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法律是特殊的行為規范》教學設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八年級 來源: 記憶方法網


《法律是特殊的行為規范》設計

1、 指導思想與理論依據

作為法律起始,力求從學生已有的認知水平、生活實踐、未發展“三個起點”出發,堅持知識性與思想性、理論性與實踐性、科學性與趣味性、教師主導和學生主體“四個統一”原則,貫穿促使學生養成終生學法、用法的素養“一條主線”,師生共同推開法律神圣的大門。

2、 教學背景分析

教學內容分析

本節講法律的含義,一從橫向維度,即法律作為社會行為規范中的一種與社會道德、風俗習慣、規制度等的區別;二從縱向維度,即通過探究起和演變,理解法律的本質(特別是我國法律的本質)。

理論性強,概念多,知識點散,科學性要求高,難度大。

學生情況

注:我校為市重點學校,學生基礎好,綜合素質較高。

a(生活實際)在媒體、生活中經常會接觸到一些具體的法律案例,零散的法律條,有一些感性認識和簡單思考。

b(認知實際)學生具備一定觀察生活、發現問題、分析處理信息、探索研究的能力。本節屬于法理范疇,需要具備一定的歷史和社會發展史的知識,學生在這方面比較欠缺。

c(發展需求)學生進入青春期,獨立意識增強,強烈渴望依法維護自身權益,因此對法律特別是與他們的生活密切相關的法律興趣濃厚,求知欲強。

教學方式

總體為講授方式,包含:小組合作式、探究式等

前期教學狀況分析及對本節的影響

在此之前思想品德以學生的情感體驗為主,法律教育作為“成長中的我”需要的一部分,雖與前面有內在聯系,但它從全新的角度去探索社會行為規則,因此要抓住學生的興趣點,引導他們法律是一門有趣、有用、好學的科目。

教學硬要求

多媒體設備

安裝有:PPT播放軟、FLASH軟播放器、媒體播放器

3、教學目標及內容框架設計

情感、態度、價值觀

培養學生樹立尊重規則,尊重權利,尊重法律,追求公正的公民意識

過程與方法(能力)

a培養觀察生活,發現問題,探究思考的能力

b培養加工整理、歸納總結社會信息,邏輯推理的能力

c培養合作學習的能力

d培養從縱、橫兩個維度認識事物的方法能力

知識與技能

知道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并依靠國家強制力實施的特殊行為規范。

教學重點和難點

a“法律是一種特殊的行為規范”既是重點又是難點

b“我國法律的本質”是難點

內容框架設計

(也可作為板書)

4、 教學過程設計

第一環節:營造氛圍(約1分鐘)

【教師】用PPT連續放映:神獸“?”、漢謨拉比法典、天平、利劍、

法庭、國徽、警察等內容。

【學生】觀看體驗。

【說明】配適當音樂,烘托法律的莊嚴神圣。

第二環節:從學生已有認知實際導入新(5分鐘左右)

【教師】通過剛才的圖片,同學已經意識到了我們將開始一門新程的學

習——法律。在日常的生活中,大家看到過一些法律案,聽說過一些法律條,都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完稱: 我看到(聽)過(事實或條),因此我認為法律是 的。每人發言不超過30秒鐘。征求10人左右,把答案和姓名寫在黑板上,例如:“公正”(某某同學)

【學生】各抒己見。

【說明】開門見,直奔主題。

從學生的生活實踐和認知水平出發,激發學生興趣。

第三環節:播放故事,感受法律(3分鐘左右)

【教師】同學們的認識,部分今天可以評價,其余的要留待以后的學習生活中。老師說法律是一個“故事”:

用FLASH演示《國王與磨房主》的故事,定格在威廉二世的信上:“我親愛的鄰居,信已閱。得知你現在手頭緊張,作為鄰居我深表同情。你說你要把磨坊賣掉,朕以為期期不可。畢竟這間磨坊已經成為我德國司法獨立之象征……至于你的經濟困難,我派人送去三千馬克,請務必收下……你的鄰居威廉二世”。

【學生】觀看傾聽。

【說明】flash應配有柔和的音樂,錄音男士為好,聲音渾厚,娓娓道。

第四環節:師生互動,評析法律(5分鐘左右)

【教師】我們的目的不是聽一個“故事”,而是它背后的啟示:同學們從兩代國王、兩代磨房主和地方法院三個角度看法律是怎樣的?

