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可能意味著“我餓了”、“弄疼我了”、“我感覺孤獨,抱抱我吧”……等等。不過你知道嗎,它同時也可能是“我很高興”的表現。有時候當媽媽剛一轉身準備離開房間,寶寶就會大哭起來,可是當媽媽回來后,寶寶依然掉眼淚。發展心理學家解釋說,這就是因為哭對于小寶寶來說,也是一種放松的表示。因此,孩子不僅在傷心的時候哭,當媽媽回到身邊,內心重新放松時,也會用哭來表達。
寶寶和爸爸或媽媽之間有一種天然的安全感應。要求親近更是人類在進化過程中所具有的天性。于是,哭,使寶寶不容易被忽視。而且,寶寶還有兩只看不見的小天線,能非常敏銳地捕捉到大人的緊張和恐懼,這些也會使他們感到不安,發出尋求安全的哭聲。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jiao/401659.html
相關閱讀:情商培養 假期的必修課
孩子鬧情緒,父母絕對的不能做的五件事
幼兒怎樣交好“大朋友”呢?
【孩子容易緊張怎么辦】容易緊張的孩子怎么辦
美國育兒的四個新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