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中班禮儀教案《關愛爸爸媽媽》附反思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中班教學反思 來源: 記憶方法網

  設計意圖:

  這學期,我們幼兒園針對幼兒的禮儀教育開展了系列研討活動。幼兒禮儀教育最直觀的就是讓孩子做一個有禮貌、懂禮儀、能尊重他人、有素質的人。尊重他人就要從尊重自己的父母開始,因為父母是孩子身邊最親近的人,我們有一些孩子在家里扮演著“小皇帝” 的角色,對父母的關愛熟視無睹。因此我想通過本次活動讓幼兒感受來自家庭的愛,用實際行動從身邊的小事做起來回報父母,體諒家人,從而激發幼兒對父母的關愛之情。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爸爸媽媽的生活,激發關愛父母的情感。

  2.在親情互動中學會用自己的實際行動關愛爸爸媽媽,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3.在交流溝通中增進親子之間的情感,懂得關愛他人。

  活動準備:

  1. 調查父母的作息時間、工作生活情況的親情卡片。

  2. 可移動架子圖五幅。

  3. 照相機、電腦、投影儀等相關設備。

  4. 音樂《媽媽寶貝》、《讓愛住我家》。

  活動過程:

  一、交流親情卡片,引發幼兒關愛父母的愿望

  1.個別幼兒介紹親情卡。

  師:昨天,小朋友帶回去一張親情卡片,請你們調查爸爸媽媽的作息時間還有工作、生活的情況。都填好了嗎?請粘貼到黑板上來。

  誰來給大家介紹一下你的卡片。

  幼:我的媽媽6點起床,在新華書店上班。早晨要洗衣服,還要做早餐給我吃,下班了還要打掃衛生。

  師:這些家務你們的媽媽也會做嗎?你有什么想對媽媽說的?

  幼:我想給大家介紹我的爸爸,我的爸爸一個人在上海電腦公司工作,他會做所有的家務活。

  師:爸爸為什么要一個人去外地工作呢?你有什么想為爸爸做的嗎?

  幼:我會經常給爸爸打電話,讓他注意休息。等我長大工作了,我來養爸爸,爸爸就不用這么辛苦了。

 。ㄔu析:個別幼兒向大家介紹自己的親情卡片,教師引導大家去發現父母的辛苦之處,讓幼兒產生共鳴,奠定整個活動的感情基礎。)

  2.引發關愛父母的愿望。

  師:爸爸媽媽這么辛苦地做事兒,是為了誰呀?小朋友平時是怎么關愛爸爸媽媽的?

  幼:我幫媽媽洗襪子、手帕。

  幼:媽媽累了,我幫她捶背。

  幼:有一次媽媽太累睡著了,我輕輕幫她蓋上毛毯。

  幼:爸爸下班回家,我拿拖鞋給他換。

  幼:媽媽有一次工作不高興,心情不好,我講故事給她聽。

  ……

 。ㄔu析:幼兒通過回憶,紛紛講述日常生活中關愛父母的事例,從端茶倒水、捶背揉肩到幫父母分擔憂心之事,層層深入,你一言、我一語,大家都透露著自豪之情。)

  二、自由觀看圖片,討論、講述

  1.教師交代要求,幼兒自由看圖片,討論圖片內容。

  師:我這里還有幾幅圖,請你們依次去看一看,圖片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看完后想想你最喜歡哪個小朋友的行為?為什么?

  教師提醒他們看得懂的找個好朋友講一講,看不懂的互相討論。

  (評析:幼兒自由結伴觀察架子圖,教師在一旁巡視、指導,這樣就給他們創造了想說、敢說、愿意去說的寬松的活動氛圍。)

  2.小朋友分別講述自己喜歡的小朋友,并敘述理由,教師總結出蘊含在每幅圖中的三字經兒歌。

  師:誰來講講你最喜歡圖中的哪位小朋友呢? 為什么?

  幼:我最喜歡用濕毛巾給爸爸敷頭的小朋友,他爸爸肯定是感冒了。

  師:你們喜歡這位小朋友的行為嗎?如果爸爸媽媽生病了,我們還能怎樣來安慰呢?

  幼:給爸爸拿藥。

  幼:給爸爸倒杯開水,感冒了要多喝開水。

  幼:給爸爸盛碗雞湯,雞湯最有營養了。

  幼:不能煩爸爸,感冒了要多休息。

  ……

 。ㄔu析:這個環節是整個活動的重點之一,幼兒講述喜歡的小朋友的行為,并敘述原因。在此環節中,教師遞進式的提問讓幼兒展開了激烈的討論,激發了他們思維碰撞的火花。如:“你最喜歡誰?為什么?如果父母……我們還可以怎么做?”幼兒的答案此刻已不流于形式,聽了讓人感動。教師豐富的引導語言對激發幼兒的創造性思維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3.對于圖片中小朋友的錯誤行為,指出并幫助他們改正,給幼兒樹立一個正確的對待父母的觀念。

  4.教師小結:原來你們喜歡的是懂得關心爸爸媽媽的乖寶寶。教師引導幼兒邊看圖片邊念出三字經兒歌:父母病,我安慰。父母累,遞杯水。做家務,我幫忙。父母愛,記心上。

<<<12>>>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er/406947.html

相關閱讀:《關愛身邊的殘疾人》教學反思
中班科學活動《小熊過生日》課后反思
中班歌唱活動《鴨子上橋》反思性說課
中班科學活動《小球站穩了》課后反思
中班口語運用《勇敢的小傘兵》教案與反思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