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讓孩子真切地表達??《樹真好》活動反思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中班教學反思 來源: 記憶方法網
一、活動背景    背景一:記得幼兒園曾組織過一次園本培訓“讓朗讀充滿激情”,邀請“苦丁茶”老師來作輔導,被輔導老師那磁性的聲音吸引?墒窃诋敃r沒有多在意,培訓后也就不了了之了。

背景二:發現小學語文老師都是朗讀的高手,課堂中小學生在他們的指導下,便能把文章充滿感情地朗讀出來,有時激情飛揚,有時悲痛欲絕,深深地感染著大家。朗讀真是一門很深的學問啊。

背景三:最近中班組開展環保兒歌朗誦比賽,孩子們能不費力的把長長的兒歌背出來,可是在朗誦的時候卻沒有感情、沒有表情,即使是加了幾個動作也是那么的不自然。

背景四:回想起平時的教學活動,發現孩子很不愿意說,要么是輕聲細語(沒有自信),要么是目光緊張(生怕說錯),要么是偷工減料(不能說完整話),要么像小猴摘了西瓜扔了玉米(做了動作而忘了念)。

背景五:《樹真好》是一首優美的散文詩,它為我們展示了一幅樹木與人類、動物和諧共處的美好畫面。整首散文詩句式不工整,是形散而神不散。在整個活動中,我想通過多種方式,嘗試讓幼兒真切地表達“樹真好……”,從而萌發“熱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的情感。

二、活動過程

(一)自主表達。

在這個環節,我首先出示了用廢舊材料制作的幾棵樹。“瞧,這兒有這么多樹,你喜歡樹嗎?”“喜歡”“為什么喜歡?你可以在樹下干些什么呀?” 陶陶小朋友說:“我可以在樹下吃飯。”“樹真好,我們可以在樹下吃飯。”張一博說:“我可以在樹上做個秋千。”“樹真好,我做個秋千掛在樹上。”馬雨辰小朋友說:“我可以在樹上做窩。”“到底是誰在樹上做窩呀?”“小鳥”“樹真好,小鳥可以在樹上做窩。”……

(在這個環節,我沒想到孩子的回家竟然如此接近散文詩的內容,而我只是一味的按照自己的預設,把他們的回答進行有感情地提升。這樣使這個環節拔得太高了,而且幼兒的思路沒有打開。如果我能根據孩子的回答,使用句式“樹真好……”進行提升的同時,能出示事先準備的圖片,那孩子對散文詩內容的理解就更容易了。)

(二)散文欣賞。

“樹真好,我們大家都那么喜歡它。我們一起來看看、聽聽,還有誰也喜歡它。它們可以和樹做什么呢?”(欣賞課件)“樹還有誰也喜歡呀?”根據幼兒的回答一一出示圖片,學習散文前面句式。“我們再來聽一遍,樹真好,小鳥可以在樹上做窩后,每天天一亮,它們就怎么樣呢?”(分段欣賞)“小鳥就唧唧喳喳的叫”……“你最喜歡哪一句呢?”“我喜歡小鳥那句”“請你完整的表達出來”“我們一起來學一學”……

(幼兒對觀看課件非常感興趣,但是當他們看到、聽到散文詩里朗誦的和自己的表達一樣時,他們就興奮的和同伴說:“和我說的一樣”。我關注到了他們的興趣點,可是我不知道怎么辦?因為正好是完整欣賞環節,我不想破壞散文詩的意境。當欣賞完課件,出示圖片的時候感覺已經晚了。整個散文欣賞感覺很勉強,個別幼兒表達地很起勁,很自然,很真切,可是決大部分幼兒沒有真切地表達出來。而且圖片教具使用的有效性很差,其實在分段欣賞時,不用課件完全可以只用圖片帶領幼兒真切的表達。)

