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選擇的是語言活動《快樂的啊嘟》,在第一次的教學活動中,我將“紙趣”局限于兩張火車頭圖片,在邊講故事邊操作圖片中,引導幼兒理解故事的內容。課后聽課的老師給我反饋,圖片的運用能很好的幫助幼兒理解故事的內容,但沒有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使整堂課感覺沉悶,幼兒也很被動。能否將故事中的《快樂工作歌》進行改編,在圖片和歌曲的引導下,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結合聽課老師的大眾智慧,我對教案進行了修改,并第二次執教研討。在這次活動中,我將《快樂工作歌》改換為幼兒特別喜歡的歌曲《加油干》,并在黑板上畫上鐵軌,在鐵軌上操作“啊嘟”唱著《加油干》快樂工作時的情景,幫助幼兒更深刻的理解故事內容 ,最后環節進行游戲,給幼兒兩人一個紙箱連接起來做火車,體驗“啊嘟”工作時快樂的心情。在課后的研討中,老師們先肯定了課堂中的亮點,如在黑板上畫上鐵軌,讓幼兒更容易理解什么是出軌;改用歌曲《加油干》讓幼兒理解“啊嘟”工作時快樂的心情;最后利用游戲使語言活動動靜結合,也讓有幼兒體驗了工作的快樂。但也存在著不足:1、教師的提問缺乏開放性,沒有給幼兒想象的空間;2、課堂中教師說的太多,缺少給幼兒發言的機會;3、游戲時,故事中既然是火車頭,就讓幼兒利用紙箱直接做火車頭,更符合故事的內容。針對聽課老師提出的建議,在教案原有的基礎上再次進行修改。和前兩次相比,這次活動中其游戲性、有效性、趣味性都有了很大的進步,整個活動氣氛活躍,孩子們都樂講、學說故事中的對話,特別是在游戲中,每人一個紙箱扮演火車頭,更讓幼兒體驗到了“啊嘟”工作時的快樂。
通過三次磨課讓我體會到:在磨課的過程中對自己的執教過程越來越清晰,在大家的集體智慧下課堂環節也設計的越來越合理;磨課之后感覺課堂更緊湊,環節更流暢,更注意教學細節的考慮,同時,教學的自信比以前增進了。
通過這次磨課,使我對如何在語言活動中滲透“紙趣”已有了一個方向,我將沿著這個方向慢慢探索,也愿我們的“紙趣”研討路越走越寬敞,越走越平坦,越走越精彩。
意愿畫活動??《神奇的花世界》
折紙活動《送給媽媽的小紅花》課后反思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er/340309.html
相關閱讀:中班科學活動《小球站穩了》課后反思
中班口語運用《勇敢的小傘兵》教案與反思
中班歌唱活動《鴨子上橋》反思性說課
中班科學活動《小熊過生日》課后反思
《關愛身邊的殘疾人》教學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