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昵稱“henry”的媽媽問:
我家的孩子今年是兩歲又十個月大,在家的時候看他是很活潑的,可是一到了外面,他就怕生。他不會讓除了家里人之外的任何人抱他,親戚朋友都不行。
是不是因為這孩子經常自己在游樂場玩,和親戚朋友接觸的比較少的原因?是不是讓這個孩子多去接觸一些親戚朋友,就會好起來呢?
確實,有些孩子,可能不管我們怎么告訴他說:這個是哪個叔叔,哪個阿姨,這是爸爸媽媽的好朋友,那都是不行的,這個孩子還是會往媽媽身后躲,必須讓爸爸媽媽抱。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天生氣質
關于這個問題呢,我首先想要告訴所有的家長一樣事情,那就是:每一個孩子,他都是不一樣的。孩子,他們有自己的天生氣質。
天生氣質類型是一個很大的話題,今天我先介紹兩種。
有一種孩子,我們說他是“樂天型”的。樂天型的孩子,他們在天性上,跟別人聯結是非常非?斓,而且,他們很喜歡跟人聯結。
所以一般上你會看到,這種我們叫做樂天型的孩子,他們很容易、很快速的,而且相對來說是更加愿意跟別人交朋友,或者和陌生人、親戚一起玩。
你要抱他也行,你要逗他也行,你要跟他玩也行……你會看到,他整個的那一種狀態,都是非常愿意去跟人聯結的。
一般上來說,你會看到這種孩子,在家里面很活潑,在外面的時候——有可能碰到了陌生人,他是更加的活潑。他就是那種典型的外向的孩子。
但是我們會看到,有另外的一種孩子,我們說他是“冷靜型”的孩子。這種孩子,他們是比較內向的,他們有一個特點,就是從天性上來說,是比較謹慎小心的。
這樣的一個孩子,到了外面的時候,他不是不能夠和別人聯結,而是你需要給他更多的時間。他內在的那種冒險精神是沒有那么多的。他們一定是要確保安全,他知道這個人、認識這個人以后,他才會愿意去跟這個人玩,愿意讓這個人抱他。陌生的情況下,他就會躲起來。
父母要做的:鼓勵孩子相信自己的感受
一般情況下,很多爸爸媽媽會非常擔心這樣的孩子。那我想跟爸爸媽媽說:對這樣的孩子,你是不用擔心的。
我們父母要做的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鼓勵你的孩子:相信自己的感受,相信身體告訴自己的感受。
我們父母要愿意在一旁等待,允許這個孩子,等到他自己覺得可以去讓別人抱他,可以去跟別人玩的時候,才那樣做。
當他覺得還不行、不可以的時候,要允許這個孩子站在旁邊觀察,觀察其他的小朋友是怎樣在一起玩,其他的小朋友怎么跟大人在一起的,或者觀察大人是怎么互相問候、聊天的。他會慢慢的,去觀察、去感受,他會得出一個自己的結論。
當我們允許孩子這樣做的時候,就等于是我們允許了這個孩子做他自己——就是用他自己的感官來做判斷,那這樣的孩子,其實才能夠建立起真正的安全感。
如果這個孩子的身體告訴他,他還不確定,覺得還可能有危險,但是他的媽媽一直不斷地向前推他,要求這孩子表現出非常開朗大方的樣子,不斷推動孩子說:去吧去吧!讓阿姨抱抱怎么了?叔叔想跟你玩呀!快去吧,沒關系的!你這孩子怎么這么害羞?都不搭理人太不像話了!再這樣子,我不帶你出門了,下回你自己在家呆著吧!
那么這個孩子呢,他的身體告訴他,還不安全,但媽媽的威脅已經來到了。這樣子,其實是在一次一次地告訴這個孩子:你不能夠為自己做決定,要由媽媽來為你做決定;你不能夠相信你的身體,你只能相信媽媽的話。
這樣的方式,其實違背了心理營養育兒法“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的做法,也就是“爸爸媽媽要允許孩子根據自己的感覺,自己決定、自己選擇分離或獨立”。孩子要能夠自己決定,是離開爸爸媽媽去跟別的人一起玩呢,還是選擇留在原地,又或者他要先觀察觀察。
給予孩子安全感里面的“允許”,目的就是我們要讓孩子知道:你可以跟著你的身體的感覺,相信你自己的感受。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jiao/1251727.html
相關閱讀:孩子鬧情緒,父母絕對的不能做的五件事
【孩子容易緊張怎么辦】容易緊張的孩子怎么辦
幼兒怎樣交好“大朋友”呢?
美國育兒的四個新觀念
情商培養 假期的必修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