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意圖:
在編織活動中,孩子一開始不會編時對編辮子很積極,很感興趣?傻群⒆邮炀毢螅瑢庌p子漸漸沒了興趣,一邊編一邊玩。有一次,正在編辮子時,一個孩子大叫:“你們看,我的辮子變成了一條蛇。”原來,他把辮子彎成了一條蛇,其余的孩子也跟著學起來,我就想何不把幼兒的辮子粘貼成各種形象,變成一幅幅畫。于是,我設計“好玩的辮子”這個編織活動,讓幼兒用辮子粘貼成各種形象,激發幼兒對編織活動的興趣,體驗創作的成就感。
活動目標:
1、鞏固用皺紋紙編辮子的技能。
2、學習用辮子貼畫的技能,并用“有的……,有的……,還有的……”講述自己所貼的畫。
3、體驗動手操作的樂趣。
活動準備:
蘋果、南瓜、魚、彩虹范畫各一幅,剪刀,彩紙,小籃子,沒有編完的辮子(與幼兒人數相等),布置天空、水果園、蔬菜園、小河(各放一幅彩虹、蘋果、南瓜、魚范畫)
活動過程:
(一)出示彩色的皺紋紙,引起幼兒興趣。
教師:小朋友你們看這是什么?(出示皺紋紙)
教師:有些什么顏色的皺紋紙?
教師:這些皺紋紙可調皮了,你們看,它們還會跳呢,跳呀跳呀跳到了哪里?(脖子)變成了什么?(圍巾)跳呀跳呀跳到了哪里?(腰)變成了什么?(腰帶)
(二)出示辮子,引導幼兒編辮子
1、教師:皺紋紙除了會變圍巾、腰帶還會變呢,你們看它變成了什么?(辮子)
教師:這條辮子怎么不高興了呢?(辮子還沒有編完)小朋友我們怎么辦呢?(把辮子編完)
教師:辮子是怎么編的呢?
2、教師邊講兒歌,邊示范編辮子。
兒歌:小小皺紋紙,真呀真調皮,喜歡跳一跳,右邊往中間跳,左邊往中間跳,跳啊跳啊變成了一條長辮子。
3、教師:這邊還有好多辮子沒有編完,小朋友你們想不想試一試呢?(出示沒有編完的辮子)
4、幼兒邊講兒歌邊編辮子
(三)引導幼兒看墻上布置的天空、水果園、蔬菜園、小河,欣賞編辮子貼畫,教師講解示范用辮子貼畫。
1、教師:小朋友們編的辮子真好玩,它們還會飛呢,有的辮子飛呀飛,飛到了天上變成了彩虹和白云;有的辮子飛呀飛,飛到水果園,變成了大蘋果;有的辮子飛呀飛,飛到了蔬菜園,變成了南瓜;還有的辮子飛呀飛,飛到了小河里,變成了魚和水草。
教師:你們想不想用辮子來變一變呢?
教師:你們想變什么呢?(鼓勵幼兒大膽講述自己的想法)
2、教師示范用辮子貼畫
教師:先把彩色紙上的雙面膠輕輕的撕下來,撕下來的白紙條放在小籃子里,然后用辮子沿著線粘貼上去,多下來的辮子剪下來,這樣就貼好了
教師:小朋友,你們想變什么,我們就一起去變一變吧。
(三)幼兒用辮子貼畫
1、教師觀察了解幼兒制作情況,并進行個別輔導。
2、提醒幼兒輕輕撕開雙面膠,把撕下的白紙條放在小籃子里。
(四)展示幼兒作品
1、教師:你們編的好玩的辮子都飛到哪兒去了?變成了什么?
鼓勵幼兒用“有的……,有的……,還有的……”講述自己所貼的畫。
2、幼兒互相欣賞作品。
活動延伸:
在學習編辮子貼畫的前提下,鼓勵幼兒運用相同的技法,學習塑造樹木、小動物等形象。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er/1298879.html
相關閱讀:中班歌唱活動《鴨子上橋》反思性說課
中班口語運用《勇敢的小傘兵》教案與反思
《關愛身邊的殘疾人》教學反思
中班科學活動《小球站穩了》課后反思
中班科學活動《小熊過生日》課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