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單元 我們崇尚公平和正義
知識網絡
眾說紛紜話公平
公平是最大的“天平”
我們崇尚公平 社會穩定和發展需要公平
第四單元 理智面對社會生活中的不公平維護社會公平
我們崇尚公平和正義 自覺樹立公平合作意識
走進正義
正義是人類良知的“聲音”
我們維護正義 社會發展需要正義
遵守社會規則和程序
自覺維護正義
做有正義感的人
知識詳解
第九課 我們崇尚公平
一、公平是最大的“天平”
1、眾說紛紜話公平
●對公平理解要注意的原則:不同時代,不同個體,面對不同的問題,對公平有著不同的理解;公平是在比較中產生的,公平是得到自己該的,也是分擔自己該做的
2、社會穩定和發展需要公平
●社會穩定和發展需要公平的原因:(1)人不可能脫離社會而存在。一個良好的社會,應該能夠使人們穩定持久地進行合作,而只有公平才能實現這點。(2)社會的發展離不開人的發展。有了公平,社會才能為人的發展提供平等的權利和機會,每個社會成員的生存和發展才有保障;有了公平,我們才能通過誠實勞動,得到自己應得的東西,滿足自己的合理期望,從而充分調動自身的積極性。這樣,整個社會才能人人各司其職,各盡所能,共同推動社會的持續發展。
二、維護社會公平
1、理智面對社會生活中的不公平
●受到不公平待遇的做法:(1)應該增強威權意識,善于尋找解決途徑,用合法的手段尋求幫助,解決問題,以謀求最大的公平;(2)公平與否的判斷標準受到個人的機智觀念、思維方式的制約,當我們遇到不公平的事情時,我們可以調整自己的思維方式,理性地反思自己的價值觀念;(3)崇尚公平、主持公道,要同破壞公平的行為做斗爭,對受害者伸出援助之手。
2、自覺樹立公平合作意識
●自覺樹立公平合作意識的原因: (1)社會需要合作,合作是社會生活中正常進行的必要條件。以公平為基礎的合作才是良好的合作。(2)公平的合作必然是互惠的合作。樹立公平合作意識,有助于我們順利地融入社會,為社會做出貢獻。
第十課 我們維護正義
一、正義是人類良知的“聲音”
1、走進正義
●正義的重要性:(1)社會生活需要正義,沒有正義,善良就會被踐踏,邪惡就會肆虐整個社會就會陷入黑暗和混亂之中。(2)公正需要正義制度來維護。制度是以公開宣布的程序和規則組成的系統,它是為所有社會成員的利益制定的,每個人既受利益,也受約束。
●正義的判斷標準:在社會進程中,凡促進人類社會進步與發展、維護公共利益和他人正當利益的行為,都是正義的行為;凡是阻礙人類社會的進步與發展、損害公共利益和他人正當利益的行為,都是非正義的行為。正義要求我們尊重他人的基本權利,尤其要尊重人的生命權,公正地對待他人和自己。
2、社會發展需要正義
●社會發展需要正義原因:正義保障人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使人民得以生存和發展,推動社會的進步;當我們參與社會合作競爭的時候,正義的制度給予人們公平的支持和保障,當我們遇到不公平的事情時,公平的獲得也需要正義的制度作為支撐,沒有正義的制度,就沒有真正的公平。(3)公平為人們提供了發展的權利和機會,而正義則可以通過制度的調節來避免嚴重的社會分化,使得我們的社會健康、持續地發展。
二、自覺維護正義
1、遵守社會規則和程序
●自覺維護正義就要遵守正義的制度。
●非正義行為的危害:會損害別人的權利和機會,進而危害整個社會。
2、做有正義感的人
●正義感的感受:會對正義行為表現出贊賞和崇敬之情,對正義充滿向往和追求,會樂于把正義的崇尚之情賦予行動。面對非正義的行動,則會產生不按、不滿、憤怒的情緒,乃至采取行動維護正義。
●社會發展需要正義的人:只有正義感的人正直的人越來越多,我們的社會才會更穩定、更和諧。
●正義感是做人的優良品德
●如何做一個有正義感的人:(1)如果非正義的事情發生在自己的身上,自己能夠采用正當方式,奮起抗爭;(2)如果看到飛正義的事情發生在他人身上,能夠見義勇為,及時對受害者給予聲援和救助。(3)總之,做有正義感的人不僅要求我們明辨什么是正義行為,什么是非正義行為,更重要的是感悟,以升華道德境界,去踐行,以伸張正義。在這個過程中,不僅為自己、還會為他人、為集體 、為國家的正義而奮斗。
隨堂練習
一、單項選擇題
1、公平總要受到一定的社會條件的制約,任何社會都會存在一些不公平的現象.理解正確是( )
A.人們追求公平只是一種幻想,是不可能實現的
B.對于社會不公平的現象,我們可以熟視無睹
C. 只要我們努力擺脫社會條件的制約,就可以達到絕對的公平
D.公平總是相對的,沒有絕對公平的社會
2、下列說法中,關于對公平的說法正確的是 ( )
A社會根本就不可能會有公平,因此人們應該放棄對公平的探索
B公平是在比較中產生的,受到一定條件的限制
C公平能夠使人們穩定持久地進行合作
D公平是我們社會生活追求的一個重要主題
3、沒有了正義和正義制度 ( )
A.社會最底層的人得不到基本的生存保障
B.社會最不利地位的群體,得不到社會的關愛
C.無法保障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
D.保障人民得以生存和發展,推動社會進步
二、問答題
1、李偉是班上的宣傳委員,一次學校進行板報比賽,班主任讓李偉負責此事,他當即表示一定完成任務。放學會,李偉說自己有事,把工作推給張曉紅等同學,自己一走了之。張曉紅等同學很好地完成了任務,經過評比辦報獲一等獎,李偉因此獲得優秀宣傳員的稱號,受到表彰。
結合材料,運用所學的知識回答:
(1)李偉受到表彰公平嗎?為什么?