【學生】各抒己見。

【教師】總結評析: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公民勇于依法維權、法律是治國的根本。

【說明】開始滲透法律的基本內涵,引發學生思考。

第五環節:教師引導下的小組討論——我國一部法律的修改(7分鐘左右)

【教師】故事生動地詮釋了法國著名思想家盧梭的名言:在專制政府中,國王便是法律;在民主國家里,法律應該成為國王。去年我國一部法律的修改對許多家庭都產生了影響:觀看記實新聞片:

社會各界關注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的修改在2005年被提上了日程,修改的焦點之一是:將起征點由800元提高到1500元,以減輕工薪階層的負擔。這一提高幅度是否合適呢?全國人大常委會先后舉行了兩次聽證會,聽取各方面的意見和建議。

暫停,假如你是參加聽證會的人之一,你持什么觀點,并說明理由。

【學生】按觀點不同分組:“高組”、“低組”、“無法判斷組”。小組討論,選出代表發言。

【教師】繼續放映:經過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的兩次審議,尊重廣大公民的意見,把起征點由1500元增加到1600元,在10月27日以高票表決通過,并于今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

【說明】引導學生培養主人翁意識、民主參與意識。

滲透對我國法律本質的認識。

第六環節:教師指導下的學生獨立自主學習,探究法律歷史發展,深化認識(8分鐘)

【教師】認識事物的一個有效方法就是探究它產生、發展的過程中的變化,下面同學們試用此方法去探究法律,要求獨立完成。

【學生】根據已有知識研究、推理,填寫表格

法律的 在不斷發生著變化

法律的 始終沒有變化

奴隸社會

(最初)

古巴比倫《漢謨拉比法典》規定:

逃避兵役的人一定要處死;

幫助奴隸逃跑和藏匿逃亡奴隸,都要處死;……

法律維護和體現奴隸主階級的利益

封建社會

大唐帝國最嚴重犯罪為“十惡”,《名律令》中:

以“謀反”罪懲治推翻皇帝統治的犯罪;

以“大不敬罪”懲治影響皇帝尊嚴及生活安全的犯罪;……

資本主義社會

為加強國家對經濟生活的干預,法律把“私有財產神圣不可侵犯” 原則更改為“所有權行使限制”原則

維護和體現資產階級利益

社會主義社會(我國)

憲法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

人民依照法律規定,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和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

【教師】評價學生完成的情況,強調法律隨著時代的變化具體形式在變化,但法律的本質始終是統治階級意志的體現,我國是人民當家作主的國家,法律體現人民的意志和利益。

【說明】從學生已有的認知能力出發,獨立思考,培養從時間維度認識事物的學習方式和思維習慣,培養邏輯歸納推理能力。

第七環節:教師指導小組合作學習,法律與同類規范比較,總結含義(10分鐘左右)

【教師】按時間順序,研究歷史發展是認識法律的有效方法。同時法律作為一種社會行為規范,許多重要特征還體現在它與其他社會規范的區別上。以小組為單位,結合我國個人所得稅法修改的事例,完成表格。

【學生】合作探究,填寫表格

制定上(由誰訂立)

保障機制上(違反了怎樣管)

適用范圍上(對誰有約束力)

社社會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規范

法律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未成年人保護法

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義務教育法

刑法……

(從學生以后學習生活實

際需要選。

國家制定或認可的。

我國制定和修改法律基本程序為四個階段a

b c d

(提示:從個人所得稅法修改過程進行歸納)

