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如何應對兒童的叛逆期】如何應對孩子的叛逆期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情商培養 來源: 記憶方法網
1 如何應對兒童的叛逆期

1、保持自己的頭腦冷靜

孩子叛逆,父母一般會不滿,一般會用自己的權力來壓制孩子。其實,此時的父母,應該提醒自己,保持冷靜,等孩子冷靜下來再去進行溝通。孩子叛逆時,言語和行為會猶如暴風雨,不懂得控制自己,但父母是成年人,應該懂得何時該保持冷靜。

2、切勿過分保護孩子

鼓勵孩子大膽去嘗試自己想做的事,培養自立能力和敢于發表自己的見解,告訴他思考問題要多從正面去想不要總有怨言。父母也可以多給孩子一些自由的空間。

3、信任孩子

因為他們具有非常強烈的獨立意識,我們要給予他們相應的信任。孩子們常常說,我爸爸、媽媽不信任我、不理解我。這種情況下,我們要給予他一定的權利、信任,一些事情可以讓他獨立去做,接納他們做得不那么好的一面。因為他們處于半成人期、兒童化的狀態,所以,信任是非常重要的。

4、隱藏教育目的 千萬別翻舊賬

面對孩子的種種叛逆行為,家長切忌直接說“不”。比如孩子說要買高檔衣服,如果你說“不行,沒門”,只能引發孩子的反抗心理,覺得父母無法溝通,不理解自己。而應開啟溝通的大門,好好與孩子交流。要允許孩子犯錯誤,教育孩子不情緒化、不翻舊賬、不侮辱人格尊嚴,以提問的方式疏導孩子,而非威嚴地提出要求。

2 孩子叛逆期的原因

1、自我意識增長

嬰兒期的孩子沒有獨立的自我意識,不能區分自己和外界,對他來說,自己和母親和世界是一體的。到兩歲左右,孩子會明確意識到“我”的存在,開始思考:我是誰,我要干什么,他會學習將自己和世界區分開,思考:哪些是我的,哪些不是我的。

2、探索“我”的力量

孩子產生自我意識后,必然會對“我”的能力感到好奇。因此孩子會通過各種方式去探索自己能做什么,自己會對世界產生什么影響,對別人產生什么影響。由于破壞比建設更容易,而孩子能力不夠,因此孩子通常是通過破壞性行為來判斷自己的能力,而不是通過建設性行為。同時,由于孩子語言能力尚不發達,還不懂得通過語言來社交,因此這一時期的孩子在與人交往中會有一定程度的攻擊性行為,并且會非常樂于觀察他的攻擊所帶來的效果,以此判斷他在人際關系中的地位和對他人的影響。

3、矛盾的親子關系

孩子在自我意識成長的過程中,必將經過一個矛盾的階段:一方面,他渴望獨立,擺脫父母的控制,另一方面,在生活上情感上又對父母有著依賴。這種矛盾的狀況會造成:孩子比之前更粘父母,害怕父母離開,同時又會不斷挑戰父母的權威,和父母唱反調。這是因為孩子的“自我”尚未真正建立,在獨立和依賴之前來回游蕩。在孩子未來的成長過程中,這一現象還會不斷反復,孩子未來究竟能不能實現真正的獨立,父母的態度是這場拉鋸戰的關鍵因素。

4、探索世界運行的規則

當孩子開始區分世界和自己是不同的,孩子就會對世界是什么感到好奇。這種好奇已經超過了嬰兒時期“認知世界”的階段,而進入了“為什么”階段。這一時期的孩子化身“問題孩子”,每天會問出無數個“為什么”,這是孩子在學習各個事物背后的規律。

5、不懂得辨別與處理情緒

隨著孩子逐漸成長,接觸外界越多,各種“意外”情況越多,孩子的情緒也越來越多樣。但情緒是一種抽象的概念,善于具象思維的孩子難以理解抽象的東西。他們會對這些心理變化感到迷茫、害怕、抗拒,而由于年齡所限,只會通過哭鬧這種單一渠道來宣泄。在成人看來,孩子的表現就像歇斯底里的無理取鬧。在這一階段,父母應當無條件接受孩子的各種情緒,幫助和引導孩子認識各種不同的情緒,并教給孩子如何處理情緒。

3 孩子叛逆期的表現

1、破壞性強

摔東西、拆玩具、亂寫亂畫、撕書、故意把玩具丟的滿地都是。

2、倔強固執,情緒反應激烈

堅持要特定的某一件東西,即使是外表相同的也不要;堅持要穿某件衣服某雙鞋,即使不符合季節;想要做的事堅決要做到,否則就大哭大鬧;在公共場合坐地耍賴、打人。

3、和父母唱反調,不理睬

父母要求的事偏不做,越是禁止做的事情越要做;不理睬父母,寧愿自己玩,不要父母一起玩。

4、挑戰規則和權威,攻底線

故意破壞之前訂好的規矩;層出不窮的提出新要求;和父母講條件,要達到要求才肯做事。

5、和其他孩子起沖突,易動手

和別的小朋友玩耍時,爭搶同一件玩具,爭搶先后順序,不愿意和別人分享玩具,但又愛搶別人玩具,嚴重時甚至打人。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jiao/1310645.html

相關閱讀:情商培養 假期的必修課
美國育兒的四個新觀念
孩子鬧情緒,父母絕對的不能做的五件事
幼兒怎樣交好“大朋友”呢?
【孩子容易緊張怎么辦】容易緊張的孩子怎么辦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