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課時 良師與益友
目標
情感、態度、價值觀:進一步樹立尊師觀念,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尊敬老師,激發對老師的熱愛之情,共筑師生情感的橋梁;主動增進與老師的感情,理解老師,體諒老師;認同新型師生關系之民主、平等的價值取向,積極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能力:能夠正確評價教師在學生的知識學習和人格成長中的作用;能夠通過恰當的方式表達對老師的感情;能夠運用角色互換的方法解釋師生交往的不同行為,理解師生交往中的矛盾和沖突,能夠與老師進行有效地溝通;能正確對待老師的表揚和批評,增強正確處理師生關系的能力。
知識:了解教師職業與教師工作的特點,掌握尊敬老師、建立良好師生關系的方法;了解新型師生關系的基本內涵,知道消除師生間隔閡、矛盾和沖突的有效辦法。
教材分析:第二課《理解老師》,主要幫助學生正確理解教師職業,引導學生理解良好的師生關系對一個人健康成長的重要作用,懂得如何正確處理師生關系中的問題,并采取積極的行動去解決問題,主動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重點:體會老師的工作特點,懂得尊敬老師,熱愛老師;與老師建立起良好的師生關系
教學難點:如何與老師建立起良好的師生關系;良好師生關系的特征
學情分析:初二學生獨立意識、成人感增強,渴望以平等的身份與老師交往,但生活中,往往會因某些事情使老師之間產生矛盾,造成師生間的隔閡,良好的師生關系的特征及如何與老師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成為本課亟待解決的一個問題。
教法與媒體:多媒體教學、情景教學法、對比法、討論法
環節一、導入新課:難忘的老師
學生朗讀配樂散文《難忘的肖老師》(見“多媒體資源”),認真體會作者的心理感受。
教師提問:(1)作者描述的是怎樣的情感?(2)作者和肖老師之間發生了什么事情?(3)問題是怎樣得到解決的?(4)你如何看待他們這種師生關系?
(以一位即將離校學生對往昔師生相處時光的回顧,引出良好師生關系對學生發展的影響,為本課內容的展開做必要的情感鋪墊。)
生:分組討論,合作探究。略。
教師引導學生體會作者回味中學師生關系時的情感。
環節二、:我的良好師生關系觀
教師:大家期望與自己的老師建立一種怎樣的師生關系呢?
學生分組交流
教師: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向往平等、民主、互助、尊重的新型師生關系。這就是新型的師生關系。
(在此基礎上,教師說出自己的心里話)教師:其實老師和你們的期望一樣,也希望能與你們建立平等、民主、尊重、信任、理解、互助的師生關系,這是我們共同努力的目標。
(在平等和諧的氛圍下,師生共同暢談對良好師生關系的期望,探索進一步努力的目標。把良好師生關系的情景展現在同學們面前,有利于激發學生建立良好師生關系的愿望,為接下來的溝通和理解奠定基礎。)
環節三、體驗
活動一:換位思考
學生思考并交流:散文中主人公和肖老師平時關系那么好,為什么也會發生矛盾;假如你是這位肖老師,你當時的感受和想法是什么?
生:略。
教師:小結:同學們剛剛體會了老師在處理問題時所面臨的顧慮或難處,更進一步地理解了老師的責任。相信這些一定會對我們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起到促進作用。(教師要進行適時的引導,讓學生認識到,師生之間的友情和學生之間或同伴之間的朋友關系不同,這種不同來源于彼此的角色及責任,良師益友是以對學生的成長負責為前提的。這就使師生之間不可避免地要發生一些沖突。學會面對和接受這些不同以及由此產生的沖突是建立良好師生關系的前提。)
活動二、列舉自己與老師之間曾經出現過的或依然存在的分歧、矛盾,分析它們產生的原因。
事件我的態度老師的態度原因
生:討論,填表發言(略)
師:與親自關系變化相似,隨著獨立性與自我意識的發展,知識、經驗和能力的增長,我們開始用批判的眼光看老師,這是導致師生之間出現矛盾與分歧的主要原因。
(過渡)只要我們意識到建立良好師生關系需要師生雙方相互理解、共同努力這一目標,并采取恰當的途徑和方法與老師溝通,就可以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環節四、師生情感溝通
活動一、情景交流1
情景一、升入初中以后,小明的各科成績有了明顯的進步,他開始洋洋得意了,很多老師想給予他指導,他根本不虛心接受,班主任找他談話,他也是心不在焉。
師:如果你是小明,你會對他說些什么?
生:討論、交流(略)
教師:客觀地認識初中時期師生關系的特點,擺正自己的位置,在追求獨立自主同時,自覺接受指導。
活動二、情景交流2
教師:表揚大家大多愛聽,可是批評呢?能很痛快的接受嗎?面對表揚與批評,不同的同學有不同的感受,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師生共看P21頁材料,思考:生活中,我們應該如何正確對待老師的表揚與批評。
生以小組為單位交流。
教師:有句俗話:“良藥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教師的批評是愛護、是鞭策,也是期待,我們需要正確地對待,做到有則改之,無則加勉。面對老師的表揚,我們則更應勉勵自己。
活動三、說說我的老師
我們的每一位老師都有自己的優點和長處,請大家說一說。并說說老師的優點對自己的影響。
師生共同交流總結:要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需要我們了解老師的優點和長處,每一位老師都有自己的優點和長處,這有利于我們向老師學習,并能改進我們與老師的交往。
活動四、情景體驗3
大掃除時,小明在擦玻璃時隔壁班的同學在旁邊打鬧,他們把玻璃打碎了就跑了,然而這是班主任正好走了過來認為玻璃是小明打碎的,班主任就把小明批評的一頓,小明覺得很委屈,他該怎么辦呢?
生:討論、交流(略)
教師:“師不必賢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師”老師不是十全十美的完人,不一定樣樣都比學生強。同時“人非圣賢,孰能無過?”對此,就需要我們理解和寬容老師的缺點和過失,選擇合適的時機,以善意的態度向老師指出,并與老師探討解決的辦法。
活動五、學以致用
1、老師沒能及時仔細批閱作文,我們該怎樣換個想法?
2、自習課上,你在給你的同位講解一道數學題,老師看見了以為你們在隨便說話,便批評了你,你會:
3、上學路上,你因為送一位盲人過馬路而遲到,老師因為課堂受到干擾批評你,你覺得很委屈,你會:
生小組交流。
教師:其實還有很多與老師交流、溝通的方法,只要大家愿意真誠地與老師交流,肯定就能與老師建立和諧的良好的關系。讓我們理解老師,感恩老師,讓老師更省心、更順心、更貼心,讓我們與老師一起書寫幸福的時光……
環節五、課外作業 以“老師,我想對你說”寫一段來自內心的話。
環節六、當堂測試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er/69171.html
相關閱讀:相親相愛一家人教案
《換位思考 與人為善》教學設計
第九課 一步之遙 教案
第四課 老師伴我成長教案
開放的胸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