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背景:
《小藍》是根據繪本《小藍和小黃》改編的,內容以“小藍在幼兒園的一天”為核心,闡述了從小藍上幼兒園,在幼兒園學習生活,最后回家的一個簡單故事情節,深受小班孩子的喜愛。
繪本一共五頁,故事情節簡單明了,并從孩子的生活經驗入手,便于孩子觀察理解。小班的孩子,活動設計將數學、音樂等領域巧妙的結合,讓孩子通過這一活動,感受上幼兒園的快樂,并且喜歡幼兒園。
活動目標:
1、觀察圖片內容,嘗試用簡單的句子講述小藍在幼兒園的情況。
2、體驗小藍在幼兒園的一日生活,感受小藍的快樂。
活動準備:
制作大的繪本一本。
活動組織
一、觀察封面,知道繪本名稱,引出主題:
出示繪本:“小藍”:這是誰?叫什么名字?小藍家里會有誰呢?(引出主題)
二、閱讀繪本,理解圖書內容:
1、出示圖(一)
提問:小藍家里有誰?你從哪里看出這是爸爸呢?爸爸和媽媽有什么地方不一樣呢?請你親一下爸爸!引導幼兒觀察圖片中人物形象的特征并進行推理。
設計意圖:進行簡單的大小比較,雖然是小班的孩子,但還是可以進行邏輯思維訓練。另外親一親,很溫馨的場面,讓孩子學習如何表達愛。
2、出示圖(二)
。1)繼續閱讀圖書,設計主要提問:小藍長大了,要上幼兒園了。小藍就跟著爸爸慢吞吞地想幼兒園走去。來晚了,它坐哪里合適呢?
設計意圖:磨磨蹭蹭上幼兒園的情形就是小班孩子的寫照。從畫面紅綠黃紫整齊的座位排列中孩子們很快確定右手的一個空缺正好給小藍坐。巧妙隱藏了空間知覺的培養。
。2)數一數,有幾個小朋友呢?
設計意圖:滲透數數的教育。
。3)誰是老師呢?
設計意圖:滲透比較大小的教育,中間最大的那個肯定是老師嘛。
。4)它們各叫什么名字呢?
設計意圖:滲透了顏色的認知,小紅,小孩,小綠、小紫,小桔,小咖?這里孩子卡殼了,老師裝作耳朵湊到圖片前聽,然后說,它告訴我它叫咖啡!非常親切,很尊重顏色寶寶其實就是對兒童尊重,同時也讓孩子跳出思維的定勢,不一定都要小。
3、出示圖(三):
。1)主要提問:現在它們在干什么?
設計意圖:從變化的一圈自由隊形中可以看出是跳舞或唱歌。
。2)請幼兒一起跟著音樂唱《袋鼠媽媽》的歌。(將音樂領域和語言領域有機結合。)
。3)數一數,少了誰?小藍到哪里去了?
設計意圖:引導幼兒關注細節—小藍被樹葉遮住大半了。
。4)小藍為什么不來唱歌?原來怕唱的不好聽,沒關系,我們一起幫它唱。
設計意圖:針對小班兒童的特點對幼兒進行大膽參與活動的教育。
4、出示圖(四):
。1)主要設計提問:現在顏色寶寶來躲貓貓了。他們都躲在哪里呢?
設計意圖:從前有個老教材叫《小貓在哪里》,就是訓練幼兒上下前后里外的方位的,我在這里巧妙的滲透了。幼兒找到后老師把寶寶一個個貼成整齊的兩列,呈現一一對應的形態,再次滲透數學教育。
。2)啊呀,小藍摔倒了,腿刮破了,怎么辦?
設計意圖:進行健康自我保護的教育,如幼兒回答涂藥水、貼創可貼等。
5、出示圖(五):
。1)主要提問:顏色寶寶兩個兩個抱在一起干什么?原來在相親相愛。
設計意圖:請個別幼兒來抱老師,親老師。學習抱的緊才是愛的深。然后請幼兒找個朋友抱抱。情感的體驗。
。2)爸爸媽媽來接了,和朋友飛吻告別。
設計意圖:最后滲透情感社會性教育,讓孩子和小藍一起體驗快樂。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er/469334.html
相關閱讀:大班語言教案 繪本《那只深藍色的鳥是我爸爸》
中班繪本教學:《小刺猬的項鏈》
幼兒園小班繪本:老鼠阿姨的禮物
‘詼諧、有趣’的圖畫故事帶來閱讀的樂趣??早期閱讀《對換節》
繪本教學中的提問策略《大西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