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愛唱反調是怎么回事?為什么孩子總喜歡跟父母唱反調呢?孩子跟父母唱反調是什么心理?
壯壯快4歲了,一直挺聽話。可是最近不知怎么回事,愛和爸爸媽媽頂嘴。比如叫他幫媽媽拿個東西,他根本不聽,還會還嘴說讓媽媽自己拿。說好的只玩半個小時就回家,時間到了就是不認賬,而且嘴上還一邊說著“我就是不回去”一邊跑得遠遠的,要不就是賴地上不肯起來。真讓我頭痛。
專家解讀
3~4歲的孩子,正處于自我意識發展的上升期。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各方面的能力都在發展,孩子自己也感受到了自己的成長,覺得自己變得能干了。因此這時候,孩子對事情有了自己的理解和判斷力,也開始強調自己的想法和意志了。當孩子的想法和父母的想法產生沖突時,孩子就會變得愛頂嘴、愛唱反調,這也是為什么很多父母覺得孩子越大越不聽話的原因。
孩子不聽話、唱反調一般會有幾種情況。
一種情況是想以這種方式獲得父母的關注,這也是孩子在用自己的方式告訴父母:“我覺得你們不關心我!边@時候父母需要反思,是否忽略了孩子的一些需求,沒有及時回應孩子,尤其是一些在父母看來無聊、幼稚的小事。比如孩子撿到一塊好看的石頭向父母夸耀,希望得到夸獎,而父母卻覺得石頭很臟,責令孩子馬上扔掉,或直接就忽視孩子的感受,當作沒看見。
第二種情況是企圖以頂嘴的方式反抗父母命令式的要求。比如叫孩子幫媽媽拿東西,可他就是不愿意。這時候父母不妨換掉自己“命令”的方式,以平等的態度請求孩子的幫助,并在孩子完成后及時地給予夸獎和感謝。要知道自我意識的發展也包括自尊心的發展,用平等的方式對待孩子,不僅能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也能促使孩子形成良好的自尊體驗,以及對自我價值的正確判斷。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由于孩子天性好動貪玩,缺乏紀律意識,不愿意遵守大人制定的規則。比如“ 說好只玩半小時就回家,但到時間不肯走”就是這樣的情況。這種情況下,很多父母會覺得孩子不講道理,然后采取嘮叨、批評、恐嚇,甚至打罵的方式來管教。這樣的方式不僅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也就此關上了親子交流的大門——孩子以后不再愿意和父母溝通,反而更容易采取頂嘴、不講理的方式來反抗。
遇到這種情況,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建立一套共同遵守的行為準則以及合理的獎懲制度。比如約定每次看電視只看半個小時,遵守的話第二天可以多看 10分鐘,否則第二天就不能看。如果孩子仍舊不愿遵守,也不接受約定的懲罰,家長要嚴格執行懲罰,孩子的哭鬧可以采取冷處理。
要注意的是,這套制度需要父母與孩子一起制定、遵守,賞罰分明,還可以制作家庭成員的獎懲記錄表貼在家里。有了父母為榜樣,相信孩子會更容易接受紀律、規則的制約。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jiao/1123305.html
相關閱讀:孩子鬧情緒,父母絕對的不能做的五件事
情商培養 假期的必修課
美國育兒的四個新觀念
【孩子容易緊張怎么辦】容易緊張的孩子怎么辦
幼兒怎樣交好“大朋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