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語文寫作指導:寫最能洋溢“文氣”的作文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作文寫作指導 來源: 記憶方法網

用“徐娘半老,風韻猶存”贊揚人家中年婦女,就是陳詞濫調,人家聽了還生氣;倘若借蘇東坡的“一朵芙蕖,開過尚盈盈”夸她,她保準興高采烈。

看到湖面上有一群鳥飛過的時候,能吟誦出“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而不是在那吵吵:我的媽呀,全是鳥!

去戈壁旅游騎著駿馬奔騰之時,心中默念著“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而不是在那喊:唉呀天啦,全都是沙子,快回去吧!

到校園聞到桂花香,說:真香!再到公園又聞到桂花香,還是說:真香!這是傻氣。要是像蘇東坡一樣說:水殿風來暗香滿。那才是文氣。

最是經典能致遠,唯有書香更怡人。作文的“文氣”來自哪里?來自閱讀。

古今中外的文學家給我們留下了數以億計的寶貴的文學遺產,使我們了解到世界文學畫廊中的潑留西金、葛朗臺、夏洛克、阿爾巴貢等四大吝嗇鬼的丑惡靈魂,讓我們感受到《竇娥冤》、《漢宮秋》、《梧桐雨》和《趙氏孤兒》四大愛情悲劇的豐富內涵,體會到《紅樓夢》、《水滸傳》、《三國演義》和《西游記》四大文學名著的無窮魅力,認識到魯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等文學巨匠筆下讓人們永世不忘的藝術形象。

毋庸諱言,如今在應試教育巨大壓力下的中小學生中真正接觸經典名著的有多少呢?

近些年,我先后應邀到全國一些兄弟學校講課。每到一地,我總喜歡跟老師們做些交流,走進學生中間,看看學生到底在干什么。

我曾做過調查,一個班60名學生,從小學到高中,讀過10本以上文學名著的不到10個人,有上十個學生甚至沒有完整地讀完一本文學名著。可想而知,那他的作文能寫出“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薄包S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边@樣具有“陽剛之美”的句子嗎?能寫出“思悠悠,恨悠悠,恨到歸時方始休。月明人倚樓。”“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薄傲魬偬,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這樣具有“陰柔之美”的句子嗎?

如果我們不走進經典,仰望炫目的先秦繁星,皎潔的漢宮秋月;聆聽珠落玉盤的琵琶,高山流水的琴瑟;撫摸“推”“敲”不定的月下門,但求一字的數莖須;感受莊子的逍遙云游,孔子的顛沛流離;領略魏王的老驥之志,諸葛的錦囊妙計;吟詠君子好逑的《詩經》,魂兮歸來的《楚辭》;品味執過羊鞭的《兵法》,受過宮刑的《史記》;嘆惋李太白的杯中酒,曹雪芹的夢中淚;斟酌千古絕唱的詩詞曲賦,功垂青史的《四庫全書》……那我們能傳承:李白的“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而寫盡廬山瀑布的雄奇壯觀嗎?楊萬里的“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而感受夏日之美嗎?王維的“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而表達思鄉之苦嗎?杜甫的“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而領略鶯飛燕舞圖嗎?于謙的“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而堅守做人的高尚節操嗎?……

腹有詩書氣自華!拔臍狻眮碜阅睦?來自于練習。

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溫儒敏認為,閱讀是寫作最重要的動力,只有多讀,才能體會更多。在閱讀的基礎上加一定的練習,寫作水平才能上去。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若換為“天高地闊,欲往觀之”;“寶寶心里苦,但寶寶不說”若說成“孺子含辛,隱忍不嗔”;“重要的事情說三遍”若變為“一言難盡意,三令作五申”;“我帶著你,你帶著錢”若改為“我執子手,子挈資斧”;“每天都被自己帥到睡不著”若成了“玉樹臨風美少年,攬鏡自顧夜不眠”是不是覺得“文氣”磅礴呢?

豐厚的文學積淀,博大的文化浸潤,都會讓我們的語言表達文氣洋溢。“文氣”來自哪里?來自底蘊。

2007年,龍泉中學百年校慶,有人提出修改校訓,盡量與龍泉百年的歷史文化底蘊結合起來。當時,我正在讀龍泉書院創始人舒成龍的《龍泉書院碑記》,其中有“安學、親師、樂友、信道”八字,我眼睛一亮,就向學校做了推薦,很快被采納。這八個字最早出自《禮記?學記》,我覺得其厚重的底蘊在全國校訓中也是出類拔萃的。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zuowen/xiezuo/1130976.html

相關閱讀:少教多學之以讀促寫式作文教學探討
材料審題立意的兩種做法
善用佳句出美文
寫應該避免的幾個問題
描寫人物外貌的指導課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