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大班韻律活動:豐收樂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大班半日活動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大班韻律活動:豐收樂

設計意圖:

金秋十月,稻谷飄香,果實累累,到處是一片豐收的景象。田野里,有金黃的稻穗沉甸甸的彎下了腰。秋風一吹,翻起金色的海洋。周末放假的時候,有些小朋友回到鄉下都看見農民伯伯開始收割稻子了。這豐收的情景深深的吸引著孩子,于是我們設計了這個韻律活動“秋收樂”,讓幼兒遷移生活看到的收割的餓情景進行創編動作,在歡快的音樂中來模仿農民伯伯收割稻子的樣子。通過與朋友一起歡樂的韻律,體驗豐收帶來的喜悅。

一研后調整與反思:

1.在活動中幼兒能遷移生活中看到的情景,并創編出一些比較形象的動作來進行表演,表演中很投入,很高興。

2.在場地布置上要進行調整,椅子可以圍成一個大圓并靠后。在前面空余的地方貼上紅、黃、藍、綠四條線條作為表演割稻時的田埂,讓幼兒有一定的起點,這樣可以避免擁擠。

3.圖譜的利用率不高,可以去掉。

4.在動作表演的時候不僅要動作盡量作到有節奏優美,而且在表情、姿態上也可進行一些引導,這樣表演會更加的生動,更能體現豐收的喜悅。因此第二條目標改為:嘗試運用表情、動作、姿態表現稻田豐收的喜悅。

5.在完整欣賞的時候,可以用配樂陳述性的語言來有感情的講述,在這樣的語言提示下有利于幼兒更好的感受、理解音樂。

6.可收集一些稻田的圖片制作成幻燈,在幼兒表演的時候根據情節的變化出示相應的畫面。

二研后調整與反思:

1.有了上一次的場地改進,在活動中幼兒的擁擠情況有所好轉,并且有了場地的情景暗示,幼兒在活動中幼兒好象真正的到了稻田里,表演起來就更加的投入了。

2.韻律最后要把收割下來的稻子運到一起,幼兒容易把稻子運到自己的座位上,于是討論后決定,是否可以在場地的中間貼一個圓形作為糧倉。讓幼兒運的時候更加的有目的性,運完后可以引導幼兒圍成一個大圓圈進行慶祝。

3.在完整欣賞的時候,加入了語言情景講述,使得幼兒對音樂有了較好的理解。考慮后覺得,是否可以在完整欣賞講述的時候加上動作,這樣可為接下來的完整表演打下基礎。

4.四條田埂太多,可去掉兩條,這樣往前“割稻”的時候場地會比較大。

附:三研課例:

一、活動目標:

1.感受樂曲的歡快、活潑,在“稻田豐收”的情景中創編割稻、捆稻、運稻的動作。

2.嘗試運用表情、動作、姿態表現稻田豐收的喜悅。

二、活動準備:

1.課前有欣賞收割稻田的經驗,初步知道收稻的步驟。

2.場地布置

3.稻田的不同景象的圖片。

4.音樂

三、活動過程:

(一)回憶生活中收割稻的經驗

(二)在創設的情景下,討論并學習動作的表演。(出示相應的圖片)

1.割稻

2.捆稻

3.運稻

(三)完整欣賞音樂,邊講述勞動的情景

(四)有表情的完整表演。

(五)交流勞動的感受,體驗勞動的辛苦與幸福。

三、活動反思:

1.活動中能從幼兒的已有經驗中來提升動作,并且音樂和動作也匹配的比較完美。

2.運用了情景策略,包括場地的布置、幻燈的畫面、老師的語言等,好象把幼兒帶入了一個豐收的田野中,讓幼兒在田野里歡樂的進行收割,體驗豐收的快樂。

3.在韻律的環節中能根據環節的不同設計不同的引入方法。在割稻、捆稻的環節中動作從幼兒中來,老師進行提升,在運稻的環節中,我們充分的發揮幼兒的想象力,鼓勵幼兒用不同的方式(背、扛、挑、推等)來進行表現,并從表演的好的幼兒中提升出要用力、臉部的微笑等,從和同伴的互動中幫助幼兒來提升動作。

4.但在活動中發現,由于現在在我們這邊收割稻子時,經常會用機器來進行收割,因此有許多幼兒對手揮鐮刀收割的情景還是感知的比較少,雖然通過一些視頻進行了了解,但畢竟有限。而且自己來提升生活中的動作,在美感上也還不夠,因此覺得是否可以把韻律活動變為舞蹈欣賞,這樣可能對幼兒來說有不一樣的感受。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er/1287164.html

相關閱讀:大班活動設計《留住小鳥》
大班活動:有趣的漢字
家園共育 共享快樂??家長開放半日活動
下午半日活動計劃
大班綜合活動:失落的一角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