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善待發脾氣的孩子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情商培養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孩子發脾氣時,父母該持什么態度呢?許多父母在孩子發脾氣時可能想:是我們供給你吃、喝、穿、戴,你有什么資格對我們發脾氣?這種想法當然可以理解。不過,和成人一樣,孩子發脾氣同樣也有原因。那么,我們如何理解孩子發脾氣呢?

  ①發脾氣不是麻煩是“康復”

  每個人發脾氣都是有原因的,只是人們沒有注意到,或因某些原因疏忽罷了。人們發脾氣時所選擇的對象,多是能夠接受、承受或忍受我們的“疾風暴雨”的人。這種對象的選擇有時是下意識的,因為他們能夠帶給我們安全感,也能夠理解我們。

  正因為在他們面前有安全感,我們才敢于發脾氣,才敢于失態,以釋放緊張不安的情緒,宣泄內心的矛盾沖突。從這種意義上說,發氣不是“麻煩”,而是“康復”。

  孩子雖小,卻同樣是個有血有肉有思想的人,同樣也有物質和精神上的需求,并由此產生許多愿望,這些愿望也許就是他們生活的全部。然而,孩子的能力卻非常有限,還不能夠幫助他們實現每一個愿望,這一點是他們最不愿意正視,也最不情愿接受的。在這種時候,孩子就會體會到無助無望的感覺,感到沮喪、煩躁不安、緊張焦慮,這種沮喪的心情足以壓倒孩子的自信心,使他的注意力完全被這種情緒所左右,于是,開始發脾氣。其實這是孩子與生俱來的自我保護機制在起作用。

  孩子清楚地知道父母愛他們,所以他們才敢跟父母耍性子。只要父母認真地加以關注,靜靜地傾聽他們的怒氣,他們就能夠充分釋放出內心的緊張、不安和沮喪,擺脫孤立無助的惶恐,繼而恢復自信心,正視現實,敢于迎接新的挑戰。而且,孩子發脾氣的起因和過程,對孩子都是一個很大的觸動,能從中學會同情、理解別人。做父母的都有這樣的體會,孩子發脾氣之后會逐漸靜下來,恢復合作精神,更容易接受父母的建議。所以,我們不應認為孩子發脾氣是“麻煩”,而應當看到發脾氣是他們心理康復的必然過程,也是心理發育成熟過程中的正常反應。

 、诟改副3肿畲笙薅鹊目酥疲苊庾陨砬榫w波動

  對孩子發脾氣時的種種表現,做父母的要有充分的思想準備,最大限度地接受“暴風雨”,避免被孩子的言行所激怒,不要針鋒相對地予以回擊,或以“武力鎮壓”。

  如果實在無法接受,可以平靜地對孩子說:“我知道你心里難受,我很愿意幫你,可現在這個樣子,我實在沒辦法幫你了。”孩子從這些話中至少可以明白一點,父母理解他們內心的煩惱不快,很愿意幫助他們,不會因為他們發脾氣就嫌棄或厭惡他們,僅僅是苦于無計可施,而且是為了更好地幫助他們才離開的。這時,父母可以找個安靜的地方回避,直到情緒平穩,能夠冷靜地面對發脾氣的孩子。但切忌將孩子單獨關在家中。

  ③靜觀事態發展,采取相應措施,幫助孩子排除內心的不安、緊張和焦慮

  孩子發脾氣的時候,父母認真地關注,冷靜地傾聽,就能夠帶給孩子安全感。如果孩子壓抑著自己,不斷抽泣,渾身發抖,可以輕輕地把他摟在懷里,握住他的手,輕拍后背和撫摸頭發,和藹安詳地凝神望著孩子,讓孩子感受到父母是他們最信得過、最能依靠的人。可以安慰他:“爸爸媽媽知道你很委屈,想哭就哭出來吧,然后,說說這是怎么回事兒!焙⒆勇犃诉@些話,會一下子放松,接下來可能會放聲大哭,這就足夠了。

  如果孩子雙手亂舞,跺腳蹦跳,出言不遜,可以冷處理,認真冷靜地傾聽他們訴說心中的不滿甚至憤怒,不要過多地進行干預,更不要針鋒相對地給以回擊。

  如果孩子有傷害自己或家人以及毀物行為時,一定要及時制止,同時注意保護孩子和自己?梢宰プ『⒆拥碾p手,嚴肅地大聲說:“我不想讓你傷害自己和別人,我不想看著你干傻事,你會后悔的。”孩子很可能會拼命掙扎,但一定不能松手?傊哑茐某潭冉档阶畹拖薅。孩子在叫喊掙扎的過程中,會開始發抖、出汗,直到漸漸平靜下來。一旦平靜下來,孩子意識到自己剛才傷害了別人及自己,或毀壞物品,會非常懊悔。父母則應幫他分析自己行為的失當之處。

  ④找找孩子發脾氣的原因

  要幫助孩子找找發脾氣的真正原因,是否物質要求沒有得到滿足,還是孩子心中的想法、困惑、不滿和委屈沒有得到及時的撫慰。

  有些父母也許有些擔心,這樣做是不是在縱容孩子?其實,同我們一樣,孩子發脾氣時頭腦發熱,注意力完全被激動的情緒所左右,什么也聽不進去。此時,如果我們強迫他們接受勸告或建議,其結果適得其反。倒不如待孩子漸漸平靜,此時,我們給予的勸告和建議才更容易被接受。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youjiao/489936.html

相關閱讀:孩子鬧情緒,父母絕對的不能做的五件事
幼兒怎樣交好“大朋友”呢?
【孩子容易緊張怎么辦】容易緊張的孩子怎么辦
美國育兒的四個新觀念
情商培養 假期的必修課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