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麥家因《暗算》、《風聲》而出名,其筆觸簡潔卻又深不可測,到處玄機暗伏,極為挑戰人的智力,被稱為“新智力小說”,而他本人也被認為是當今文壇最具實力的“黑馬”。尤其是獲得第七屆茅盾文學獎后,他成為該獎最年輕的得主,身價更是倍增。
然而就是這樣一個大作家,卻不善與人交流,很少參加社會活動。他在《暗算》后記中這樣寫道:“寫作是坐牢。寫作每天把我關在屋子里。我不覺得這是愉快的。但我知道,如果讓我每天出門,去辦公室上班,去各種公共場所:茶館、酒吧、夜總會,跟一些認識或不認識的人談天說地,那樣的話我會更不愉快。”
或許也正是缺乏這種“交際能力”,才使麥家有了更充裕的時間和空間來創作。他能夠認識到自身的“缺陷”,并且有能力來回避這些“缺陷”,算是明智的了。
與之相比,張愛玲就更有“缺陷”了。在文學世界里,她是一個不朽的傳奇,但在現實生活中,她是徹頭徹尾的失敗者。
在虛擬的文學王國里,張愛玲是無人能及的高手,透出十分的清醒、精明、通透、練達?缮钪,她在《天才夢》中這樣說自己:“我不會削蘋果,經過艱苦的努力我才學會補襪子。我怕上理發店,怕見客,怕給裁縫試衣服。許多人教我織絨線,可是沒有一個人成功。我天天乘黃包車上醫院打針,接連三個月,仍然不認識那條路?偠灾,在現實社會里,我等于一個廢物”,“在待人接物的常識方面,我顯露驚人的愚笨”。
或許,這就是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吧。每一個人自有光鮮亮麗的一面,自然也有陰郁不悅的一面,“尺短”由他短,“寸長”看我長;蛟S就是人生的成功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http://www.885221.com/yilin/434238.html
相關閱讀:奧普拉的成功無法復制
世界足壇巨星:最感謝那些曾看輕我的人
善良的“謊言”
中國人的自信從何而來
人治不如法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