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思路:
這是一首我們根據夜排檔的特色自編的一首貼近孩子生活的歌曲,歌中結合了我們舟山方言的念白,為這首歌增添了很多的樂趣。設計這個活動時我主要考慮了以下兩點:
1、首先我考慮到《指南》對藝術活動的要求,應該要從感受與欣賞出發,所以我從欣賞旋律入手,從歌曲的感情基調入手,讓孩子帶著歌曲愉悅的心情去理解歌曲,這樣對后面的表達表現就能詮釋的更好。
2、其次在環節的設計上從孩子最感興趣的念白入手,從后到前,用教師夸張的動作與圖譜,引導孩子來表達表現,改變傳統歌唱教學的模式。
活動目標:
1. 理解掌握歌詞內容,感知歌曲的生動與活潑。
2. 能有感情地完整演唱歌曲,感受沈家門夜排檔人多、攤位多、海鮮多的熱鬧景象。
3. 能將各種海鮮創編到歌曲里去。
活動準備:歌曲圖譜 夜排檔視頻
活動過程:
一、欣賞夜排檔視頻,感知夜排檔的熱鬧
1、“你們去過沈家門的夜排檔嗎?夜排檔給你什么樣的感覺呢?夜排檔有些什么好吃的海鮮呢?”
2、觀看夜排檔視頻,提問:夜排檔有些什么好吃的海鮮?
3、排擋屋的攤位是什么樣的?
4、你會怎么夸我們的夜排檔呢?
二、結合圖譜,理解歌詞
1、完整欣賞歌曲,感受歌曲的生動與活潑,“這么好吃的夜排檔我們會這么夸它呢?再來欣賞一遍”。
2、第二次欣賞歌曲,理解掌握歌曲念白部分,感受夸張,感受舟山方言的有趣
“說一說,我是怎么夸夜排檔的?”
3、第3次欣賞歌曲,引導掌握歌曲第三、第七句
“歌里唱到夜排檔的攤位有什么特色?”
“歌里有哪些海鮮味道好足了?”
4、再次欣賞歌曲,理解、學唱歌曲第一、第二、第五、第六句
重點解決歌詞: 爬滿桌
三、幼兒學唱
1、師幼合作完整演唱,幼兒念白,教師唱歌曲。
2、教師念白,幼兒唱歌曲。
3、男女合作演唱
4、幼兒完整演唱
四、遷移生活經驗,創編歌曲
1、夜排檔除了魚呀,蝦呀,螺呀,蟹呀,還有什么海鮮呢?請你們都把它們請到桌子上來。聽,老師把什么海鮮請上來了呢?(示范創編)
2、幼兒學習創編歌曲
活動反思:
1、指南里很強調讓孩子對歌曲的感受,這首歌的重點是讓孩子感受歡快,夸張的這種情感基調,所以我從旋律的感受到方言夸張的感受,可能自身不是一個很夸張的人,所以沒有給孩子很好的感受。一開始的時候我覺的還可以吧,單句學習的時候,到后來表現的夸張,歡快就不是很夠。
2、活動采用倒敘的方式,從孩子最感興趣的點出發,這也是對傳統歌唱教學的一個嘗試改變,特別是歌曲是我們自己創編的,加入了很多舟山方言的元素,所以孩子更加感覺好玩,學的也很認真。
3、從今天的活動情況看孩子們基本學會了歌曲,對歌曲的興趣還是比較高的,
藝術活動要讓孩子表現和創作,最后的創編活動,把各種海鮮編到歌曲里去,就是給了孩子創作的機會,但可能該幼兒園的孩子對海鮮這方面的經驗還不是很豐富,所以創編的效果不是很好,如果這里我可以事先準備些相關的海鮮圖片,讓孩子看著圖片,將圖片中的海鮮創編到歌曲里去,我想有了這個直觀的借鑒,可以很好的彌補孩子知識經驗的缺乏,這樣孩子創編的效果會更好。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er/458212.html
相關閱讀:大班的故事活動??《小紅傘》
語言活動《四季媽媽和四個娃娃》反思
音樂課《黑森林里的故事》聽課反思
《10以內的相鄰數(一)》教學反思
大班語言:我喜歡我自己活動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