(2)在現實生活中,類似李偉受表彰這種現象有什么危害?
(3)如果你是張曉紅,你認為該怎么辦?
(4)結合以上材料,談談你對公平的重要性的理解?
2、 材料一:在公交車上,小強發現小偷的手伸向一個乘客的錢包,乘客一無所知。這時,小強大喊一聲“抓小偷”,并和其他乘客一起將小偷抓住。
材料二:在放學的路上,小剛發現一位高大的男生對一位瘦小的同學拳打腳踢。小剛想,這是他們的私事,與自己無關,于是離開了。
結合材料,運用所學的知識回答:
(1)人們的行為可以分為正義行為和非正義行為,材料一二中的行為分別屬于哪一種行為?
(2)簡要分析小強和小剛做法的影響。
(3)結合材料,談談社會的發展為什么需要正義?
(4)在現實生活中,有正義感的人應做到哪些?
課后練習
一、單項選擇題
1、在歷史的長河中,人類從未停止過的探索,提出了各種公平觀,下列的公平觀,你認為與我們現在社會最為接近的是 ( )
A不患寡而患不均 B均貧富,等貴賤 C講究效率,維護公平 D天下大同、均分田
2、下列措施中你認為不是維護社會公平的有 ( )
A.按照勞動貢獻率參與進行分配 B.加強法制建設,規范收入分配
C. 關注社會發達地區,忽視貧窮落后地區 D.健全社會保障制度,提高最低生活標準
3、李斌在放學回家的路上,因為趕路闖了紅燈,同時闖紅燈的還有其他的幾個同學,但警察
將李斌留下來,要進行罰款,他很不服氣,你認為他的想法是 ( )
A、正確的,因為闖紅燈的的確不止他一個人
B、錯誤的,不管別人怎樣,自己都得遵紀守法
C、正確的,因為他是因為趕路,況且又不是他一個人
D、錯誤的, 警察應該查處所有的人
4、社會需要合作,合作是社會生活正常進行的必要條件,以( )為基礎的合作才是良好的合作 ( )
A.賺錢 B.團結 C.公平 D.平均
5、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公正的對待,必須有正義的制度來保證
B.制度是以隱秘的程序和規則組成的系統
C.制度和規則只存在于社會生活的某一方面
D.制度的正義性在于它的程序與規則是為少數人制定的
6、有正義感的人,不應該這樣做( )
A.如果非正義的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自己能夠采用正當方式,奮起抗爭
B.如果看到非正義的事情發生在他人身上,事不關己,當作沒看見
C.能及時對受害者給予聲援和救助
D.身為未成年人,要做到見義巧為,盡量在不傷害自己的前提下,維護正義
7、當我們參與社會合作競爭的時候,正義的制度給予人們公平合作的支持保障,在我們遇到不公平的事情時,公平的獲得也需要正義的制度作為支撐.從這個角度來說 ( )
A.公平是正義的前提 B.沒有正義的制度就沒有真正的公平
C.只要有了正義,就會擁有公平 D.要實現競爭,就無法體會公平
8、公平與否的判斷經常受到( )的制約 ( )
A個人的收入水平 B 個人的家庭幸福 C個人價值觀念和思維方式 D領導意識
9、對不公平現象,應該采取增強權利意識,用合法的手段尋求幫助和同破壞公平的行為作斗爭等做法之外,我們還可以 ( )
①進行理性反思 ②調整思維方式 ③保持平和心態 、苓M行換位思考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0.如果社會缺少正義的支撐,那么社會必然土崩瓦解。下列有關正義觀點不正確的是( )
A.凡是促進社會進步與發展、維護公共利益和他人利益的行為都是正義的行為
B.正義制度的意義在于,它是為維護全體社會成員的利益而制定的
C.作為社會成員,我們遵守了社會規則和程序就是在維護正義
D.如果非正義的事情發生在自己身上,自己可以采取一切手段,奮起抗爭
11、下列哪些行為是正義的行為 ( )
A、中國人民的抗日戰爭 B、歧視和排斥他人
C、傷害他人的自由和尊嚴 D、無正當的理由向他國發動戰爭。
12、某人財物被竊,大聲喊:“抓小偷”,可是圍觀者無人上前抓住盜竊者,也無人報警。旁觀者的行為 ( )
