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提高孩子情商的四個關鍵點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情商培養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對情緒的認知和處理能力,比智力更能影響一個人今后的事業與生活。家長們在關注寶寶智商的同時,也不能忽視情商的培養哦!兒童情商教育在孩子3-13歲開始,這個年齡段是孩子的一個塑造期,培養孩子情商家長們不錯錯過四個關鍵點。

  一、情商是什么  情商是指情緒智力,是人類認識、控制和調節自身情感的能力,簡言之,就是感觸感動感悟的能力。

  二、情商是天生的嗎?  相比智商,情商的遺傳成分要少得多。“但情商的部分能力還是跟遺傳有關的,比如有的小孩一出生就很安靜,有的小孩容易被驚醒,易發脾氣。”張怡筠介紹說,智商大概到了青春期就定型了,很難再有提升,而情商是后天培養大于先天的遺傳,可以活到老學到老,提升到老。
  6歲前是培養孩子情商的關鍵期。

  三、如何培養孩子情商?  兒童的情商教育分為:自信力、社交力、適應力和情緒力四個方面。
  1.提高兒童自信力 。1)相信孩子,讓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
  讓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這主要是培養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讓孩子做好自己可做的事,如3~4歲讓孩子逐步學會自己吃飯、穿衣服、鞋襪、入廁、依前便后洗手、收拾玩具等。到5~6歲可以進一步讓孩子自己盥洗、洗小件衣物,如襪子等。放手讓孩子去做,不僅能培養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還可以培養孩子的自信心。
 。2)多給孩子正面的鼓勵
  哲人詹姆士說過“人類本質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而賞識、贊揚、鼓勵正是肯定一個人(特別是兒童)的具體表現,是幫助孩子樹立自信心所必需的。在日常生活中,要善于發現孩子的優點和長處。例如表現對孩子的信心,可對他說:“我相信你做得到的”;當指出孩子的優點時,父母可以說:“我覺得你的數學能力很好”、“你會主動整理自己的房間,是很好的優點”、“你的字寫得很工整,看起來很舒服。”
 。3)接納孩子的原貌,不要有不切實際的期望
  中國人有一個根深蒂固的觀念——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父母總是依照自己的野心來要求孩子,而不衡量孩子的能力。作為父母的,要盡量接納孩子原來的面貌,不要把他塑造成你所希望的樣子,不僅要接受他的優點,也要接受他的缺點。不要時常對孩子做出負面的評論,這樣會使孩子誤以為自己的能力不好,而自暴自棄。鼓勵他勇于嘗試,勇敢地面對失敗、面對挫折。最重要的是讓他懂得,“自信力”并非是父母或別人給他的,是從自己身上找到的。
  2.提高孩子社交力 。1)給孩子一個寬松的家庭環境
  .家長要盡可能做孩子的朋友,培養他敢說話,愛說話的性格.家庭大事,盡可能讓孩子參與討論,尤其是涉及到孩子的問題,應當從孩子的正當權益和今后發展考慮,多聽聽孩子的意見.這樣有利于孩子樹立信心,大膽而正確地與人交往,品嘗與人交往的各種滋味,了解自己的長處與不足.
 。2)教給孩子交往的方法
  交往能力是孩子與他人,尤其是在與同伴交往的過程中獲得的一種能力。所以想要讓孩子獲得交往能力,家長首先要鼓勵孩子多交朋友、多串門,或者邀請一些小朋友來家里玩。當交往的機會到來時,家長要學會藏在孩子的身后,而不是沖在孩子的前頭。然后要教孩子用語言與他人交流,如:“謝謝”、“不客氣”、“對不起”、“沒關系”、“請坐”、“您好”“……行嗎?(好嗎?)”“可以嗎?”“你先玩,我后玩”“我們一起玩”“玩具借給你玩”等這些神奇的話,使孩子在交往中待人熱情、主動,逐步學會與人交往,學會交朋友。
  (3)創造機會增加孩子交往能力
  安排孩子和不同層次年齡段的小朋友交往。如:和同年齡的孩子玩他們可以學會與同伴相溝通和配合的技能;與比自己大的孩子交往他們可以學到更多的知識,掌握更多的技能技巧和解決問題的方法;與比自己小的孩子一起活動,他們又會變成活動的帶頭人,鍛煉他們怎樣說服下級,取得對自己的信任。在日常交往中也要培養孩子的交往能力,如:在商場,讓孩子試著購買自己喜歡的東西;在馬路上,讓孩子有禮貌地向別人問路;在家里,讓孩子幫助奶奶洗菜、掃地;坐客時,讓孩子與不同的親戚朋友交流、玩耍等等。
 。4)大聲贊美孩子的積極交往
  贊美如同陽光。面對孩子的積極交往行為,我們要充滿激情,毫不吝嗇地大聲贊美。如果能夠加上肢體語言就更棒了:親一親,摸一摸,拍拍肩膀,擁抱一下,豎起大拇指等等,只有這樣,才會讓孩子明白什么行為是對的,并不斷加以鞏固和延續。
