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課第1節 法律規定公民的權利和義務
課 時
本學期第___課時
日 期
本單元第 _課時
課 型
新授
主備人
審核人
感知目標
學 習
目 標
情感、態度、價值觀
查找在家 庭生活,學校生活,社會生活中,我們依法享有的權利和義務,增強權利和義務觀念。
能力
列舉事例,分析說出法律的含義,能分析說出法律的本質和我國法律的本質,權利和義務的關系,知道要自覺履行義務。
知識
知道法律是特殊的行為規范,權利和義務的關系。
重 點
難 點
重點:法律是特殊的行為規范
難點:1、依法行使權利,自覺履行義務 2、我國公民的權利和義務是一致的,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時間
學
習
流
程
一、復習檢查上一節內容: 1、與人合作為什么要做到誠實守信?2、怎樣做一個誠實守信的人?
二、時政新聞:
三、導入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今天我們來學習一種特殊的規矩——法律。 導入新課——法律規定公民的權利和義務
四、學習過程:課前發放學習導案,學生提前預習可課本,找出問題答案,師生共同訂正答案,并結合課件進行講析。
(一)法律是特殊的行為規范(認真閱讀課文第一目,完成以下問題)
1、試著寫出幾部法律名稱 、 、
2、閱讀83頁“相關鏈接”,思考“法律與道德在形成方式、如何發揮作用等方面有什么不同”,歸納什么是法律?(法律具有哪些特征?)①
② ③
3、閱讀胡長清行賄受賄案,思考:胡長清被判處死刑說明了什么?寫下來:
4、我國的立法機關是 這一機關代表 的利益。結合85頁輔助文我國憲法、刑民法通則的有關規定和正文內容,寫出我國法律的本質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課本中劃下來)。
教師結合課件講解:
活動一:播放12位省部級高管落馬的視頻,思考:體現我國法律的什么特點?
教師總結:②靠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 ③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其中法律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
其中法律對全體社會成員具有普遍約束力體現在:第一,任何人不論民族、性別,不論職位高低、功勞大小,都要平等地遵守法律,依法規范自己的行為,不允許特殊人物存在,沒有法外之人。
抽查配合學生默寫
小組輪流播報時政新聞
學生找出問題答案后速記
學生思考回答5
2
25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時間
第二,任何人不論職位高低、功勞大小,一旦觸犯法律,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允許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權。
活動二:播放視頻藥家鑫 今日伏法。思考:對藥家鑫的審判體現法律哪些特征,我國法律維護誰的利益?
課件出示:2011年3月10日,吳邦國委員長莊嚴宣布:以憲法為統帥,以憲法相關法、民法商法等多個法律部門的法律為主干,由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等多個層次的法律規范構成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已經形成。
師生分析得出結論:法律靠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我國法律是工人階級領導下的廣大人民意志和利益的體現。
(二)我國公民的權利和義務(認真閱讀課文第二目,完成以下問題)
1、觀察課本86頁四幅圖片,在圖片一邊寫出各是什么權利或者義務
2、閱讀[我國公民的權利和義務]內容,進一步明確我國憲法規定的公民的基本權利和基本義務,一一圈劃 下來,并記憶。
教師課件出示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以及公民在人身、政治生活方面的權利和義務。區分基本權利、基本義務、其他權利、其他義務。
查一查:在家庭生活、學校生活、社會生活中,我們都依法享有哪些權利,應自覺履行哪些義務? 家庭生活: 權利:婚姻自由權利,財產繼承權等;夫妻對共同所有的財產,有平等的處理權
義務:父母對子女有撫養教育的義務;子女對父 母有贍養扶助的義務;父母有保護和教育未成年子女的權利和義務
學校生活:權利:平等地享有受教育的權利;接受規定年限義務教育的權利;
義務:有履行接受規定年限義務教育的義務;
社會生活:權利:消費者的權利,訴訟的權利,私有財產受保護的權利,繼承權等
義務:遵守社會公德的義務,遵守社會公共秩序的義務等
案例分析:王剛上學期間,刻苦學習,關心集體,多次被評為“三好學生”。中學畢業后,他應征入伍,在部隊,他刻苦訓練,對工作認真負責,曾榮立三等功一次。復員后,他積極參加地方建設,業績突出,擔任部門負責人。在區人大換屆選舉時,他當選為區人大代表。在家里,他孝敬老人,教育子女,他的家庭被評為“五好家庭”。
王剛享有了哪些權利?履行了哪些義務?
