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和建立恰當期望
那些氣質不容易接近的寶寶,雖然表面冷淡,但內心也愿意對人友好,經常也能夠自得其樂。一分為二地看,這種特點可使孩子減少受不良影響的幾率。
人們常說稟性難移,天生氣質特點如此的孩子長大后往往仍然不主動,與性情相投的朋友在一起會輕松自在得多,否則容易緊張、少言寡語。這樣的孩子雖然交友少但友情穩定、長久,只要他能開心快樂地度過每一天就不必過分擔憂。
給予機會,循序漸進
如果是過分怯生,也會妨礙孩子的社會交往及適應能力。從孩子很小的時候就要開始降低怯生的程度,發展良好的交往能力。
創造接觸新事物和社會交往的機會。從小聽得多、看得多,就會習慣于接受各種新的事物,對物對人有較強的適應性。
在見到陌生人或到沒有去過的地方之前,作好充分的準備工作。
提前告訴孩子將要見到誰、見到什么、要去哪里、要做什么,這些將要發生的事情會給他帶來什么好處,讓孩子“心中有數”。
見到陌生人的時候,給孩子緩沖的時間。
創造寬松的環境,讓孩子逐漸熟悉陌生人。比如,輕松地為孩子介紹“阿姨是媽媽的朋友,阿姨也很喜歡寶寶”。不要剛去就要求孩子打招呼,這樣會給孩子造成一定壓力。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jiao/438760.html
相關閱讀:幼兒怎樣交好“大朋友”呢?
美國育兒的四個新觀念
孩子鬧情緒,父母絕對的不能做的五件事
情商培養 假期的必修課
【孩子容易緊張怎么辦】容易緊張的孩子怎么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