泛。
上天為什么這么不公平,讓一些人擁有用不完的精力和好奇心,什么都優秀。而我卻對什么都不感興趣,什么都做不好?也許下面這個故事會帶你找到答案。
周日的郊外旅游,你走到一個沒有路牌三岔路口,只有一條能夠到達你想去的峽谷,另外兩條則通往不知名的地方,F在是中午,時間還算充裕,你的食物和水也足夠,你會怎么走?
小明和小強在不同的時間到達這個路口,他們都碰到這個問題。
小強選擇的是往前走試試看,他想即使走錯路,也比待著強啊,他快步向前走去。在一個小時以后,他不得不退回來,重新回到起點。
但是小強很開心,他興致勃勃地告訴朋友們他在路上看到的美麗風景,也許下次他們可以往那邊走。
說完這一切,小強又開始嘗試第二條路,他一路唱著歌,蹦蹦跳跳去了。
小明認為有2/3的機會是走了也不會有收獲的。如果沒有確定的機會,還不如就在這里待著吧,在原地無所事事,時而想想東、想想西,也許會有認路的人經過,告訴我確切的答案呢。
小明就這樣等到很晚,然后他覺得自己不能不走了,可是萬一走了也是錯路該怎么辦?他慢慢吞吞地往前走,心里面一直想著迷路的種種狀況。終于,在三個小時后,他看到一條路的盡頭被一條河流攔住。
“天哪,我早就應該想到的!沒有搞清楚路就不要來!”
小明很沮喪地一屁股坐在河邊,他連回去的勇氣都沒有了……小強和小明在一個月后的一次聚會上碰到,小強在給他們的朋友講他的一段“最奇妙的旅行經歷”,小明聽出來,那就是他去過的那條路。
“你瞎扯,那是一條錯路,而且一點兒也不好玩,除了一條大河擋住路,什么也沒有,沒意思。”小明說。
“不會吧?”小強說,“你沒有看到河中間那些白鷺,那些蓮花嗎?那是我犯過的最美麗的錯誤。”
小明聳聳肩:“你這么一說,好像有吧,不過我對這個沒有什么興趣。”
這個故事里面的人,哪一個像你?
我們身邊有“沒興趣一族”小明,又有“感興趣
一族”小強。小明總是興致勃勃地投入一個又一個冒險,他經歷豐富,收獲很多,當然失敗也更多。
小強則總是對什么都提不起興趣,只有到不得不行動的時候,他們才被迫抱怨著進入,他們失敗很少,也嘗試得很少,因為他們覺得那個沒有什么意思。
這些人都是不敢投入的“無興趣一族”,他們好像從來沒有想過進入當下,他們從來沒有感到過樂趣。
他們總在思考“讀這本書,有什么用處?”“萬一做不好怎么辦?”他們總用各種理由拒絕很多活動,這讓他們無法從任何東西中間獲得樂趣,自然也就無法對什么感興趣。擔憂之墻永遠把他和樂趣隔離開來了。
樂趣來源于全情投入,而不是投入后的結果,正是因為這樣,樂趣可以是無條件的。
可生活中,偏偏有些人永遠找不到真正的興趣!害怕努力了也沒有收獲,他們根本就不投入!不投入和低投入的人沒有樂趣,也很難獲得成果。
心靈和外界都沒有收獲。他們不愿意面對這個事實,于是他們就對自己說:我沒有什么興趣——這總比對自己說“我的能力很糟糕”要好。
忙碌的丈夫對家務表現“不感興趣”,可能是由于沒有留出投入的時間,或者再怎么做都會被妻子數落;老人們對任何事情都“不感興趣”,是因為他們覺得自己能力不足,或者怎么做都沒有年輕人好;孩子對學習“不感興趣”,往往是由于自己覺得沒有學好的能力,或者再怎么努力也達不到父母的要求;畢業生對工作“不感興趣”,其實是覺得自己沒有能賺錢的本事,或者是害怕再怎么努力也達不到自己心里滿意的目標;朋友說對愛情“不感興趣”,其實是覺得自己不夠好,或者害怕自己投入感情也會失敗。
但是沒有人愿意說我很害怕,所以他們騙自己說,我根本不感興趣!他們不缺乏能力,也不缺乏機會,他們缺乏的只是投入,對不知道結果的事情的熱情投入!無趣之人,往往不是無能之人,而是無膽之人。
敢于面對內心最赤裸的自己,做一個深刻的剖析,并且用堅實的行動不斷鼓舞自己。
走出心靈的舒適區,把自己放在風浪中去尋尋覓覓、上下求索。嘗試是有可能成功,有可能失敗的。
成功的嘗試能收獲到成果,不成功的嘗試能收獲到智慧。但不管成不成功,投入都能帶來快樂,帶來充實,引領你的人生。
電影《LittleMissSunshine》中有段臺詞說:“什么叫作失。空嬲〉娜,就是那種特別害怕不能成功,怕死了,連試都不敢試的人!”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885221.com/yilin/431381.html
相關閱讀:奧普拉的成功無法復制
人治不如法治
中國人的自信從何而來
世界足壇巨星:最感謝那些曾看輕我的人
善良的“謊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