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媽媽巧教育任性寶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情商培養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在幼兒成長過程中,3-4歲是人生的第一“反抗期”。是幼兒性格形成期,也就是常言說的“三歲看大,七歲看老”。這時期孩子不再像以前那樣聽話,經常和大人“鬧獨立”,總是力圖擺脫大人的約束。有時好像故意與大人“鬧獨立”,總是力圖擺脫大人的約束。有時好像故意與父母和老師作對,你讓他去做的事,他偏不去做,你不讓他去做的事,他偏去做。往往到4—5歲時這種情形依然延續,孩子經常表現出不服管教的特性。當大人提出某種要求時,他們往往會說“我不”或“不要你管”,如果大人加以干涉,孩子就容易變得非常暴躁。孩子的這種獨立性傾向常常被大人們認為是不聽話,實際上這是孩子的“反抗”心理,是獨立性個性品質發展的重要標志,是一種正常的心理發育現象。

當孩子提出不合理、過分的要求時,家長應注意采取正面教育的方式,給孩子把道理講清楚:這樣做不對,為什么不對,怎樣做才是對的,幫助他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孩子的是非觀念正是在學習處理各種具體事情的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在這一過程中,家長可以采取轉移、冷處理、適當懲罰等方法把難題巧妙化解。

1、轉移注意

孩子注意力易分散,易為新鮮的事物所吸引,要善于把孩子的注意力從他堅持的事情上轉移到其他新奇、有趣的物品或事情上。孩子注意力被轉移后,很快會忘記剛才的要求和不愉快。如在玩具商場里,孩子一定要買一個上百元的變形金剛,而家里已有不少類似的玩具,這時家長不要直接回答買還是不買,可以引導孩子:“前面還有更好玩的東西,我們趕緊去看看。”孩子一般會相信商店里還有更好的東西,這樣家長可以帶著孩子邊走邊看邊講解,孩子很容易會將剛才的事情忘掉。

2、激將法

利用孩子的好勝心理,激發起他們的自信心去克服任性。如:孩子在起床后,不洗手臉,還任性地說:“我就不喜歡洗!”家長可以說:“你不是說你像白雪公主嗎?我看白雪公主就比你干凈。”

3、正確引導

讓幼兒看一些故事書、連環畫之類的書讓幼兒分辨誰是好孩子,誰是壞孩子。提高幼兒的明辨是非的能力,如幼兒畫冊上有兩幅畫兒,一幅是小男孩兒懷里抱著許多玩具,還要媽媽買變形金剛,另一幅是小男孩兒說家里有玩具不要媽媽買了。

4、約法三章

在家長已掌握自己孩子任性行為規律后,用事先“約法三章”的辦法來預防任性的發作。如:每次帶孩子上街,經過小商店總是哭鬧著要買好吃的,應在上街之前就跟孩子說好:“今天上街經過小店如果不要好吃的,就帶你出去。”

5、冷處理當

孩子由于要求沒有得到滿足而發脾氣或打滾撒潑時,大人可暫時不予理睬,給孩子造成一個無人相助的環境,不要露出心疼、憐憫或遷就,更不能和他討價還價。當無人理睬時,孩子自己會感到無趣而作出讓步。事后,家長對孩子簡單而認真地說明這件事不能做的原因,并對他說:“相信你以后會聽話的”之類的話來鼓勵他。

6、適當懲罰

對于年齡小的孩子,只*正面教育是不夠的,適當懲罰也是一種極為有效的教育手段。如孩子任性不吃早飯,家長既不要責罵,也不要威脅,只需飯后把所有的食物都收起來。孩子餓時,告訴他肚子餓是早晨不吃飯的結果,孩子嘗到餓的滋味以后就會按時吃飯了。

7、適時鼓勵

在幼兒有進步時家長要適時鼓勵,強化幼兒的良好性格的形成,如今天自己主動洗了手臉,家長要說上一句:“今天我們的白雪公主真漂亮!”

8、形成共識

父母對幼兒的要求要一致,祖父母不要護著孩子。如父母教訓孩子時祖父母不能阻攔,幼兒有了仗勢,就改不掉任性的毛病。

總的來說,孩子的任性行為一旦出現,也不必太緊張,重要的是疏導。切不可時而抓緊教育,時而放松教導,憑大人的情緒決定教育態度。對孩子的任性行為切勿姑息,不允許的行為、不合理的要求一次也不能放松。家長給孩子提出的要求應讓孩子有信心可以達到、易于被孩子接受。這種明確的是非觀念,會使孩子確切地感到大人的教育態度堅決。孩子那種“我獨占”、“我為主”、“服從我”的不良心理和任性行為,將隨著良好環境與教育的熏陶而消失。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jiao/1018956.html

相關閱讀:孩子鬧情緒,父母絕對的不能做的五件事
情商培養 假期的必修課
幼兒怎樣交好“大朋友”呢?
美國育兒的四個新觀念
【孩子容易緊張怎么辦】容易緊張的孩子怎么辦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