結論:權利:受教育權、被選舉權 、勞動權、榮譽權
義務:受教育、服兵役、勞動、贍養老人、撫養
教育子女
(三)我國公民的權利和義務是一致的(認真閱讀課文第三目,完成以下問題)
1、深入閱讀[我國公民的權利和義務是一致的],歸納我國公民權利與義務的關系?概括的說:____________具體講①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 _____③______________
2、分析88頁案例:章某能打贏官司嗎?思考理由是什么?
(教師釋疑:在家庭生活中,子女有贍養扶助父母的義務,同時子女享有繼承父母遺產的權利,根據《繼承法》規定,遺囑繼承優先于法定繼承,遺 產繼承須遵循一定的原則,其中有權利義務相一致的原則。)
教師結合課件講解: 名人名言:沒有無義務的權利,也沒有無權利的義務——馬克思
結合課件圖示分析權利和義務的關系:
(四)依法行使權利,自覺履行義務(認真閱讀課文第三目,完成以下問題)
1、思考判斷:我國法律規定了公 民享有廣泛的自由和權利,是否就是公民任意地,想怎么行使就怎么行使?閱讀89頁案例,思考提出的問題,小組歸納由此說明公民權利的行使,必須:(注意:《憲法》的相關規定)在課本中標劃下來
2、閱讀90頁“李某丟失手機和現金“一案,猜測李某可能采取的解決辦法有哪幾種?分別會帶來什么后果? 由此說明當公民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應該怎么做?
3、履行義務
1)日常生活中,你知道自己依法履行了哪些義務嗎?說一說,寫一寫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參考91頁最后一段,歸納,在我國,公民履行義務要做到① ②
③
4、青少年在家庭、學校和社會公共生活中,要自覺_________,依法___________,自覺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公民意識的集中體現。
教師結合課件講解:
案例分析1:2010年2月20日晚至21日凌晨,由于“地震謠言”導致山西省晉中、太原、呂梁、長治等部分群眾走出家門,躲避地震。公安機關依法對5名造謠言者作出行政拘留及罰款的處罰,他們卻說,“公民有言論自由,你們這樣做是違法的! 請問:他們是在正確行使言論自由嗎?
法律依據:我國憲法第35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有言論、出版、集會、結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結論 :公民在行使自己權利的時候,不得超越法律許可的范圍,不得損害國家的、社會的、集體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權益。
案例分析2:小明和同學去看電影,看完電影出來,小明發現自己的自行車不見了?粗∶髦钡臉幼,幾個同學走上前來。
甲說:“舊的不去,新的不來,明天再讓媽媽買一輛就行了!
乙說:“要不然你也偷偷弄一輛騎走!
丙說:“我們還是抓緊時間到附近派出所報案吧!”
小明站在原地,盤算著-------
請你運用公民要依法行使權利的有關知識,評析材料中幾個同學的觀點。
結論:公民的合法權利受到侵害,有權運用法律保護自己的權利,但必須采用合法的方式、按照法定程序進行,不能采取非法手段。
課件出示公民履行義務的結構 示意圖:
課堂總結:課件出示本節課的知識網絡圖,師生共同復習回顧本課內容。
五、課堂鞏固與檢測:
1、知記學習目標:法律的特征是什么(含定義)?2、法律的本質、我國法律的本質是什么?3、權利和義務的關系是什么? 4 、公民怎樣依法行使權利? 5、公民怎樣自覺履行義務? 6、說出公民的基本權利、基本義務有哪些? 2、做《學習與檢測》P62:1、2、3、8、10、13、15、16題
小組討論后回答
學生自己在課本上標出
小組合作完成
學生了解
學生完成后速記
學生速記回答
學生完成后小組討論交流
學生思考后回答
學生思考后交流會打
學生速記
學生復習記 憶練習
8
7
板
書
板書設計:
法律規定公民的權利和義務
一、法律是特殊的行為規范 1、國家制定 2、國家強制力實施 3、具有普遍約束力 二、法律的本質 1、法律:統治階級意志的體現 2、我國法律:人民意志和利益的體現 三、我國公民的權利和義務 1、權利:基本權利 2、義務:基本義務
教后反思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er/68445.html
相關閱讀:第九課 一步之遙 教案
開放的胸懷
《換位思考 與人為善》教學設計
第四課 老師伴我成長教案
相親相愛一家人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