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大班心理健康活動《開心你我他》反思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大班教學反思 來源: 記憶方法網
整個活動動靜結合,引導幼兒從不開心變成開心,倡導健康快樂的心理。在我設計、實施這一心理健康活動時,遇到了很多困惑。比如怎樣正確地把握心理健康這一領域的定位,和社會活動相區分;如何將課程內容真正從幼兒中來,并運用到幼兒的身上,真正體現以幼兒為主體的教育理念;心理學方面的理論指導相對欠缺,雖然我們以前都學過,但相應的理論策略、心理學原則的運用還有待學習等等。通過這次的心理健康活動,我也發現了自身很多的不足之處,如活動中對突發事件的處理,教師的引導用語,怎樣有效開展活動等等,都有待自己在今后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摸索和學習。

(一)教師的預設與突發事件

課前準備既包括了操作材料的物質準備,又包括了教師對活動的預設,這些往往都關系著一個活動的成敗與否。在活動前,雖然能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生活經驗選取了這樣一個內容,但幼兒的表現卻不是老師能夠控制的。因此在活動時遇到突發事件,著實讓我一驚,看來我對這個活動的準備還不夠充分。但是這樣一個突發事件正好讓我進行隨機教育,順藤摸瓜,給了幼兒一個活生生的例子。于是我抓住了這樣一個機會,但教學技能還欠火候,并沒有真正處理好這個突發事件,引導得不夠深入,使我接住了幼兒給的這個球,而沒能把球再繼續拋出去。

(二)教師的指導語

教師的語言在課堂上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在具體的指導語方面,我覺得自己說得不夠精煉,顯得有些羅嗦了。在表揚和肯定幼兒時,一般都說“講的真好!嗯!好的!你真棒”等常用語,而缺少了針對不同孩子,不同問題的相應肯定語言,這一點,也大大降低了本次活動的精彩程度。

(三)課堂上的師幼互動

教師與幼兒,幼兒與幼兒之間的交流和互動,是有效開展活動的紐帶。在本次的活動中,先有教師引起幼兒的互動,引導幼兒來關心老師;再幼兒與幼兒互動,引導幼兒自己解決生活中遇到的問題;最后又是聯合起來的互動,師幼共同操作。這樣一個過程,將幼兒的積極性調動了起來,但其有效性還有待研究。一個活動往往能讓幼兒一起動起來,但其效果如何還需要教師掌握更多的技巧,實現有效互動。

我想一個成功的教學活動注重的應該不是結果,而是過程。在這個準備—執教—反思的過程中,我學到了很多的東西,也提升了自己的教學理念。樸實無華的內容中蘊藏了豐富而深厚的知識,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做個平凡的人,做個平凡的幼教工作者。
隨著主題活動“七彩世界”的開展,此次師徒結對中,我組織了一節健康活動《七色花開》,師傅從我組織的活動中,給我提出了幾個注意點,讓我對健康活動有了更多的認識、更深的體會。在和師傅討論此活動后,總結了以下幾點:

一、目標制定要細化,避免寬泛

體育活動要以幼兒身心發展為核心,我們應該把目標時時刻刻都裝在腦海里,我們在組織活動前,要想到要發展孩子的哪些動作,在游戲中要想去做哪一個目標,要想完成一個目標,體育活動的目標是發展幼兒的耐力、速度、平衡能力、靈活性、協調性、身體某一部分肌肉的力量。體育活動中應有計劃有目的的將活動目標,最大限度的利用一切可以發展孩子能力的機會,使幼兒得到鍛煉和學習。此次活動中的第二條目標“能與同伴合作完成游戲”過于寬泛,可運用于多種體育活動,在和師傅討論過后將其改為“能與同伴合作讓七色花綻開,體驗合作完成游戲的樂趣。”

