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課 第二節 法律在公民生活中的作用
課 時
本學期第___課時
日 期
本單元第 _課時
課 型
新授
復備人
審核人
感知目標
學 習
目 標
情感、態度、價值觀
尊重法律,尊重權利,依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能力
能夠正確理解法律規范的特殊性、法律在公民生活中的作用:
知識
懂得法律通過規定權利和義務規范人們的行為,通過解決糾紛和制裁違法犯罪,維護公民合法權益。
重 點
難 點
重點、難點:法律在公民生活中的作用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時間
學
習
流
程
一、復習檢查上一節內容:
周周清檢測:
二、時政新聞:學生播報,教師分析經典時政。
三、導入:
教師總結導入課題:規定去權利和義務是法律的重要內容,法律正是通過規定公民權利和義務來規范人們行為的,這就是我們本節課要學習的內容:法律在公民生活中的作用。
四、學習過程:
(一)出示學習目標 :學生自學課本找出問題答案,師生共同對證答案。
1、法律在公民生活中的作用是什么? 2、法律是如何維護公民的合法權益的? (二)教師結合課件講解:
1、法律知識:閱讀下面法律規定,明確其中規定了公民的什么權利和義務?
《義務教育法》第四條 凡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的適齡兒童、少年,不分性別、民族、種族、家庭財產狀況、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并履行接受義務教育的義務。第五條適齡兒童、少年的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護人應當依法保證其按時入學接受并完成義務教育。
《婚姻法》規定:第二十一條 父母對子女有撫養教育的義務;子女對父母有贍養扶助的義務。
根據上述法律的規定,你能分析出法律與公民在生活中的行為的關系嗎?
每個學生抽查一道題默寫
小組輪流播報時政新聞
學生找出問題答案,組內交流回答,最先找出的前6個小組加1分,教師補充。學生快速記憶1,熟讀2。
學生小組交流后回答
學生讀書思考回答
5
2
1
5
25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時間
教師歸納總結:法律是通過規定公民權利和義務來規范人們的行為的。 2、 情境活動一:案例分析
郭某,15歲,系城西中學初三學生。其父是一中巴車主,從事客運生意。由于郭某母親身體不好,郭父便請一人為其售票,月薪400元。為了節省這筆開支,郭父一直想讓郭某休學,幫他售票,但郭某不同意,只好作罷。后來,售票員以報酬太低為由辭了工,郭父又一次想到女兒郭某。在郭父的執意要求下,郭某盡管滿心不愿意,最終還是被迫輟了學。鎮政府知道后,多次找郭父做工作,希望他讓郭某復學。但郭父以“讓不讓女兒讀書是我家的事,別人管不著”為由予以拒絕。于是鎮政府依法對郭父下發了行政處 罰決定書,限其在10日內把郭某送回學校復學。
議一議:鎮政府的做法根據是什么?這里體現了法律的什么作用?
教師總結: ① 鎮政府是根據義務教育法、未成年人保護法等法律的相關規定對郭某的父親作出行政處罰的。受教育是公民的權利,讓子女接受規定年限的義務教育是家長應盡的義務,不 履行義務的行為應該受到法律的制裁。 ②規定公民的權利與義務是法律的重要內容,我國法律規定了公民享有什么權利,應該履行什么義務,并對不 履行義務的行為予以制裁,法律正是通過 規定權利和義務來規范人們行為的。 ③這個案例體現了法律規范人們的行為的作用。 3、教師結合課件結構圖講解:當合法權益受到非法侵害時,怎么辦?
第一步:協商和解
第二步:提起訴訟。訴訟包括刑事訴訟、民事訴訟、行政訴訟,分別處于行政制裁、刑事制裁、民事制裁,違憲制裁。
法律通過解決公民之間的權利義務糾紛和制裁違法犯罪,來維護公民合法權益的。
4、情景活動二:
建國50周年閱兵式上,擔任護旗手的雙胞胎姐妹花,因廈門英雄三島觀光園有限公司侵犯了姐妹倆的肖像權,而將其告上法庭。2004年5月18日,經北京市豐臺區人民法院調解,雙方達成協議,由被告公司賠償原告各項損失13萬元。
張氏姊妹認為,被告的違法行為嚴重侵犯了其肖像權和名譽權,給作為軍人的她們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壓力,嚴重干擾了她們正常的工作和生活。故起訴至法院,要 求被告在原刊登廣告的報紙上公開賠禮道歉,并賠償原告精神損失40萬元。法院審理此案后,依法進行了調解,最終促使雙方達成上述協議。
鏈接法律:我國民法通則第100條規定:公民享有肖像權,未經本人同意,不得以營利為目的使用公民的肖像。
以上案例說明了法律的什么作用?
教師總結:我國法律是通過解決公民之間的權利義務糾紛和制裁違法犯罪,來維護公民合法權益的。 5、情景活動三:被告人王成、黃照華在本市龍泉路下馬村人行天橋上,乘公民張某不備搶奪其手機一部,被張某抓住,被告人王成即將所搶手機轉移給被告人黃照華由其攜贓逃跑,后被告人王成為抗拒抓捕掏出隨身攜帶的跳刀對張某進行威脅后逃跑。五華區法院經審理認為被告人王成為抗拒抓捕當場以暴力相威脅,構成搶劫罪,黃照華以搶奪罪定罪處罰,遂以搶劫罪判處被告人王成有期徒刑一年零六個月,以搶奪罪被判處被告人黃照華有期徒刑一年。結合以上案例,思考:法 律怎樣維護公民的合法權益? 教師總結:我國法律是通過解決公民之間的權利義務糾紛和制裁違法犯罪,來維護公民合法權益的。 情境活動四:案例分析(見教材P93頁)中學生張華的表哥在城里打工,春節前,表哥找老板要工錢,老板不但不給,還將其打傷。表哥很氣憤,回家約了幾個人準備對老板進行報復。張華聽說后…… 試一試:根據自己的想象和意愿,續寫這個故事,并說明理由。 想一想:自己或自己的家人與他人發生過權益糾紛嗎?是怎樣解決的?教師總結:公民的合法權益受到侵犯要通過協 商和解、提起訴訟等途徑,依法解決糾紛和制裁違法犯罪,從而 使自己的合法權益得到維護。 6、教師結合課件結構圖總結本課知識內容:法律通過規定公 民的權利和義務來規范人們的行為,通過解決公民之間的權利義務糾紛和制裁違法犯罪來維護公民的合法權益,這就是法 律在公民生活中的作用。 7、課堂鞏固與練習:記憶學習目標“1”
學生速記
學生合作交流后自由發言,注意讓不愛回答問題的學生發言
學生讀書后先自己思考回答
學生自由發言
學生速記
學生思考后回答 學生速記
學生同桌交流或回答 學生速記
學生鞏固記憶,教師提問 學生做學檢習題
7
板
書
教后反思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er/65240.html
相關閱讀:第四課 老師伴我成長教案
《換位思考 與人為善》教學設計
開放的胸懷
相親相愛一家人教案
第九課 一步之遙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