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父母對孩子的要求連貫、一致,對孩子的成長是十分重要的。如果做不到這一點,孩子就會左右為難,心中充滿了矛盾,其心理上也會產生壓力,不知道自己到底怎樣才對。
首先,在孩子的心中,父母是他們學習的榜樣,凡事總要效仿父母的樣子去做事。如果家長本身就言行不一、反復無常,會給孩子留下一種印象,使他認為做事情不需要一個固定的準則。
其次,家長的變化無常,會導致孩子的迷惑不解,他們不僅覺得父母的要求混亂,而且也弄不清什么事情重要,認為什么都是可以改變的。
第三,家長之間對孩子的態度不一致,是導致孩子“難管教”的重要原因。如果媽媽總是答應孩子的每一項要求,而爸爸卻試圖“扳回”這種毛病,孩子會感到有靠山,并試圖用哭鬧來解決問題或示威。
每個人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不同,會導致家長管教孩子的方法和尺度不完全一致,但父母雙方應盡可能在大問題上一致,并注意減少矛盾,給孩子一個統一的價值觀。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jiao/489914.html
相關閱讀:幼兒怎樣交好“大朋友”呢?
情商培養 假期的必修課
美國育兒的四個新觀念
孩子鬧情緒,父母絕對的不能做的五件事
【孩子容易緊張怎么辦】容易緊張的孩子怎么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