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目標要求
1、知識與技能
(1)認識運動的普遍性,物質世界是一個運動的世界。
(2)了解物質世界幾種常見的運動形式,對每種運動能舉出一些典型的例子,初步知道它們和我們的生產、生活的關系。
2、過程與方法
通過回憶,聯想生活中的大量運動,觀察圖片,演示實驗,經歷認識不同形式物質運動的過程,知道觀察研究不同物質運動要用不同的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對物質世界運動的觀察,知道物質世界運動的多樣性、復雜性,認識各種運動形式都與人類的生產、生活、科學技術有著緊密聯系,形成關注物質世界運動及其變化的意識。
二、重點和難點
知道世界處于不停的運動中是本課的重點,原子的結構是難點。
三、過程
1、物質世界是個運動的世界
自然界一切物體都在運動。探索物質世界的組成,相互作用和運動變化的規律是物理學的基本任務。
2、機械運動
物理學中把物體位置的變化叫做機械運動,機械運動是自然界中最普遍的運動;例如人的走動、馬的奔跑、衛星的旋轉、地球的運動等等。
3、物質是由分子組成的
一切物質都是由分子組成的,組成物質的分子在不斷地運動,物質有固態、液態、氣態三種狀態,物質的不同狀態與分子的運動情況有關。
4、原子的核式結構模型
原子中心有原子核,核外有電子繞核運動,就像太陽系中的行星繞太陽運動,原子核又由質子和中子組成。
四、布置作業。
第二節 運動的描述
一、目標要求
知識與技能
知道參照物的概念;知道物體的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
過程與方法
體驗物體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認識運動是宇宙中的普遍現象,運動和靜止是相對的,建立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
二、重點難點
重點:選擇參照物,判斷物質是運動和靜止
難點:認識運動和靜止是相對的
三、過程
1、運動的分類
(1)直線運動:經過的路線是直線的運動。
(2)曲線運動:經過的路線是曲線的運動。
2、參照物
(1)概念:被選定的標準物體。
(2)參照物的選擇:應根據需要和方便來確定;研究地面上的物體的運動,通常把地面或固定在地面上的物體作為參照物,在這種情況下,參照物可以略去不提。
3、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
判斷一個物體是運動的還是靜止的,以及它的運動情況如何,取決于所選的參照物。它說明運動與靜止具有相對性。
4、小結。
5、布置作業。
第三節 運動的速度
一、目標要求
知識與技能
能用速度描述物體運動的快慢。
能用速度的公式進行簡單的計算。
知道勻速直線運動的概念。
過程與方法
參與戶外活動時,體驗速度的快與慢的不同。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感受科學與藝術的結合所帶來的美感。
二、重點難點
用速度描述物體運動的快慢,并利用速度的公式進行簡單的計算。
三、教學過程
1、比較物體運動快慢
(1)比較它們經過相同的路程所需要的時間。
(2)比較它們在相同的時間內走過的距離。
2、勻速直線運動
(1)概念:一個物體沿著直線運動,在相同時間內,通過的路程始終相等。
(2)勻速直線運動的速度
做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在單位時間內通過的路程;用公式表示為 。
(3)講解例題
3、變速直線運動的平均速度
(1)概念:物體沿直線運動時,其速度大小經常發生變化的運動。
(2)平均速度:表示物體在通過某段路程的平均快慢程度。用公式表示:
4、活動:我走得有多快
5、小結
。
第四節 能量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知道一切物體都具有能量,不同運動形式對應不同的能量。
初步了解光能,機械能、內能、電能、化學能和核能等能量形式。
知道能量之間可以轉化,初步懂得利用能量的過程就是不同能量之間進行轉化的過程。
過程與方法
通過聯系生活,觀察教科書圖片,讓學生們自己來認識常見的能量形式。
通過觀察、討論與分析初步認識不同能量之間的相互轉化。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對物質世界不同運動和能形式的認識,尤其對能量轉化利用的認識,使學生們對大千世界有一個概括的具體的認識,拉近物理學與學生之間的距離,感到物理學就在身邊,物理學與我們人類生活、生產、社會發展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
二、重點難點
重點:認識能量的幾種形式。
難點:認識不同能量之間的相互轉化。
三、教學過程
1、各種形式的能量
(1)能量是與物體運動有關的物理量。
(2)能量的幾種形式
A 機械能
B 電能
C 內能
D 核能
2、能量可以轉化
不同的能量可以互相轉化,能量不僅可以從一個地方轉移到另一個地方,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間還可以互相轉化。
能量的利用過程,就是能量轉移和轉化的過程。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er/60556.html
相關閱讀:摩擦力
體驗科學探究
希望你喜愛物理
第二節 生活中的透鏡教學設計
八年級物理上冊全冊教案(粵教滬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