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教學反思??大班美術活動“青花瓷瓶”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大班教學反思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大班美術活動“青花瓷瓶”作為新教材內容,在我們幼兒園也是頭一回開展,我們雖然經過集體備課,大家出力思考,但是也還是會在實際活動過程中出現一些問題,所以在此進行反思。

要開展好這節美術活動,主要是要把握好以下幾方面:

一、欣賞感受,激發興趣。

活動首先請幼兒欣賞青花瓷瓶,了解青花瓷的特點。我們選擇的青花瓷瓶要具有明顯的特征,比如圖案清晰簡單易于幼兒觀察,花紋是否重復對稱,主圖則可以是對稱也可以是有主題的畫。幼兒看了圖片以后,紛紛說:“哇,青花瓷好漂亮。”在幼兒對中國古代青花瓷有了一定了解和興趣以后,就可以鼓勵幼兒自己想象如何設計青花瓷瓶的圖案了。

二、化復為簡,貼合幼兒。

我們從照片、圖片上看到的青花瓷圖案大多較為復雜,這樣的圖案讓大班幼兒來畫也太難了,畫不好反而會打擊到他們的自信心。所以要對于青花瓷過于復雜的圖案要進行簡化,準備一些基本的、簡單的青花瓷元素圖案,就可以用它們構成一個漂亮的青花瓷瓶了。

三、富有技巧,掌握要點。

青花瓷的圖案排列是有一定規律的,比如瓶口一般用一些小花紋重復裝飾,瓶底也基本上由線條和小圖案構成。中間的圖案相對大一些,構成主圖,有的幼兒想到畫云朵和小鳥,有的幼兒想到畫花朵和蝴蝶,還有小朋友想到畫一串串葡萄,構圖很有趣。從幼兒繪畫完成后展示的作品中,我發現有的小朋友都是用線條畫的,雖然是很認真地畫,但是看上去始終顯得很單調,其實我的范畫也是有規律的,采用點、線、面結合的方法,我直接請一位幼兒在線條內涂上一些顏色,這樣一塊一塊的“面”就有了,整體效果不那么單調了,幼兒們都說比原先的好看了多了。

美術活動有很多技巧在里面,這需要老師在活動前就要進行深刻認真的思考,孩子的水平基本上是相同是,大班幼兒要幫助他們在不知不覺中了解一些繪畫技巧,這比無目的地練習很多次要來得好,幼兒對點、線、面的掌握是繪畫表現造型的最基本要素,點線面是美術活動中一個很重要的內容,掌握好它,將對繪畫的提高有巨大的幫助。
活動目標:1.欣賞繪本畫面,感受作品所呈現的色彩和布局之美。

2.運用涂畫、拓印的方式進行大膽的創作,表現雨天之美。

活動實錄:

一、 談話導入,讓幼兒嘗試用涂畫的方式表現雨天的天空

1.師:“你們喜歡雨天嗎?為什么?”

幼:“不喜歡,因為不能出去玩。”“喜歡,因為可以給車子洗洗澡”……

2.師:“你們有沒有觀察過雨天的天空?是什么樣子的?”

幼:“黑黑的。”“有的天深,有的天淡。”

師:“哦,你看見了有變化的天空。”

3.師:“老師這里有黑色、白色的顏料,還有水,請你們想辦法把天空畫出來,時間有規定,五分鐘。”

4.(幼兒操作,教師指導)

5.師:“我想問一問,你們是怎么畫出來的?用了什么方法?”

幼:“黑的白的加在一起,變成灰色。”……

師:“原來,白色顏料和黑色顏料在一起會變成灰色,再加水會變淡。”

(這一個環節先是讓幼兒把自己印象中的雨天的天空用涂畫的方法畫出來,并且讓幼兒在嘗試的過程中自己發現,黑色和白色顏料加在一起會變成灰色,加水會變淡,但是我覺得在這個環節中,教師可以選取兩個幼兒的畫做一個對比,讓幼兒發現,水加的多顏色會更淡并且更均勻。)

二、 觀看課件,感受作品的色彩之美

1.師:“灰蒙蒙的雨天,你的心情怎么樣?有沒有什么好聽的詞形容。”

幼:“心里沒有彩虹”“很舒服”“很平靜”……

2.(觀看課件《多彩的雨天》)

3.師:“小黃是誰?”

幼:“黃色的雨傘。”

4.師:“它為什么說雨天是鮮艷的呢?你看到了哪些顏色?”

幼:“紅色、黃色、藍色、粉色……”

師:“可以用什么好聽的詞形容這么多顏色?”

