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大部分都會有著害怕的事物,這些事物可能會有所不同,也可能會一模一樣。其實“初生牛犢不怕虎”,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是對的,它所謂的不怕,更多程度上指的是不同所帶來的無畏。而不是天生的怕。
一份調查資料表明,正常兒童中,90%以上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害怕心理;40%左右2~4歲兒童至少有一種害怕;43%6~12歲兒童則有7種以上的害怕。怕,已經成了現代孩子的一種心理疾患。因此,有的電視臺做起了讓孩子勇敢起來的游戲節目,旨在培養孩子的勇敢精神,家長們都樂于參加,讓孩子在鏡頭里“秀”一把。但經過我們的調查研究,卻發現,原來,孩子的怕,竟然來自于臺下扶孩子走上“秀”場的家長們??
掃描:孩子怕什么
鏡頭一
5歲的小剛是個小搗蛋,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樣子,小朋友們都叫他“剛大膽”?墒牵倕s有個別人不知道的“秘密”—怕打雷。一碰到雷電交加的夜晚,他就像變了一個人,粘在媽媽懷里,動也不敢動,哪都不敢去了。
鏡頭二
麗麗開始上小學一年級了。她很喜歡這個新的校園和新的小伙伴們。但是,每到星期二下午,麗麗就坐立不安,還不停地上廁所。原來,星期二下午有小朋友講故事的活動,要求每個學生都上去講一個故事。
鏡頭三
早早媽在廚房里忙得不可開交,她發現醬油快用完了,就對正在看電視的早早說:“去樓下買瓶醬油,媽媽等著用!”誰知早早一個勁兒地往后縮:“不去,我不去!”“為什么呀?”媽媽奇怪地問!巴饷嬗袎娜耍也蝗!”媽媽無可奈何,只好自己去買。
相信這樣的鏡頭大家并不陌生。事實上,遠不止于此。孩子們怕的事物太多了,對此,我們做了較為細致的歸納:
“怕”的2種類型:
自然恐懼
聲:怕打雷怕鞭炮聲怕噪聲
光:怕影子怕黑
電:怕閃電怕電動玩具
動物:怕狗怕貓
社會恐懼
學校:怕上學怕考試怕被批評
家庭:怕獨自在家怕獨自睡覺怕和親人分離
其實,對于孩子來說,他們都還“涉世頗淺”,會害怕在這個世界、這個社會上的一些人事物。這都是很正常的,但有些時候,孩子的害怕行為并不能被父母所理解,反而會覺得孩子沒有膽量而有所著急。其實父母在了解了孩子的“怕”之后,應該就會好很多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jiao/1259441.html
相關閱讀:美國育兒的四個新觀念
幼兒怎樣交好“大朋友”呢?
【孩子容易緊張怎么辦】容易緊張的孩子怎么辦
情商培養 假期的必修課
孩子鬧情緒,父母絕對的不能做的五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