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護社會公平》設計
題名稱
維護社會公平
科 目
思想品德
年級
八年級
時間
1時
學習者分析
21世紀是合作的世紀,要幫助學生“學會合作”。思想品德理應關注這一教育點。
(1)學生在生活中遇到不公平的事情時,往往不能正確、客觀地對待和處理,造成心情郁悶,容易產生偏激想法。
(2)學生對良好的、長久的合作需要相互負擔、公平合作對社會共同生活的重要性及如何樹立公平互惠的合作意識,還是很模糊。
(3)《程標準》中“理解維護社會公平對于社會穩定的重要性,樹立公平合作意識”,是設計本的直接根據。
教學目標
一、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 努力培養對待社會生活中不公平現象的理智感。
2. 自覺樹立互惠公平的合作意識。
二、過程與方法
1. 通過感受、體驗,學生參與學習和分析,引導學生理智地面對社會生活中的不公平。
2. 通過“對策會話室”,自覺樹立公平合作意識。
三、知識與技能
1. 認識任何社會都會存在一些不公平的現象,公平意識是道德的重要內容。
2. 理解以公平為基礎的合作才是良好的合作;初步嘗試辯證看待公平問題,并正確使用語言表達。
教學重點、難點
1. 教學重點:自覺樹立公平合作意識
2. 教學難點:理智面對社會生活中的不公平
教學資
多媒體、視頻
預期目標
教學過程
以中學生熟悉的游戲“掰手腕”為例,讓學生在游戲中找尋“社會公平”的視角。
1.導入新:游戲會話室
(1)展示會話室游戲設計方案
①游戲內容:男女掰手腕
②游戲規則:男對女,一對一,五盤三勝
③游戲形式:團隊形式,男女生各五人
(2)男女生發表關于“設計方案”的第一感覺
(3)游戲蘊含教學內容:不公平
我們追求公平,面對現實存在的不公平現象,我們的對策有哪些?哪些是理智的?
進一步讓學生認識到公平是具體的,公平存在于具體的規則之中,制定規則要符合公平的理念。目的:通過這次合作,讓學生知道社會需要合作,以公平為基礎的合作才是良好的合作,同時,我們需要自覺承擔自己的責任,樹立公平合作的意識。
2.對策會話室:完善游戲規則
(1)形式:以小組為單位
(2)完善內容:掰手腕的游戲規則
(3)修訂要求:①規則的出發點:公平
②制定的規則要具體,具有可操作性
(如男女比例、姿勢、犯規界定、獲勝評定)
③規則中對獲勝和失敗要有明確的規定
3.對策會話室:自評
(1)各小組按照評分標準自評“完善規則方案”
(2)時間:2分鐘
(3)公布各小組得分,展示國際掰手腕大賽的規則
適當點評,回歸本所學知識,內化為能力,提升學生的視野和思維層次。
讓學生明白社會生活中的互惠并不是大家都做同樣的事、做數量相等的事,要辯證地看待互惠與合作。體驗公平與合作的關系,最后是要培養學生樹立公平合作的意識,自覺承擔自己的責任。
5.思維回歸
(1)游戲會話室的“男女掰手腕”──不公平,因此我們要求對游戲規則進行修改,以求達到公平。
從古代到現在,人類都在不斷要求社會更公平,如奴隸社會的奴隸希望不要如同物品一樣被奴隸主自由買賣,封建社會的農民希望少交點地租,資本主義社會的工人們要求縮短工作時間,提高工資待遇……要求公平的背后就是存在不公平的現象,公平總受到一定社會條的制約。
公平是相對的。
(2)對策會話室──面對不公平的處理
①用合法手段去解決問題,以謀求最大限度的公平
②調整自己的思維方式,理性地反思自己的價值觀念
③同破壞公平的行為做斗爭,對受害者伸出援助之手
(3)對策會話室及游戲測試
①小組成員分工──合作(分工合理、分工不合理)
②小結:社會需要合作,合作是社會生活正常生活進行的必要條。以公平為基礎的合作才是良好的合作。在這種合作中,人們各自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得到應有的發揮,個人的利益得到應有的保障;同時也避免了不必要的內耗,推動社會高效和諧地運轉。
為了更好地合作,我們需要承擔自己應該做的,決不能只享受利益而不付出,否則對其他人不公平。公平的合作,必然是互惠的合作。
板書
一、理智面對社會生活中的不公平
1.公平具有相對性
2.面對不公平現象的正確做法
二、自覺樹立公平合作意識
⑴以公平為基礎的合作才是良好的合作
⑵在合作中要承擔自己的責任
教學參考:
1.社會公平的三大原則:機會均等原則(事前原則)、按貢獻分配原則(事后原則)、補償原則(調劑原則)。
2.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公平觀: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公平包括經濟公平、政治公平和倫理公平。概況地說,就是每一個公民在政治、經濟、化、思想等各個方面都真正擁有同等的權利。
3.故事:“三個和尚”、“七個人分食一鍋粥”。
4.共同確定公平的制度與規則。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er/35865.html
相關閱讀:第九課 一步之遙 教案
第四課 老師伴我成長教案
開放的胸懷
相親相愛一家人教案
《換位思考 與人為善》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