幼:“五顏六色、色彩繽紛。”

(這一部分是讓幼兒感受灰色的雨天有了那么多五顏六色的傘變的更好看了,讓幼兒體會到作品中的色彩之美。教師適當的給了幼兒一些詞語,比如“色彩繽紛”)

三、 觀察圖片,感受作品的布局之美

1.(出示四幅圖)師:“你更喜歡哪一張?為什么?”

2.師:“這幅都是傘的畫上面都有哪些顏色的傘?你喜歡什么顏色?”

總結:“有的顏色深,有的顏色淺,雨傘鋪滿了畫面,豐富就是一種美。

3.師:“你還喜歡哪幅?為什么?”

總結:“雨傘們一個跟著一個走樓梯,有的在一起,有的走在前面,有規律的排列就是一種美。”

4.師:“還有的小朋友喜歡哪幅?為什么?”“誰和誰走在了一起?”(滲透遮擋的概念。)

總結:“有的一起,有的分開,這是一種變化的美。”

5.師:“最后一幅你喜歡嗎?為什么?”

總結:“簡單也是一種美,紅黃藍是三原色,他們互相拉手,能變出各種顏色。”
【主題名稱 】主題五《神通廣大美猴王》 次主題一《走進西游記》
【活動名稱 】《師徒四人行》
【課程設計人】林樂娜
【活動時間 】一課時
【活動目標 】
1、發展概括性觀察能力,能抓住師徒四人的典型特征。
2、嘗試用彩泥制作豬八戒的形象,練習團、搓、壓、對接等泥工技能。
【活動準備 】
1、幼兒有一定的泥塑活動經驗。
2、彩泥、塑料棒。
3、豬八戒泥塑步驟圖,見幼兒用書第3冊第7頁。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師:我們先來唱一首歌,請小朋友隨音樂唱《猴哥》。(進入情境)
(2)歌唱完了,請小朋友看看這幾張圖片,告訴我唐僧、孫悟空、豬八戒、沙僧他們長得有什么不一樣。(幼兒自由回答)
師總結出各自的明顯特征:
孫悟空,外號美猴王,,自封為齊天大圣,大鬧天宮,被如來佛祖壓制于五行山下,無法行動。五百年后唐僧西天取經,路過五行山,揭去符咒,才救下孫悟空。孫悟空感激涕零,拜唐僧為師,同往西天取經。取經路上,孫悟空降妖除怪,屢建奇功。孫悟空生性聰明、活潑,勇敢、忠誠,熱愛自由。
豬八戒,孫悟空常稱他“呆子”。原為天宮中的天蓬元帥,犯錯被罰下人間。但錯投了豬胎,長成了豬臉人身的模樣。豬八戒的兵器是九齒釘鈀。豬八戒只會三十六種變化。它雖好吃懶做,卻心地善良,待人熱情。
唐僧,誠實善良,一心向佛。他沒什么本領,經常不能識破妖怪的詭計,落入妖怪的陷阱之后,只會喊:“悟空,救我!”
沙僧,原是天宮中的卷簾大將,后跟隨唐僧西天取經,對師傅忠心耿耿。

二、基本部分:

1、介紹材料及方法,引發幼兒泥塑的興趣。
(1)師:看,老師在捏面人的老爺爺那里買了四個泥人,小朋友們,好玩嗎?請小朋友看看他們是用什么做成的?(幼兒回答)
你們想不想也做一個。窟@節課我們就一起來學學捏面人的老爺爺,捏一個你喜歡的《西游記》里的人物。
(2)師:捏泥人可不是一樣簡單的事,除了要用到橡皮泥外,還要用到很多東西,小朋友們可要聽清楚老師手里的這些東西是干什么用的,怎么用的,要不你的泥人可就做不成了。
介紹輔助材料,師幼共同討論這些材料可以干什么用。
教師重點示范對接的技能。

2、師:下面我們小朋友就開始你的泥塑創作吧。
引導幼兒獨自進行泥塑創作。讓幼兒參照幼兒用書中豬八戒泥塑步驟圖進行塑造,指導幼兒運用不同顏色的彩泥表現人物特征,同時注意面部特征的塑造要精細,啟發幼兒運用輔助材料(牙簽等)進行人物身體不同部分的對接。
三、結束部分:
師:小朋友們捏的泥人可真棒,都快趕上捏面人的老爺爺了,現在老師為你們和泥人照張相吧。
活動延伸:
引導幼兒在手工區繼續進行泥塑創作。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er/451786.html

相關閱讀:大班語言:我喜歡我自己活動反思
音樂課《黑森林里的故事》聽課反思
大班的故事活動??《小紅傘》
《10以內的相鄰數(一)》教學反思
語言活動《四季媽媽和四個娃娃》反思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