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父母如何指導孩子管理情緒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情商培養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嬰兒時期:敏銳應對幼兒的不良情緒,以實際行動解決孩子的焦慮問題。
剛出生的嬰兒,生活在一個感受彌漫的世界之中。他們的情緒反應絕大多數都是伴隨著某種身體感受而產生。肚子餓了,屁股濕了,小手小腳碰到冰冷堅硬的東西不舒服了,孩子都會用哭泣和叫喊來表達自己的恐懼和焦慮。因此,處在這一階段的父母或其他養育者,需要盡可能敏銳地對孩子的各種不良情緒作出及時回應,以現實的行動解決孩子的焦慮源。
父母在這一階段的首要任務,就是將自身“消化焦慮”的能力反復借給孩子使用,幫助孩子及時從每一次的焦慮狀態順利回復平靜。在這樣的互動過程中,將促進孩子自我功能的發展,在孩子的內心播種下“焦慮是可以處理的”的基本信念。這種健康的人格基礎,正是一個人成年之后發展和完善各種能力(包括情緒管理能力)的必備基礎。家長從容對待事情的態度會在幼兒的大腦皮層上留下印記,讓它們從小遠離不良的情緒。
幼兒期:讓幼兒理解各種情緒。
等到孩子更大一些,語言的理解和表達能力都有一定發展,我們就可以開始借助言語交流,對孩子進行一般意義上的“情緒管理”教育。這個時期父母的主要工作,是增進孩子對于各種情緒“體驗的”和“知識的“的雙重理解,讓他們領悟到情緒是我們對應外界刺激的一種自然反應。首先要幫助孩子命名情緒,以便他們可以將某個時刻自己正在經歷的情緒感受,作為一種可觀察的對象去認識和理解。我們可以在為孩子準備牛奶的同時對他/她說:“寶寶餓了,所以寶寶著急了。”也可以在孩子被新年的鞭炮聲驚嚇時對他/她解釋:“寶寶被鞭炮聲嚇到了,寶寶害怕了! 等到孩子對于某種情緒的名稱已經十分熟悉,就可以帶領他們更深地體察這種情緒,理解它更為廣泛的外延。比如“害怕”。我們可以借助孩子親自經歷的事件,或者是故事、圖書來告訴他,害怕這種情緒有很多種。遇見大狗、獨自在房間里、身邊有人吵架,或者是站在高高的小橋上,都可能讓不同的人感到害怕。不要去否定和控制孩子的情緒。對著哭鬧的孩子大喊“不許哭了”不是個好辦法,不如去問問他/她“如果哭過一會兒之后不那么傷心了,就停下來好嗎?”如果還能專心聽聽孩子為何如此悲傷,那是最好不過了。
童年期:讓孩子嘗試管理自己的情緒,理解他人的情緒。
這個時期我們可以開始教育孩子做情緒的主人,以及嘗試去理解別人的心情。父母要幫助孩子知曉,我們可以對同一種情緒采取不同的行動反應,其中有些反應可以幫助我們生活得更加美好,而有一些則會讓我們感覺更糟。有些孩子在沖動的時刻會動手打人,另外還有一些則會傷害自己。這時,父母首先要制止孩子的傷害性行動,然后告訴他/她,其實還有很多更好的方法可以表達憤怒,比如:你可以大聲說出“我生氣了!”再找張白紙把內心的憤怒統統畫出來,撕個粉碎。有些孩子需要比其他小朋友更長的時間,才能掌握這種自控能力。家長要在這個階段耐心對待孩子情緒智力的成長。
情緒的管理還是要父母的指導,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當然家長也要以身作則幫助孩子正確管理自己的情緒。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jiao/542714.html

相關閱讀:美國育兒的四個新觀念
情商培養 假期的必修課
【孩子容易緊張怎么辦】容易緊張的孩子怎么辦
幼兒怎樣交好“大朋友”呢?
孩子鬧情緒,父母絕對的不能做的五件事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