二、提供適當的標志有助于幼兒理解。

合理的利用標志提示可幫助幼兒更好的理解體育活動內容,所以,我們可以利用各種小標志,輔助我們組織幼兒的體育活動。在活動“七色花開”中的第三個環節是讓孩子們拿著不同顏色的花瓣排成一豎排進行接力活動,由于每個孩子的能力有差異,不能快速按顏色的順序排好隊,對此我感到很困惑,活動結束后,師傅的一句話頓時讓我茅塞頓開“可以利用標志(上面依次畫好赤橙黃綠青藍紫)提醒幼兒排好隊”這樣的話就能快速排好隊。
具體分析活動過程 本次活動我一共安排了三個環節,簡單樸素,來源于生活。活動的開始,我以老師自身的不開心導入,引起幼兒的共鳴,確實我最近牙齒疼了好久,牙齦也腫了一個多禮拜,在平時孩子們也覺察到了我的“難言之隱”,都會主動來關心我,于是我就自然而然地把他們帶入不愉快的情緒中,接著由老師轉入幼兒這一主體,我抓取了孩子們在日常生活中的個別活動掠影,看看自己遇到不開心的事情時的情景,使幼兒有一種切身的感受,感知自己不開心的情緒體驗,在此基礎上,讓孩子與同伴共同商量解決他們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不開心或傷心的事情,學習調節情緒,尋找快樂。最后,分組自由游戲,通過多種渠道發泄不愉快的情緒,把活動推入高潮,在孩子與孩子、孩子與教師之間傳遞快樂、享受快樂,放飛快樂中自然結束。接下來,我將對活動過程進行具體的分析,以找到更有效的方法。

(一)情境導入,引起幼兒的情緒共鳴。

1、(教師捂著臉,痛苦的表情)引起幼兒的好奇。(幼兒有些騷動,還沒有穩定好情緒。)

2、老師最近牙齒好痛,今天臉都腫起來了,怎么辦呀?(幼兒都很有生活經驗,知道牙痛應該看醫生去,因此孩子們都建議我去看醫生。)

3、現在我好痛,心里很不開心,你們快來幫我想想辦法吧!(引導幼兒來幫助我,有個別幼兒想到了要幫我揉揉臉,于是我就請他上來為我揉揉,我想以此來打開幼兒的思路。)

分析:這是以老師的親身感受來感染幼兒,引起幼兒的情緒共鳴。到多功能廳上課,幼兒相對很興奮,我在還沒有穩定好幼兒情緒的前提下開始了活動,因此一開始幼兒的注意力沒有集中到我身上,他們想出來的辦法也很單一,看醫生是最多的,只有個別孩子想到可以幫我揉一揉,于是我抓住這個機會,讓幼兒上來親手幫我揉揉,想以此機會來打開幼兒的思路,想想看除了請醫生幫忙以外,我們小朋友還有什么辦法讓老師開心起來?由于我的引導語不夠明確,幼兒的辦法很局限。

(二)排解不開心情緒,尋找快樂。

1、由老師的不開心引出幼兒的不開心。

老師遇到了不開心的事,你們有嗎?我們小朋友會遇到哪些不開心的事情呢?

2、(播放幻燈片)看看誰遇到了不開心的事?為什么?(將幼兒的注意力都轉移到了屏幕上,他們在看到自己和同伴在活動中的掠影時,都顯得很激動,情緒一下子就調動起來了。)

3、讓幻燈片里的主人公來講講自己遇到了什么不開心的事,請小朋友想辦法讓他(她)變開心起來。

4、幼兒自由討論,請個別幼兒說一說自己想出來的好辦法。(以一日活動中的幼兒為主角,讓他們上來講述當時的情景,請小朋友來幫忙。真正體現“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面對發生在自己身上或身邊的事情,幼兒就比較有經驗,想出的辦法也多起來了。)

5、我們還會遇到哪些不開心的事,你是怎樣使自己變得開心起來的?

6、教師引導幼兒把生活中的不開心變成開心。(對突發事件的處理:此時正好遇到了一位不開心的小朋友,這一環節我事先沒預設到,想到這次活動的重點是引導幼兒將不開心轉化為開心,于是我馬上接住了孩子拋來的“球”,將這個不開心的孩子呈現到大家面前,看看我們的孩子該怎樣解決生活中真實的問題。其實這個孩子的脾氣很倔的,動不動就板臉發脾氣,一生氣就非得好好哄才行,于是,借今天這樣一個機會,我想讓我們的孩子來解決這個難題。他們有的要送她玩具,她搖頭;有的要和她一起玩,她搖頭;有的要給她一個擁抱,還是搖頭……大家想了好多辦法,效果都不大,這時有個孩子想到了要給她貼紙,她倒點了點頭,平時她很喜歡貼紙,這下投其所好,總算讓她點頭了。我考慮到時間問題,于是沒有讓她真正開心起來就草草收場了。)

7、小結:當我們遇到不開心的時候,可以告訴老師,小朋友,讓大家一起來幫助你,把你的不開心變成開心,其實呀,幫助別人也是一件很開心的事情!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er/584078.html

相關閱讀:大班語言:我喜歡我自己活動反思
語言活動《四季媽媽和四個娃娃》反思
大班的故事活動??《小紅傘》
音樂課《黑森林里的故事》聽課反思
《10以內的相鄰數(一)》教學反思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