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意圖:
數概念的其中的一種就是順序關系,它是幼兒學數學前的準備階段。排序指的是將兩個以上物體,按某種特征上的差異或一定的規律排列。它是一種連續的比較,建立在對兩個物體比較的基礎上。通過排序可以促進幼兒分析、比較能力的發展。根據幼兒的實際情況,設計了此活動。嘗試在簡單、輕松的活動中,讓幼兒自主地探索,學習。大膽表述排序的規律。體驗到成功的快樂。
活動目標:
1、認識高矮、多少的相對性及排序。
2、生活中發現數學的重要和有趣。
活動準備:
1、高矮小朋友圖片、不同數量蠟燭的生日蛋糕。
2、活動手冊數學第21頁,數字貼紙。
活動過程:
一、激發幼兒積極性
1、這5個生日蛋糕一樣嗎?
哪里不同?(蠟燭的數量不一樣)
比一比,數一數蛋糕上有幾支蠟燭?
2、怎樣知道蛋糕上的蠟燭哪個多哪個少?提出對應方法,從少到多排序,幼兒操作驗證。
二、“生日檔案”
1、探究活動
出示高矮小朋友圖片,他們是誰?
這五位小朋友要選擇蛋糕,你能幫助他們安排嗎?
、 幼兒自主探究,看能否發現問題。
② 就高矮相對性、排序引導幼兒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從高到矮排序。
2、學會比較高、矮。
為什么x x 小朋友跟比高了跟 x x 小朋友比又矮了?幼兒兩兩找朋友比高矮。
3、幾歲就點幾只蠟燭,數一數每個蛋糕上有幾支蠟燭,這些小朋友各是幾歲?
三、操作活動
1、按年齡、身高排序,將數字粘紙貼在相應表格中。
2、好的幼兒給予表揚,對分類有錯誤的幼兒給予啟發和幫助。
活動反思:
排序活動不僅能培養幼兒的觀察比較能力,簡單的判斷力、初步的推理能力,同時也是培養幼兒邏輯思維能力的有效途徑。活動的目的基本達到,大部分孩子都能掌握按簡單規律排序,個別幼兒還能自己設計規律對物體進行排序。我們不能要求每一個幼兒都達到同一個標準,只能力求讓每一個幼兒主動在自己的水平上得到發展。增強幼兒自信心,注意讓幼兒真正掌握所要掌握的。只有當他們真正懂了、學會了,才能做到心中有數,才能對自己產生認同感。活動以孩子操作為主,給孩子最少的干預、最多的觀察和最大的耐心。讓幼兒從興趣開始培養,從根基開始打起,從基本習慣開始抓起,讓幼兒喜愛上數學。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er/329169.html
相關閱讀:中班數學教案:十五只老鼠送禮物
中班20以內加減法口算練習題(7)
中班數學游戲《愛的抱抱》活動聽課反思
中班數學教案:圓外有7個小朋友
中班數學活動:我拿到10張數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