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情商培養:看得見與看不見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情商培養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大孩子的故事

  一天,一位面目清秀的大男孩走進了學校的咨詢室,愁眉不展地告訴我:“不知道為什么,我常常學不進去�!睂ξ襾碚f,這個問題不難咨詢,我應該能很快就幫到他,因為他的問題在我們大學再普通不過了,只是有的學生會想到來心理咨詢室尋求幫助,有的則不會。

  我試著引導他:“那你學不進去的時候在想什么呢……”

  大男孩支支吾吾。

  “那你什么時候會感到不安、懈怠、迷茫呢……”

  他繼續沉默。我越問越覺得走進了死胡同,天啊,我什么都問不出來,或者更準確地說,眼前這個20來歲的大男孩幾乎對自己一無所知,對自己的情緒一無所知,對如何戰勝自己的消極情緒更是一無所知……在和這個孩子將近20分鐘的對話中,我幾乎看不到他在感受、表達和調節自己情緒方面的任何努力,說得夸張點,我也看不到情商培養在他身上留下的痕跡。

  情商培養的缺席不在于不重視,而在于不知道怎么做

  自1990年代兩位美國心理學家提出“Emotion Quotient”這一概念,到“情商之父”丹尼爾?戈爾曼博士出版《情商:為什么情商比智商更重要》一書,“情商比智商重要”已經成為一個深入人心的觀念,可以說每個家長都知道�?墒羌议L對孩子的情商教育呢,很遺憾,并沒有因此而有多大的改善。我作為一名大學心理咨詢中心的老師,從和20多歲的孩子的交流中能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我們的教育對情商培養的絕對忽視。很普遍的情況是,孩子的情商有沒有得到發展,完全要看孩子的運氣,如果他很幸運有個情商比較高的主要照料者,他的情商就會比較高,如果沒有,他的低情商就有可能成為他獲取成功和幸福的阻礙。

  其中的原因,我想和以下兩個因素有關:第一,我們對情商這一概念缺乏基礎性的了解;第二,我們不清楚如何在平時,在和孩子的相處中有意識地進行情商教育。情商教育之難,就難在這里。

  有關于培養情商的書籍有很多,我在這里化繁為簡,將情商這一概念中最基礎的要素概括為以下5大能力:

  1.了解自己情緒的能力;

  2.調節自己情緒的能力;

  3.了解他人情緒的能力;

  4.調節他人情緒的能力;

  5.調整自己以適應他人情緒的能力。

  如果一個人能熟練地綜合運用以上5大能力,那么我們可以說他擁有較高的情商。比如,當他與人發生爭執時,他不會只顧著發泄自己的情緒讓別人不舒服,他會先意識到自己的情緒,“我很生氣”、“我很憤怒”或者“我很受傷”……然后開始處理自己的情緒,忍著、屏著、或者走開一會兒……此時他的大腦肯定在高速運轉,“在現在這個時候、面對這樣的人我該采取怎樣的態度和語言”,繼而“轉危為安”,“逢兇化吉”。這一過程進行得非常迅速,并且在事情發生的當下,根本來不及細想,全憑我們的慣性來反應,所以情商的培養重要在日常生活中的潛移默化,尤其是在孩子小的時候。

  你給了孩子怎樣的情緒體驗

  結果取向的人可能認為,不管什么方法,只要能達到目的就行,表現在教育孩子上,就是不管使用什么方法,威逼利誘也好,打罵哄騙也好,只要能讓孩子聽話、好帶,管他什么情緒不情緒,快樂不快樂。但其實,我們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會讓孩子產生種種的情緒體驗,并在孩子大腦中留下烙印,慢慢形成一種自動的反應模式。

  這在傳統心理學上被稱為“潛意識”,而現代神經心理學,通過對大腦相關部位的核磁共振掃描,證實如果某種情緒反復出現,大腦相關的神經元就會相對發達,與之關聯的神經通路也更容易被激活。

  比如,我們常常希望孩子能夠怕家里的某個人,最好是一提到某人(通常是爸爸),孩子就乖了,“害怕”便是一種情緒體驗,但孩子也許會在大人不知曉的情況下把對父母的害怕泛化到對老師害怕,長大成年后再泛化到對領導、老板的害怕。心理學研究已經證明,如果在孩子小時候父親帶給他很多的恐懼體驗,孩子就會對權威感到懼怕,直接反應可能就是在權威面前表現得畏縮、膽小、生怕出錯,被別人一批評就覺得自己做得很不好。

  再比如,我們做父母的,常常通過批評、責罵來達到教育孩子的目的�;叵胍幌�,當你批評孩子時,你的情緒反應是怎樣的,是激烈的還是平靜的,你的情緒是受自己控制的,還是失控的?在這樣的情景中,孩子就只會陷在負面情緒之中。試想,一個總是沉浸在哭鬧,被責罵,哄好了再哭鬧,再被責罵,再被哄好的孩子,會有怎樣的情緒體驗呢?所以說,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你給了孩子怎樣的情緒體驗很重要。

