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尊重和維護隱私權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八年級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尊重和維護隱私權
內容分析
(1)目標
知識目標──知道個人隱私受侵犯時的法律救濟方法及侵權者所應承擔的法律后果。
能力目標──能自主運用所學法律知識分析生活中的案例,提高自我保護隱私的意識。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樹立人格獨立觀念,培養尊重他人隱私的信譽感和責任感。
(2)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維護隱私權
難點──理解尊重他人隱私需要責任和信譽。
教學方式
合作學習
教學準備
1.教師準備:搜集適當案例,設計活動。
2.學生準備:前進行有關隱私問題的小調查。(了解學生身邊侵犯隱私的情況)
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
教學環節
教學活動設計
設計意圖

導入
電影《說出你的秘密》劇情介紹。
提問:1、此“秘密”是否就是隱私呢?為什么?2、什么是隱私,為什么法律要保護每個人的隱私?

通過思考這些問題,讓學生進一步明確隱私的概念,強化保護隱私的意識。

活動一:
心理小測試:你的自我保護意識強嗎?

進行一個心理小測試:(回答是與否)
1. 將自己的日記、信等放在容易找到的地方。
2. 學校發的各種調查表會認真如實填寫個人信息。
3. 遇到煩惱馬上向他人傾訴。
4. 當朋友問及你不愿回答的問題時,也如實回答。
5. 接打電話或寫信時不太關注身邊是否有其他人。
6. 社會上的調查或網上需填寫的個人信息也如實填寫。
7.體檢時不在乎身邊是否有其他人。

通過小測試,讓學生反思自己的保護隱私的意識強或弱。讓學生關注隱私的保護。
小結
本測試的內容不多,但很吸引學生,引起他們對隱私的關注。

小組合作
活動二:
說說身邊的侵權行為
公布前小調查結果:70%學生曾被侵犯過隱私權。侵權主要自于家長、同學。
以小組為單位,討論發生在身邊的侵犯隱私權的具體行為,從以下三個方面考慮:
1. 校園內的侵權:如同學偷看日記、信。傳播個人信息。老師調查并公開學生信息等。
2. 家庭中的侵權:家長偷看日記、短信、郵等。
3. 社會中的侵權:非法收集他人信息,偷拍、監視器、看病的侵權問題等。
提問:1、為什么會出現這些侵權行為呢?
2、導致的后果是什么呢?
3、你有沒有侵犯過他人的隱私權呢?

讓學生通過親自分析思考了解身邊的侵權行為,并討論分析產生的原因和導致的結果。為后面教學進行鋪墊。
小結
通過小組討論,學生之間第一次進行交流,再在全班范圍內討論,引發學生思考。促進學生間的交流,小組討論。

小組合作活動三:我幫你忙!

某中學生心理熱線80%的內容都涉及隱私權,在我們身邊出現了侵權行為怎么辦呢?小組討論以下問題:(具體內容見附錄)
1.夢晰的困惑。
2.媽媽該這樣做嗎?
3.調查表事。
4. *** 可以買賣嗎?
5.成績一定需要排名嗎?

5個問題分別從校園、家庭、社會角度引發學生的思考,如何看待友誼與隱私、知情權與隱私等敏感問題。
通過對5個問題的討論,讓學生從多個角度看問題。

小組活動四:溫馨提示
根據剛才的討論,思考:如何尊重和維護隱私。保護隱私你有什么好建議?請給大家一些溫馨提示。
要求:以小組為單位,提幾個建議。
總結:1、樹立隱私意識
2、尊重他人隱私

通過本學習,讓學生歸納方法,并從點滴小事關注和保護自己的隱私,同時也尊重和維護他人的隱私。

堂小結

通過學習,我們了解了身邊侵犯隱私權的行為表現。尊重他人隱私是每個公民的道德義務和法定義務。只有我們真正尊重他人隱私,我們才能更好的保護自己的隱私。
讓我們共同努力,給隱私一個自由的空間!

