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任何工作來說觀察都是必要的,科學研究、生產勞動、藝術創作、教育實踐等都離不開觀察。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建議》中指出,從觀察中不僅可以汲取知識,而且知識在觀察中可以活躍起來,知識借助觀察而“進入周轉”,像工具在勞動中得到運用一樣。如果說復習是學習之母,那么觀察就是思考和識記之父
觀察是一種有目的、有計劃、比較持久的知覺。人們在進行觀察時,需要運用比較、分析、綜合等,因而,它不是消極地注視客體而是一個積極的思維過程,所以我們又把觀察叫做“思維的知覺”。
感覺是人腦對客觀事物的個別屬性的反映,如對聲音、顏色、氣味等,而知覺則是人腦對客觀事物各個部分和屬性的整體反映。知覺和觀察的生理基礎是由多種感覺器官共同參與的分析綜合活動。
觀察技能是人們進行觀察活動的一種心智技能,它與求知欲相聯系,力求對對象進行深入的認識。觀察的根本特點是它的輸入性。從外界環境中接納信息,是對事物深入認識的開端。我們知道,觀察是有目的有計劃比較持久的知覺,要對客觀事物進行感知,就離不開人們的感覺器官,而觀察中的目的性和計劃性又是意識中的決策觀念,所以觀察技能不僅是一種感知技能,而且是一種特殊的意識技能和思維技能。
觀察技能在人的智力結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在日常生活中,人們常常把聰明程度來指智力水平的高低。聰明就是耳聰目明,視聽知覺能力強。在這里實際上指的人們的觀察技能。前蘇聯著名的教育學家贊可夫,對后進生進行了長期的研究,認為后進生的普遍特點是觀察技能薄弱,缺乏求知欲,不能正確掌握知識和發展相應的技能。可見,培養觀察技能是開發智力資源的一個重要內容。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zhuyili/18317.html
相關閱讀:《10倍學習法》中的集中注意力
五個方法練習你的注意力
介紹幾個對記憶力保持或提高的注意事項
如何測試你眼睛注意力是否集中
如何培養寶寶的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