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反思:
《吹泡泡》這一藝術主題活動從孩子的興趣出發,通過吹泡泡的形式讓孩子們觀察了解到泡泡的五彩繽紛,在游戲活動中知道泡泡水的制作,利用水粉顏料在引導幼兒吹出泡泡的同時再添畫等,利用泡泡引發了孩子們更多的遐想……
在這個活動中,我運用了以下方法:
1. 經驗的準備
詩歌本身優美、簡單,所以學起來很容易,那么我的這個活動定位在了創編部分,引導幼兒將詩歌的句式和自己生活中的經驗聯系起來,并進行創編,其實還是很不容易的,所以,我利用游戲、外出散步的時間,總會和孩子們說一說我們身邊一些有關聯的事物,如:藍天和白云,小草和大地,寶寶和媽媽等等,實施下來發現,這些經驗的準備在很大程度上幫助了幼兒,使他們在活動中更大膽、更自信。
2. 白板的運用
在制作白板的初期,自己一直想不明白為什么要用白板,感覺完全可以用PPT來解決,不過在后來試上之后我發現了白板的優勢,在“看圖仿編”這個環節中,我在引導幼兒結合看到的圖片來想象、創編的同時,請幼兒上前來親自操作白板,讓他們自己通過點一點、看一看的方式解開謎底,這樣的方法使語言活動一下子生動起來,孩子們的注意力再次被集中起來,這樣的方式也體現了白板的價值,也一下子把孩子和教師之間的距離拉近了,更好地提高了孩子學習的積極性。
3. 環境的創設
《綱要》指出:“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并能夠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在整個活動開展的過程中,背景音樂一直貫穿其中,給孩子們營造了一個非常優美的環境,使每個孩子都能投身在這個詩歌的氛圍中。
4. 動作的提示
在學習詩歌的過程中,為了幫助幼兒再次熟悉詩歌,鞏固對詩歌的理解,我結合散文內容加入了動作的表演,使散文內容更加形象化,孩子們在說說、做做的過程中加深了對詩歌內容的理解。當然,這個活動也存在著很多不足的地方,如:1.完整欣賞詩歌的過程中,欣賞的次數偏多,我過于強調“用響亮的聲音朗誦”這一技能,破壞了詩歌中的優美意境,導致了時間的浪費。2.在幼兒仿編的時候,我的要求可以再明確一點,比如:要美一點的,如白云是藍天吹出來的泡泡等等,而有小朋友說到“鉛筆是木頭吹出來的泡泡”并不具美感,我在組織活動的時候也忽略了這一點。3.我的語言應更簡練些,環節上緊湊些,這樣活動效果可能會更好。
中班科學《小鬼當家》活動反思
讓孩子真切地表達??《樹真好》活動反思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er/280460.html
相關閱讀:中班口語運用《勇敢的小傘兵》教案與反思
中班科學活動《小球站穩了》課后反思
中班科學活動《小熊過生日》課后反思
中班歌唱活動《鴨子上橋》反思性說課
《關愛身邊的殘疾人》教學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