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意圖
當孩子們在陽光下吹出一串串五彩的泡泡時,開心的歡呼聲讓我又回到了童年,于是,從幼兒的興趣出發,設計了本次語言活動《吹泡泡》,通過ppt課件幼兒更生動形象地觀察吹泡泡,借助動感的畫面讓幼兒心情地想象、理解兒歌內容,在表達想象的過程中,達到交流創編、豐富語言、提高語言表達能力的目的。
活動目標:
1、通過找一找,想一想,說一說,愉快地感知、理解兒歌的有趣內容,并能初步跟念詩歌。
2、能運用自己的生活經驗積極動腦筋,學習仿編兒歌,初步感知事物間的對應關系。
3、重點感知字詞:吹泡泡;泡泡,雞蛋,蘋果,星星,雨點。感受語言活動帶來的樂趣。
活動準備:
1、與兒歌對應的圖片一套,母雞和雞蛋,蘋果與果樹,天空和星星,烏云和雨點。
2、小蝌蚪、花朵、白云、樹葉等圖片。
3、字卡,吹泡泡,泡泡,雞蛋,蘋果,星星,雨點。
活動過程:
1、以“吹泡泡”引入課題。
1)師(神秘口吻)老師今天給大家帶來了一樣很有趣的東西,你們來猜猜看,是什么呢?幼兒猜不出來時,老師出示吹泡泡的用具,引出泡泡液。
2)老師第一次吹,提問,你們看到的泡泡是什么樣子的?(鼓勵幼兒用各種詞語來描述看到的泡泡)
3)老師第二次吹,提問,我們的泡泡還有顏色呢?請小朋友看都有什么顏色?(幼兒邊觀察邊回答)
4)老師第三次吹,提問,小朋友去追泡泡,看能不能用手捉住它?你們捉住了嗎?泡泡哪里去了?
老師總結:剛才我們看到的泡泡是什么樣子的?幼兒回答后老師總結:吹泡泡,吹泡泡,吹出一個大泡泡,吹出一個小泡泡。老師邊說邊表演。
泡泡的顏色是怎樣的?(紅的,白的,紫的)那我用一個優美的詞語來形容它,五顏六色真漂亮。泡泡飛呀飛,呀,飛到手心上,就怎樣了(不見了)老師總結,泡泡,泡泡飛呀飛,飛到手心上,咦,泡泡不見了。
2、出示圖片,學習兒歌。
1)看課件,老師朗讀兒歌(邊做動作邊說兒歌)
<<<12>>>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er/593400.html
相關閱讀:中班科學活動《小熊過生日》課后反思
中班科學活動《小球站穩了》課后反思
中班歌唱活動《鴨子上橋》反思性說課
中班口語運用《勇敢的小傘兵》教案與反思
《關愛身邊的殘疾人》教學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