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大班教學:蠟染表情娃娃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大班教學反思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大班教學:蠟染表情娃娃

活動來源:

在“本土文化走進幼兒園”收集、展示的活動中,幼兒對本地區少數民族的服飾,民族民風有了進一步的了解。為了讓幼兒親身體驗,更進一步的了解本土文化的內涵。了解家鄉的民族文化,欣賞苗族、布依族獨特的藝術,增強民族的自豪感,激發幼兒熱愛家鄉的情感,培養幼兒動手操作的能力。故設計了“制作蠟染表情娃娃”這一教學活動。

活動名稱:

制作蠟染表情娃娃

活動目標:

1.通過對事物的介紹與展示,讓幼兒了解家鄉的蠟染和扎染,增進幼兒對家鄉的認識,培養幼兒熱愛家鄉的情感。

2.幼兒在制作蠟染表情娃娃的活動中體驗獲得成功的快樂。

活動準備:

蠟染布、扎染布、海洋球、橡皮筋、水彩筆、小剪刀、卡紙、雙面膠等。

活動過程:

1. 教師展示蠟染布,并介紹安順及本地區的蠟染藝人。(楊金秀)

2. 提問:小朋友知道蠟染布是誰做出來的?(苗族、布依族阿姨)外國人把我們安順叫做什么?(蠟染之鄉)

3. 請幼兒談一談蠟染布可以制成哪些物品。如桌布、背包、衣服、鞋、帽子和壁畫等。

4. 請幼兒上來做表情表演。(哭、笑、生氣……)

5. 教師用演木偶的形式展示自制蠟染表情娃娃進行表演,并給蠟染娃娃取一個漢族名字。

6. 幼兒自由探究制作表情娃娃的方法。

7. 引導幼兒大膽想象設計出與別人不一樣的蠟染表情娃娃。

8. 教師巡回指導,鼓勵幼兒大膽、自主設計。

9. 講評幼兒作品。

① 點評、分享幼兒作品。

② 請幼兒說說用什么方法制作的蠟染表情娃娃。

活動延伸:

美工區:投放操作材料,幼兒繼續設計制作不同的蠟染表情娃娃。

活動反思:

采用觀察、操作、體驗的方法,讓幼兒在有趣的體驗活動中,感受民族文化的美。有效的引導幼兒達成教學目標,促進幼兒之間思維的碰撞,經驗的分享;大膽運用手工、繪畫等多種方式制作簡單的蠟染表情娃娃。發揮幼兒的想象,培養動手能力和審美能力。從而促使幼兒更積極主動的投入到教學活動中。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er/1131665.html

相關閱讀:《10以內的相鄰數(一)》教學反思
大班語言:我喜歡我自己活動反思
音樂課《黑森林里的故事》聽課反思
大班的故事活動??《小紅傘》
語言活動《四季媽媽和四個娃娃》反思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