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觀察的知覺特性與層次性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注意力訓練 來源: 記憶方法網

觀察是一種與思維活動聯系在一起的知覺,它除了具有知覺的一般特點外,同時更具探索性,與積極的思維活動密切相聯。不過,了解知覺的一般特性對我們提高觀察技能是必要的。知覺有如下幾個特性:
第一,知覺的選擇性。
客觀事物紛亂繁多,人們不可能對所有的事物作出反映,而是以少數事物作為知覺的對象,對它們知覺得格外清晰,而對其余的則反映的比較模糊。
這就是知覺的選擇性。如我們在上課時,老師的講話、黑板上的板書等成了我們知覺的對象,而同學的寫字聲、門外的腳步聲等,則成了襯托這種對象的背景。當然隨著注意指向的不斷改變,背景和對象也相互轉化。
第二,知覺的理解性。
人們在感知事物時,總是根據以往的知識經驗來理解它們,并用詞語把它們標志出來。知覺的這種特性稱為知覺的理解性。比如同樣去聽一位特級教師的課,學生會獲取許多有益的知識,并能得到一定的精神享受。而去聽課的青年教師則可能還會學到一些好的教學技巧等。由于理解,使知覺更為深刻、精確和迅速。
第三,知覺的整體性。
我們知道,知覺的對象是由不同的部分和屬性組成,但人們并不把它感知為個別的部分和屬性,而總是把它感知為一個統一的整體。知覺的這種特性就是知覺的整體性。知覺對象的關鍵性部分決定著知覺的完整性。比如我們遠看教學樓時,看到的只是它的外部輪廓,但我們總是把它理解為一個完整的建筑物。
第四,知覺的恒常性。
又叫知覺常性,當知覺條件發生了一定的變化,人的知覺映象仍然保持相對不變,知覺的這種特性,就是知覺的恒常性。知覺的這種特性,在視知覺中表現得十分明顯。比如無論黃光或是藍光照射,我們總是把國旗的顏色知覺為紅色;我們在十米處或50 米處觀察教學樓,其高度大體未變。知覺的恒常性使人在條件發生了一定變化時仍然近似準確地反映物體的屬性。
觀察是認識過程中的一個有機環節,觀察活動作為一種反映活動,它自身也有完整的系統性層次性。觀察的第一個層次就是感知材料。人們首先使用的是自己的感覺器官,對客觀事物的屬性和特征以及事物之間的關系進行感知。人們在實踐中還創造了各種各樣的工具、儀器來作為觀察的手段,延伸了人的感覺器官,擴大了人的觀察范圍,使觀察更趨準確。
觀察的第二個層次是初步加工。感知材料為大腦進行初步的加工提供了素材,它并不直接構成觀察。大腦對感知到的材料進行整理和組織,這就是初步的加工,即運用已經掌握的概念、判斷和推理及形象來消化、吸收這些材料,然后在頭腦里初步形成一定的知識觀念。
觀察的第三個層次是語言的概括。感知材料并對其進行初步加工的思維活動始終與語言聯系在一起。語言是事物成為思維對象的刺激物。沒有語言,人只能停留在形象的反映上。另外,思維是靠語言來表現的。在觀察中形成的初步知識觀念,需要語言的概括。由于語言的概括作用,才使觀察得以實現。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zhuyili/18318.html

相關閱讀:《10倍學習法》中的集中注意力
五個方法練習你的注意力
如何培養寶寶的注意力
介紹幾個對記憶力保持或提高的注意事項
如何測試你眼睛注意力是否集中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