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恐懼的心理會對幼兒產生輕重不同的影響
輕度的恐懼不會有明顯的影響,常常會隨著幼兒年齡的增長而自然消失。中度的恐懼會成為幼兒的生活障礙,或者留下心理陰影 。重度的恐懼則會導致做噩夢,失眠,發燒,呆滯,甚至休克,影響到幼兒的發育。
2、恐懼也有一定的意義
對于危險事物的恐懼,是一種適應性的保護自己 的本能反應 ,對幼兒來說是有益的。但對毫無害處的動物、植物或自然現象、虛幻幻想形象的恐懼,則只能使幼兒縮手縮腳,膽小如鼠,甚至影響幼兒的身心健康 。
2 如何看待兒童恐懼心理1、科學引導,切忌嘲笑或責備
例如,兒童可能會害怕所謂的“鬼神”。這時候,父母要予以他科學的引導,從小給予唯物主義的教育,告訴他世界上本無鬼神之說,以此來解除他的恐懼心理。而不是一味的嘲弄或辱罵他是個懦夫,“膽小鬼”,“沒出息”等。
2、不要讓兒童隱瞞自己的恐懼
不論小朋友害怕什么,父母都要坦然面對,并告訴他這很正常。同時要在平時多和他進行溝通,經常普及一些常識,幫助小朋友消滅恐懼感。當小朋友明白了其中的道理,自然就能淡定下來。當然對于一些預知的困擾父母可以提前幫助其做好相應準備,勇敢面對。
3、分析恐懼原因,采取應對措施
家長們要判斷兒童的恐懼與他的年齡相符與否。要了解兒童情緒的變化,分析到底是因為什么讓他感到恐懼不已。只有明白了原因,才能積極采取措施。
4、讓兒童學會自信與自強
父母要積極引導孩子,讓他們相信憑借自己的能力是可以克服生活中遇到的種種挑戰的。幫助他們形成相信和依靠自己的良好心態。
3 克服兒童恐懼心理的方法1、讓孩子把什么時候感到害怕,引起害怕感覺的任何關聯事物都記錄下來
內容可以寫:什么讓他害怕,害怕的感覺是什么,為什么害怕。然后再寫出他自己認為怎么做,或得到什么幫助,才能讓他克服這種害怕。我們再根據他的記錄,和他一起討論克服害怕的方法。
2、把他的害怕拆解成幾個可以處理的步驟
很多時候,孩子的恐懼感是在腦子里醞釀激化出來的。例如一個在電視里看見大狼狗把人咬傷的孩子,會突然害怕起任何小狗來。如果我們知道了他害怕的原因,就可以先讓他看小狗的圖片,然后進步到玩小狗毛絨玩具,最后再進步到和真實的小狗在一起待一會。
3、和孩子分享我們的經驗
告訴他你曾經也害怕過什么,有多害怕,后來又是怎么克服的,并且讓他知道一旦你克服了這種害怕之后,又為自己的生活帶來了什么樣的影響。
5、多留心孩子看的書或電視節目的內容
例如,我曾經處理過一個死活不肯參加學校游泳課的中學生的問題,他因為不參加游泳課,差一點因為體育不及格而被學校退學。經過多次的心理咨詢之后,我才知道原來他在小學時,有一天獨自在家看了一部好萊塢大片,片中有一只可怕的大鯊魚闖進了海灘邊的游泳區,活生生地咬掉了一個女人的頭,從此以后,他就再也不敢進游泳池一步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jiao/1267455.html
相關閱讀:情商培養 假期的必修課
孩子鬧情緒,父母絕對的不能做的五件事
幼兒怎樣交好“大朋友”呢?
美國育兒的四個新觀念
【孩子容易緊張怎么辦】容易緊張的孩子怎么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