  陪孩子練就好的“情緒肌肉”

  丹尼爾?戈爾曼博士認為,情商的高低其實就是“情緒肌肉”強壯的程度,也就是說調控情緒的能力其實和鍛煉肌肉一樣,遵循“用進廢退”的原則。情商教育不是陪孩子讀幾本書、上幾堂課、理解一些概念和方法就好,而是要在長期的生活中,在和孩子的互動中陪孩子一起練就好的“情緒肌肉”。

  回到前面說的,當孩子哭鬧、發脾氣、不肯合作時,父母不是用激烈的情緒、言語把孩子“鎮壓”下來,而是用較為平靜的方式來處理,這就是在陪孩子鍛煉“情緒肌肉”。我常常會這么做:蹲下來,和顏悅色并堅定地指出問題所在,并告知正確的方式。如果孩子依然不執行,則通知他可能要取消他的一些權利,比如多長時間不可以玩小汽車等。如果孩子哭鬧不止,仍和顏悅色地重申規則,只有這樣孩子才會慢慢變得在接受別人的意見、接納自己的錯誤時不給自己添加額外的情緒“佐料”,真正做到就事論事,對事不對人,而不是敵視、嫉恨他人,或是貶低、傷害自己。

  情商教育最核心的內容:家長通過讀懂孩子的情緒,讓孩子慢慢學會意識自己的情緒;家長通過傾聽,共情孩子的情緒,提供支持的氛圍。當家長堅持這么做并在孩子心中產生烙印時,將來孩子成年后在有負面情緒時,內心才能產生一種支持自我的力量,而不是被批判或者打壓。

  我家的共情故事

  今年在老家過年的一天,兒子牛牛在玩一套新的拼圖玩具,這是他喜歡的類型,但有點難度,他拼不好很著急,這時候正好到飯點了。我催他吃晚飯,牛牛本來就著急,加上我催他吃飯給了他壓力,他一下子爆發了,一邊哭一邊指責我,要我走開。我試圖安慰他,但他哭得更厲害了。家里人看他哭得傷心,都想來關心他一下,結果誰關心他他就朝誰發火,叫那個人走開。外公氣不過,又因為很久沒見到孩子,所以先是批評牛牛怎么變得這么沒教養,轉而又指責我把孩子慣壞了。外婆心疼孩子不吃飯,一遍又一遍想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寶寶你看,今天有很多好吃的!”

  我頂住大哭的牛牛帶給我的煩躁,也頂住外公的怒氣,還頂住外婆辛苦半天卻得不到回饋的壓力,平靜地告訴所有人:“聽我的,不要跟他說話,讓他自己處理自己的情緒�!笨墒鞘虑椴]有那么順利,所有人安靜了一小會兒,因為無法擺脫孩子大哭帶給他們的心理影響,又來干涉,只是方式變了,警告的變成安慰的,安慰的變成警告的。結果牛�?薜酶鼌柡α�,還開始摔玩具。我繼續平靜而堅定地對外公外婆說:“我們吃我們的,隨他去�!币驗榇蠹叶己懿婚_心,所以很快就吃完了。

  這時牛牛還在哭,但看得出來,他哭得有些累了,我嘗試去抱他,他推開我,我繼續嘗試與他共情:“你是不是很生氣,是不是很著急?”他開始有些放松,點頭回應我,我繼續說;“媽媽知道你因為不會拼,所以很著急……”他開始往我身上靠,我便抱起了他,但我沒再多說什么,只是靜靜地抱著他,希望在我的懷抱里他可以幫助自己穩定情緒。我示意家人什么都別說,但家人出于關心,還是會情不自禁地來說,我就把牛牛抱到客廳的角落里,只是抱著他,給他擦眼淚……終于,過了漫長的“一個世紀”,他不哭了,我嘗試跟他說話,他竟然說“我們去吃飯吧”。這一頓,他吃得特別多特別好,更重要的是,我知道當他以后在玩游戲的過程中遇到困難、感到煩躁時,這一幕的感覺他一定會記得,他不會責備自己怎么這么沒用,也不會用轉移注意力來逃避,也不會把憤怒發泄在別人身上……而是靜靜地和自己待一會兒,然后精神煥發地重新上路。

  多了解一點:

  1990年代,美國心理學家薩洛維及其合作伙伴約翰?梅耶對情商(也有翻譯為情緒智力)給出了詳細的定義,情商的5個主要領域:了解自身情緒、管理情緒、自我激勵、識別他人情緒、處理人際關系。

  作者簡介:同2014年2B。

  文/薛?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jiao/1036184.html
八字精批2025运势命中贵人八字合婚

相關閱讀:美國育兒的四個新觀念
孩子鬧情緒,父母絕對的不能做的五件事
幼兒怎樣交好“大朋友”呢?
情商培養 假期的必修課
【孩子容易緊張怎么辦】容易緊張的孩子怎么辦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