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記錄與思考
記錄:
寶寶興奮的在閱覽室搜索著,很快走到一本繪本前站定,并且拿好了開始翻閱起來。
他拿到的是《鼠小弟鼠小弟》,只聽他很快讀著:“小鼠弟小鼠弟”。我糾正他:“鼠小弟鼠小弟”他哦了一下,翻看第一頁,看了下圖后又翻到第二頁,“哈哈哈……”他嘴里說著,他是認字的?因為紙上正是出現了這些字,我等著他繼續讀時,他又翻過一頁,又開始讀起來:“你瞧,我比你重多啦!”還真的認字啊,接著,他很快翻閱了下面的書頁,一邊翻頁,一邊很快讀著:“哈哈哈,才那么一點。”“你瞧,我比你重多啦!”
在讀到“鼠小弟鼠小弟,你來試試”那頁時,他明顯停頓了下,接著很快讀出了“鼠小弟鼠小弟你來試試。”
半分鐘不到,他把書看完,遞到我的面前。
思考:
寶寶認字的技能還挺高,他不需要指著文字一字字的念,而是用眼光一瞥就能讀出,應該不是一兩年之內的事情了。之所以讀成“小鼠弟”可能和他的年齡特點有關,這個階段的孩子缺乏空間概念,有些前后混淆,以致把文字的前后順序搞錯了。
寶寶在半分鐘內將繪本讀完看完,說明他只關注了文字,而忽視了圖片,這恰恰就是因為他的認字使他過早失去了對畫面的關注。
松居直說過:“不光對幼兒,對于所有孩子來說,圖畫書不是用來讀的書,它是請別人讀,而他們用耳朵接受語言的書。”在家庭閱讀中,家長過分關注了孩子對文字的認識,使寶寶過早的接觸了,而使孩子喪失了其他方面的能力,有些遺憾。”
其實這樣的誤區在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該如何提高親子閱讀的質量的確值得探討。“家長,特別是母親們,卻輔導孩子盡早地獨立讀書,教他們早識字,早讀書。對此我不贊同。把許許多多事情用自己的語言告訴孩子,這是作為人必不可少的最重要的行為,是做父母的最大的義務。放棄這種寶貴的機會是愚蠢的。”(松居直《我的圖畫書論》)那么我們的自主閱讀該如何開展呢?
親子繪本閱讀《趕回家過圣誕節》
研究性閱讀:黃雨傘,一本美麗無比的書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er/642707.html
相關閱讀:大班語言教案 繪本《那只深藍色的鳥是我爸爸》
中班繪本教學:《小刺猬的項鏈》
幼兒園小班繪本:老鼠阿姨的禮物
繪本教學中的提問策略《大西瓜》
‘詼諧、有趣’的圖畫故事帶來閱讀的樂趣??早期閱讀《對換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