(三)快樂游戲。

“樹真好,想不想和樹做游戲。”“想”“那我們就和樹玩捉迷藏的游戲吧。當我閉上眼睛時,請你們輕輕地找一棵樹躲好。記住要輕輕地走過去哦。”(幼兒躲藏)“好了嗎?”“好了。”“那我來找你們了。”(輕輕地走到一棵樹后)“哦,原來你們藏在這里啊”。這時其余的孩子都起來了。“和樹做游戲,你們感覺怎么樣啊?”“很快樂。”“樹真好,我們在樹下捉迷藏,大家玩得開開心心、快快樂樂。”“樹真好,讓我們到外面看看我們的樹朋友吧。”自然結束。

(游戲是孩子最喜歡的一種活動方式,讓幼兒在和樹的快樂游戲中,進一步提升“樹真好”的情感。情感是激發了,可是沒有提供幼兒表達情感的機會,如果游戲結束時,我能讓孩子站在自己躲藏的樹邊,讓幼兒對著“樹”,真切地念念散文詩,再把自己的感受“樹真好,我們在樹下捉迷藏,大家玩得開開心心、快快樂樂”一起表達。這樣就更好了。)

三、活動反思

1、教師真切投入,帶動幼兒真切地表達。

在每個活動中,教師必須充滿激情、真切的投入其中,才能讓幼兒積極的參與活動,真切地表達感受。散文詩教學更是需要教師充滿激情的朗誦,感染幼兒、激發幼兒有感情地表達。

在活動中,教師都能激情滿懷,全身心的投入?墒菍τ谏⑽脑娀顒樱處熯必須具備散文詩朗誦的水平。朗誦不是立竿見影能練就的,必須反復的練習,有時還要對著鏡子練習。為了讓《樹真好》這個活動能順利的完成,我首先要過的關是能有感情的朗誦散文詩。我與楊老師反復地、一個字一個字的推敲,哪個地方停頓,哪個字念響一點,表情又該怎樣的。經過了反復地練習、真切地投入,我終于充滿信心的走入活動,比較順利的帶動幼兒真切的表達。

2、教具有效使用,推動幼兒真切的表達。

在幼兒的活動中,我發現有教具能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啟發幼兒的思維,推動幼兒真切的表達。但是教具也不是越多越好,多了會分散孩子的注意力的。最好的方式就是有效的使用,發揮教具的作用。如在本次活動中,我的樹教具沒有充分的發揮作用,沒有推動幼兒的真切表達,而我制作這個樹教具卻花費了很長的時間。

教具怎樣有效使用呢?關鍵教師要關注孩子的表述,靈活地進行回應,并適時地調整自己的活動過程。這是相當難的。還有一個辦法就是在活動前進行反復地說過程,預設孩子可能出現的種種情況,針對不同的情況,教師該怎么變化教具,調整過程等等。這是一個相當實用的辦法。曾記得師范見習時,指導老師經常要求我們對著他或對著同學進行試講。

3、室內移入室外,激發幼兒真切的表達。

在真實的自然情景中,能激發幼兒真切的表達。活動結束后,我帶領幼兒來到戶外看他們的樹朋友,并邀請他們用散文詩來夸夸你的樹朋友。他們三三兩兩抱著樹,有感情地朗誦著《樹真好》,一遍朗誦完了,他們開心地跑到我面前說:“老師,樹聽了我們的朗誦,笑了。”多么真切地感受和表達啊。他們一棵朗誦完又換了一棵,就這樣一遍又一遍的朗誦著。原來枯燥的朗誦變得那么自然、那么真切,激發了幼兒表達的愿望。不禁讓我發自內心的感嘆“自然真好”!。也讓我對整個活動有了一個新的想法。應該把活動場地從室內搬到室外,讓幼兒在自然的場景下真切的表達。

讓語言活動活起來??語言活動《吹泡泡》反思
中班雙高課評比課《袋鼠媽媽》課后反思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er/346771.html

相關閱讀:中班科學活動《小球站穩了》課后反思
《關愛身邊的殘疾人》教學反思
中班歌唱活動《鴨子上橋》反思性說課
中班口語運用《勇敢的小傘兵》教案與反思
中班科學活動《小熊過生日》課后反思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