A、沒有社會危害性 B、最有效的自我保護
C、是要受到法律制裁的行為
D、是消極行為,會助長非正義行為的擴散,最終損害的將不僅是某一個人的利益
13、當前,我國高收入者和低收入者的差距越來越大,對這種現象認識正確的是 ( )
A.多勞多得,這正是公平的體現 B.這對實現公平,保障社會穩定不利
C.應該把高收入者的收入分給低收入者,完全消滅差距
D.有利于激勵人們努力工作,是好事
14、公平是我們社會生活追求的一個重要主題。公平體現著人們對自由的追求,對權利的尊重,對自身力量的肯定。下列有關公平的觀點,不正確的有 ( )
A.公平意味著處理事情要合情合理,讓每個人平等的承擔責任和履行義務
B.只有公平,才能使人們穩定地進行合作,否則會影響社會長治久安
C.公平是人類一直追求的目標,但公平是有條件的,是相對的
D.在社會生活中經常會遇到不公平的現象時,應采取一切手段謀取公平
15、期盼正義、維護正義是善良人們的共同心聲。真正實現的正義最有效措施是( )
A.正義的社會輿論來保障 B.正義的行動來保障
C.正義的規則制度來保障 D.爭議的愿望來保障
二、問答題
1、材料一:據新華社上海電,中國大陸第一高樓——上海經貿大廈在今年國慶期間舉辦了一場“百萬婚禮”(實際花費遠不止此數),光婚場布置就花費了50萬元;而與此同時,蘿卜纓子一盆菜卻是安徽省壽縣大順鎮仇集村李多友一家人5人的午飯。這篇報道在《新華每日電訊》見報時的標題是“奢侈與貧困共存的現狀及其深層次原因——考驗中國社會的公平與和諧”。
材料二:國家規劃將逐步取消農民工子女入學的戶籍歧視,建造與農民工實際需求相適應的經濟住房,改善農民工的醫療條件,給在城市工作的農民工以市民待遇,推動農民共享城市產業工人轉化的進程。計劃從2005年起,免除592個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農村義務教育階段貧困家庭學生的雜費和書本費,并補助寄宿學生生活費;到2007年在全國農村普遍實行這一政策,使貧困家庭的孩子都能夠上學讀書,完成義務教育。
顯然,沒有公平,我們的社會就不可能有各階層人們的和諧相處。因此,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公報指出,“要按照構建民主法治、公平正義……的要求,正確處理新形勢下的人們內部矛盾,認真解決人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惫珗笫状蚊鞔_提出在分配制度上,今后將“更加注重社會公平”,實現這樣的新政策無疑是必要的,也是得人心的。
(1)、從以上兩則材料你能看出什么問題?
(2)、你認為社會生活中這種貧富差距的擴大,會導致哪些負面影響?
(3)、除了材料二中的措施,你認為國家、社會、個人還可以做些什么以減少貧富差距?
2、2005年10月15日下午,十運會女子柔道+78公斤級比賽的決賽在南京龍江體育館進行了重賽。對陣雙方分別是1996年奧運冠軍孫福明和解放軍隊小將閆思睿。最終,小將閆思睿戰勝孫福明取得冠軍。十運會柔道比賽原本在10月13日就已經全部結束,但是在女子78公斤以上級的比賽中,遼寧選手孫福明遵從教練的安排在比賽中假摔,將金牌拱手讓給了自己的小師妹。此事 在媒體和百姓當中引起了強烈反響,10月14日晚,十運會組委會對這場富有爭議的比賽做出了今日重賽的決定,并緊急召回了5名裁判和5名仲裁對這場比賽進行執法,同時對孫福明的教練劉永福予以了通報批評的處罰。
(1)你是如何看待這件事情的,談談你的看法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er/56217.html
相關閱讀:相親相愛一家人教案
第九課 一步之遙 教案
第四課 老師伴我成長教案
開放的胸懷
《換位思考 與人為善》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