道德

關愛家庭、孝敬父母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自強不息,艱苦奮斗

明禮誠信、團結友善……

(從上學期已經學習過的

內容中選。

靠人們的信念習俗和社會輿論的力量發揮作用,違反了會遭到人們的嘲笑、白眼、回避、議論,造成身體上和心理上的壓力。

規制度

《進入工地安全須知》

《中學生守則》

《中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

《景學校學生指南》……

(從密切相關的學生生活

實踐選。

只在本單位本組織適用,不能拿本單位的紀律處分外單位的人

我們小組給法律下的含義:

【教師】指導評價,結合學生所下含義,總結出法律由國家制定或認可,并依靠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一種特殊行為規范。強調剛才使用了一種非常重要的認識事物的方法:即在橫向上和其他相近的事物進行比較,區別就是它的重要特征,今后要有意識運用這種方法去分析認識事物。

【說明】從學生的已有生活實踐出發,培養合作學習、取長補短、規納總結、邏輯推理的能力和意識,培養終身受益的學習方法和思維方式,體現從學生的可持續發展組織教學活動的要求。

第八環節:師生互動,共同評點同學已有認識(3分鐘左右)

【教師】我們從不同的角度探究了法律是一種特殊的行為規范,下面用這節

的知識檢驗同學已有對法律的認識哪些是正確的。

【師生】共同評析。

【教師】有些還要通過后面的學習甚至是離開學校,終身學法、用法的過程中才會體驗到的。

【說明】前后呼應,尊重學生的思考,滲透終身學法、用法的觀念。

第九環節:堂小結(2分鐘左右)

【教師】這節了解了法律是一種特殊的行為規范(知識),學會了從發展過程和同類比較中認識事物的學習方法和思考方式(能力),知道了人民是國家的主人,我國法律體現人民的利益和意志,所以我們青少年更要熱愛法律,尊重法律,遵守法律(情感、態度、價值觀)。

【學生】傾聽思考,整理思路。

【說明】從情感態度價值觀、能力和知識三個維度進行落實。

第十環節:堂延伸(1分鐘左右)

【教師】布置學生搜集、整理自己最關心、最困惑的法律知識、法律事。

【學生】搜集、整理問題。

【說明】全員參與,調動每一個學生的積極性,既簡單方便,又從學生的實際出發,需要出發,有利于增強教學實效性。

5、教學流程圖(共10環節):

1營造氛圍 2 新導入 3教師播放故事 4師生評析

(視覺聽覺) (已有認知) (感受法律) 互動評價

5出示新材料 6自主探究 7小組合作學習 8師生互動

小組討論 法律歷史發展 同類比較 評點

深化認識 總結法律含義 已有認知

9教師小結 10堂延伸

落實三個維度要求 了解學生實際需求

6、 教師自行設計教學評價:

【說明】落實三個維度的要求,從可持續發展學習出發,師生共同進行評價。

【單項】9、10分為優,7、8分為良,6分為及格,6分以下為不及格。

【綜合】每項10分,共100分。85以上為優秀,70-85為良好,60-69為及格,60以下為不及格。

【呈現形式】1

【呈現形式】2

備注說明

得分

1、認同自己作為公民應尊重規則,尊重法律,遵紀守法

2、理解我國法律的本質體現人民的利益和意志

3、積極參加分組討論

4、代表小組匯報發言

其他同學得8分

5、獨立完成自主學習內容,歸納總結出自己的觀點

6、注意力集中,傾聽他人發言

7、下一將學習憲法,寫出有效的學習思路

8、復述法律含義

9、最關心、最困惑的法律知識、法律事

10、教師評價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er/45647.html

相關閱讀:《換位思考 與人為善》教學設計
相親相愛一家人教案
第九課 一步之遙 教案
第四課 老師伴我成長教案
開放的胸懷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