  3.提高孩子社交力  (1)培養幼兒規則意識,形成良好的生活、學習習慣
  我們可以通過日常生活活動,培養幼兒理解每個活動的規則,幫助幼兒掌握執行規則的能力,鼓勵幼兒在活動中發現規則,及沒有規則帶來的后果(破壞圖書等)。
 。2)培養幼兒的責任感
  老師要讓幼兒認識任務的含義,意識到老師或成人信任你,才給你布置任務,培養幼兒樂意接受任務的意識,并且幫助他們在實踐中學習并掌握完成任務的本領。
  (3)培養獨立性和生活自理能力。
  要給幼兒鍛煉的機會,讓他們獨立完成老師布置的力所能及的事情。同時,特別要注意培養幼兒的時間觀念和勞動觀念。請家長配合幼兒園的目標要求,培養幼兒做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如掃地、揀菜等。
  (4)培養幼兒大膽與人交往的能力
  培養幼兒的交往能力應從小事做起。例如:叫孩子學會謙虛、有禮貌,不大聲喧嘩,不與小伙伴搶玩具等等。這些事情看起來很小,但卻有利于創造友好合作的氛圍,有利于增強孩子們的交往能力。家長們也應多讓自己的孩子與不同年齡的孩子交往,多帶孩子走出家門,廣泛結交伙伴,讓孩子成為一個樂于交往和善于交往的人。
 。5)提高幼兒解決問題的能力
  幼兒園是培養幼兒獨立解決問題能力的好場所。我們應該主動從幼兒學習生活的細節上入手——如自己遇到難題時怎么辦?如何收拾玩具及學習用品?如何分碗筷、倒垃圾?同時,讓孩子學會準確表達自己的意見,能夠妥善地解決同伴之間的矛盾。在活動中,特別是自由活動,嘗試著放手讓孩子們自己去解決問題。
  (6)進行安全意識教育,增強自我保護能力
  離開幼兒園,走進小學,孩子更多面對的是復雜的社會大環境,會遇到很多不安全因素。老師就更應該教孩子很好地保護自己,例如告訴孩子,不隨便與陌生人說話,遇到困難如何求助等等。另外,還要教育他們懂得和遵守交通規則,注意自身安全。
 。7)加強幼兒對環境的適應能力
  為了消除幼兒入學后對環境的陌生感,幼兒老師可以對教學做相應的調整?梢赃m當減少孩子活動、游戲的時間,也可以讓孩子與小學生交流,觀察他們做作業的情況,從而激發孩子愛上小學的強烈愿望。這樣,從思想、習慣和認識技能上逐步過渡,孩子入學后,就比較容易適應學校環境。
  4.提高孩子情緒管理能力  (1)幫助孩子辨識自己的情緒。
  情商高手的基本功,就是察覺自己的情緒狀態,能很快了解自己的當下情緒。因此父母在這個情況下,應先幫助孩子辨識出現有的情緒狀態:“所以你不開心了?”,“所以你感到委屈了?”。
  幫助孩子辨認自己的情緒狀態,會帶來兩個天大的好處。
  首先,孩子可以明白,接下來要處理的,是自己的情緒,而不是那個“對方”。也就是說,現在真正該做的,不是因自己感到委屈而找對方理論,而是應該意識到,真正的困擾是自己的情緒反應,那么隨后該努力的,就是如何調試情緒,做出合適反應。
  其次,孩子可以從中學會換位思考的能力。這次挨打,心理難受,以后就知道了,若去打別人,別人也就會有這樣的感受。從情商教育的角度而言,這會是個一舉兩得的做法。
 。2)教會孩子表達自己的情感
  在幼兒的教育中,我們經常會陷入一個誤區,那就是任何時候孩子的哭泣都要想方設法立即進行解決,不能讓孩子過長時間地哭泣,因此最好的狀態是希望小孩子能總是保持微笑。其實,這恰恰不利于孩子的情緒智力的發展,因為這樣一來,孩子就失去了表達除了喜悅這種感情之外的其它類型的感情。
 。3)幫助孩子發展負面情緒的管理技巧
  父母可以鼓勵孩子培養健康的興趣和嗜好,來幫助他們排解壓力。心理學上的研究顯示,做運動是極佳的疏壓方法之一,持續做有養運動20分鐘以上,會促進大腦中腦內啡的分泌,因而在生理上起到舒緩壓力的作用。
 。4)要教孩子學會有效地察言觀色
  讓孩子學會察言觀色主要是為了讓孩子能夠更準確地判斷別人的表情和反映出來的心理情緒狀態,進一步理解和分析別人的情感,評價別人的情感,并自己思考如何合適地去表達自己的情感。因為孩子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和模仿性,只有引導孩子多去體會和感受別人是怎么樣表達自己的情感,從而讓自己逐漸明白怎么去應對別人所表達出的情感,做出恰當的回應,提高自己的人際適應性水平。
  (5)培養孩子樂觀積極的態度。
  心理學的研究發現,只要孩子對自己持正面的看法,對未來有樂觀的態度,那父母就大可放心,這孩子這輩子不會離幸福太遠。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jiao/565649.html

相關閱讀:情商培養 假期的必修課
美國育兒的四個新觀念
幼兒怎樣交好“大朋友”呢?
【孩子容易緊張怎么辦】容易緊張的孩子怎么辦
孩子鬧情緒,父母絕對的不能做的五件事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