小結本內容,強化學生隱私意識。再次提升學生的認識。

后反思:本的教學內容主要為尊重和維護隱私權,通過教學,讓學生樹立隱私意識,增強尊重他人隱私的責任感。我采用的是合作學習的方式。整節分為三個小組活動內容,在小組討論和全班交流過程中,使大家對維護隱私的問題有較清晰的認識和提高。合作學習的特點主要是通過生生交流、師生交流方式促進學生學習的主動性,使教學相長。學生在小組討論和班內交流中建立起積極的相互依存關系,滿足學生心理需要,提高學生自尊,促進學生情感發展與同學間互愛及學生社交能力的提高。本的教學,突出了學生的參與程度和主體地位。堂氣氛活躍而有序,學生對討論和探究的問題很感興趣,堂中迸發出許多精彩的發言,在討論侵犯他人隱私行為的環節中,學生把身邊涉及的隱私的問題分析得十分透徹,并把可能對隱私造成的威脅和隱患也提了出,有些想法是老師在備中未想到的。在交流中師生共同提高。在討論幾個小案例的活動中,學生通過進一步思考分析,不再片面地認為家長看日記、老師排名次就是非法的、不合理的,在老師的引發和同學交流中逐漸站在師長的角度考慮問題,能理解父母和老師做法的初衷。
  合作學習的教學方式比較適合本教學。比如在涉及侵犯隱私權的行為內容時,如果采用老師講授的方法,只能從老師的角度發現身邊的侵權,但通過小組討論交流,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一些侵權行為被提出,有些內容讓教師本人也有所忽視,所以通過采用合作教學的方式,使學生反饋身邊的問題,教師就可以根據具體問題展開教學,使教學的針對性更強。
  本在教學設計上突出學生主體參與,整體效果比較理想,但在討論案例的活動中,涉及的內容過多,使學生討論不能展開,應適當刪減1-2個案例。
板書

附錄
材料一:夢晰的困惑
一天,夢晰去好朋友路路家玩,路路把自己的日記拿給她看,還告訴了她一些小秘密,并讓她不要告訴別人,但夢晰是個十分外向的人,她有時總有一種沖動,把這些內容告訴別人,但她又感到不該這樣,很困惑,她該怎么辦?
材料二:媽媽該這樣做嗎
小巖這學期迷上了上網聊天,學習成績也下降了。最近,媽媽對小巖上網的事了如指掌,包括他什么時間上,上了哪些網站,甚至包括他和同學在QQ上的聊天內容。原媽媽在電腦中安裝了一個叫“電子家長”的新型軟,小巖在網上的一些行為都被它記錄下,小巖很生氣,他問媽媽這樣做合法嗎?如何解決監護權與隱私權的矛盾呢?
材料三:調查表事
學校最近讓學生填寫一份有關家庭收入狀況的調查表,打算對生活困難的同學給予一定的照顧。小杰家比較困難,他不想讓別人知道,但還是如實填寫了。班長收表的時候,把小杰的家庭情況告訴了其他同學,讓小杰很難堪,班長的做法應該嗎?
材料四: *** 可以買賣嗎
林威和小航去買具,看到一個柜臺在賣 *** ,小航非常好奇,想買一個回家試試,但林威覺得這樣不應該,你認為誰說的對呢?
材料五:成績一定需要排名嗎
又要考試了,每次考試學校為了讓學生有競爭意識都要進行大排隊。你如何看待這個問題,有沒有好辦法既提高大家的競爭意識,又不侵犯學生的隱私?
總體評價
本教案的教學設計主要采用合作學習的方式。通過堂上主要的2個環節,組織學生討論,促進學生之間的相互交流和共同發展,而且在整個教學活動中,通過師生及生生的互動,迸發學生的靈感,也能促進師生教學相長。學生在小組討論和班內交流中建立起積極的相互依存關系,能滿足學生心理需要,提高學生自尊,促進學生情感發展與同學間互愛及學生社交能力的提高。通過這種形式的教學,學生可以較好地適應將在校外可能遇到的各種能力差異,使個別差異在集體教學中發揮積極作用。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er/39428.html

相關閱讀:相親相愛一家人教案
第四課 老師伴我成長教案
《換位思考 與人為善》教學設計
第九課 一步之遙 教案
開放的胸懷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