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一開始,我是以手指游戲《下雨了》引出活動內容,激發幼兒的興趣。我與幼兒一起邊念兒歌邊做動作:兩只小手做雨點,雨點從空中落下來,淅瀝瀝,淅瀝瀝。兩只小手做小傘,小傘小傘遮住我,嘩啦啦,嘩啦啦。兩只小手做小船,雨點落在船槳上,小船開進大海里。接著是邊欣賞故事,邊提問。念一遍兒歌后出示課件圖片“小水滴”,告訴幼兒這是一滴淘氣的小水滴,有一個關于它的故事,聽一聽故事里的小水滴怎么了?在講述過程中,還讓幼兒欣賞課件圖片,目的是讓幼兒感受畫面的構圖。其中,我提問道:“你們認為小水滴的新家大嗎?漂亮嗎?”“故事中的小水滴落到了哪里?他干了些什么事?”在繪畫之前,我還引導幼兒發揮想象,“小水滴不是只單單去了故事里的這幾個地方,小水滴還找到了許多新家!”然后讓孩子們說一說,小水滴還去了哪些地方?孩子們開始議論紛紛。
有的說:“小水滴落到了屋頂上,給屋頂洗了個澡。”
有的說:“小水滴來到了雨傘上,把雨傘當成了滑梯,快樂地玩耍。”
有的說:“小水滴來到了爸爸的車子上,把車子洗得跟新的一樣了。”
有的說:“小水滴來到了小狗的身上,給小狗洗得干干凈凈。”
還有孩子說:“小水滴落到了操場上,把滑滑梯洗得亮亮的。”
........孩子們說了許多。
有可能這個環節用了許多時間,留給幼兒繪畫的時間少了些,最后的評價部分有點倉促。每個活動上下來總有許多的不足之處,但每一次的活動都是反思和積累經驗的機會。
活動最后的評價是引導幼兒說說小水滴掉到了哪里,它的新家在哪里?請幼兒將想象畫編成一個簡短的小故事。
本次美術教學活動,我的重點是想讓畫畫活動真正成為幼兒自己的繪畫活動,真正體現幼兒為主體的教學活動。整個堂課環節思路比較清晰流暢,注重幼兒的繪畫創作,沒有單一的范例,而是以故事情景想象,充分以幼兒為主體。
大班藝術活動反思:水龍頭
大班唱歌活動《大灰熊》反思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er/298585.html
相關閱讀:大班的故事活動??《小紅傘》
《10以內的相鄰數(一)》教學反思
語言活動《四季媽媽和四個娃娃》反思
大班語言:我喜歡我自己活動反思
音樂課《黑森林里的故事》聽課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