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財產屬于誰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八年級 來源: 記憶方法網
新泰實驗中學2011-2012學年八年級政治上冊第四單元學案
第四單元我們依法享有人身權、財產權、消費者權
第九課依法享有財產權、消費者權
項目一財產屬于誰、留給誰
【教師寄語】學會依法維護自己的財產權
【學習目標】
?情感態度價值觀:認識我國公民的合法財產所有權受法律保護,在生活中自覺遵守法律,提高依法維護他人和自己合法權利的自覺性。
?能力:初步學會運用公民財產權、繼承權等方面的法律知識,觀察分析社會生活中的有關現象和問題,增強識別公民特別是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和非法侵害公民財產權的行為的能力。
?知識:知道法律保護公民合法的私有財產受財產和繼承權;未成年人的財產繼承權不受侵犯;了解維護公民的合法私有財產權和繼承權的方法。
【學習重難點】
學習重點:公民合法私有財產所有權的保護
學習難點:合法私有財產所有權的含義
【學習過程】
環節一:閱讀法律條文,預習新課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十三條規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財產不受侵犯。國家依照法律規定保護公民的私有財產權和繼承權。
中國最高立法機關于2007年3月制定出臺的《物權法》,自2007年10月1日起實施。
《物權法》第六十五條規定:“私人合法的儲蓄、投資及其收益受法律保護。國家依照法律規定保護私人的繼承權及其他合法權益。”。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一條規定:為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維護社會經濟秩序,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發展,制定本法。
閱讀以上材料,思考:
我國公民依法享有哪些權利?這些權利對于公民來說重要嗎?
環節二:自主學習,合作探究
(一)公民合法的私有財產受法律保護
1、案例分析
出租車司機李某應旅客王某的要求將其送往火車站。王某下車時不小心將錢包丟在了出租車上,李某發現后,打開一看,內有5000元現金,此時,他正好從收音機里得知某大學的學生因患白血病而向社會求助,李某就產生了將這筆意外之財捐給患病的學生的想法,于是就將這拾到的5000元現金寄給了這位大學生用以治病。
王某上了火車后發現錢包不見了,經回憶,錢包可能丟在了出租車上,于是他根據票上的車號找到了李某,要求返還錢包中的5000元現金。
思考:李某該不該把錢還給王某?為什么?什么是公民合法的私有財產權?
2、練一練觀察教材106頁圖片回答問題:
1、拖拉機就是該農民所擁有的:_____________________
2、該農民擁有這臺拖拉機后對該拖拉機分別行使了哪些權利?。
3、他為什么能夠擁有這些權利?
3、現場采訪你如何安排自己的壓歲錢?
4、參考107頁相關鏈接,運用所學知識探究討論
在我國,公民的個人合法財產包括哪些呢?
請同學們根據你們現有的知識來判斷下列選項中的財產哪些屬于合法的,哪些屬于非法的,并簡單闡述自己的判斷理由。
A、通過從事勞動所得的工資D、公民通過存錢獲得的銀行利息
B、毒品E、撿到遺失物據為己有
C、通過搶劫得來的5000元錢F、公民在書店里買的書
5、案例追蹤
案例一:寧某在某市有一套住房,產權歸其所有。2005年初,寧某去省城兒子家暫住,將自己的房子租給王某,租期3年。2008年3月房屋租期屆滿,寧某返回故里,要求王某騰房。王某以找不到其他住房為由,拒絕騰房。寧某只得同意王某再租1年,他們夫婦到女兒家暫住,1年后王某還不肯騰房。寧某無奈,只好一紙訴狀將王某告到法院,要求王某返還財產。法院經審理認為,王某的行為是侵犯公民合法財產及其所有權的違法行為,依法作出判決:被告王某返還侵占的原告之房屋,并賠償原告經濟損失3000元。
案例二:外地來京的無業人員張某、李某等組成盜車團伙,瘋狂作案三十多起,盜得摩托車、電動車數十輛,還有兩輛小汽車,價值50多萬元。2009年1月該團伙被公安機關破獲,張某、李某等分別被法院判處有期徒刑7年、6年等。
(1)案例一中,審判機關依據何種法律、采用什么方式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
(2)案例二中,審判機關依據何種法律、采用什么手段,追究侵犯財產罪犯的法律責任?
(3)人民法院的判決說明了什么?

6、小品表演參照108頁圖片
討論:張浩一怒之下把小明的文曲星摔碎了,小明該怎么辦?
(二)我們的財產繼承權受法律保護
1、自主學習,小組競賽
(把學生分為兩組,自讀課本,一組提出問題,另一組回答問題,展開競賽)
2、案例分析閱讀教材P109案例材料討論回答所提問題。

3、模擬法庭——我來斷案
閱讀教材P111案例后,參與以下活動。
分角色扮演法官、原告、被告、原告代理律師、被告代理律師,展開庭審辯論。
環節三:課堂小結談談我的收獲與______(疑問或想法等)
環節四:達標測試反饋糾正
(一)單項選擇題
完成綜合能力訓練98頁1、2、3題,99頁4、5題
(二)非選擇題
完成綜合能力訓練100頁第5題
環節五:課后作業
完成綜合能力訓練99——100頁拔高訓練1、2、3、4、6題。
項目二法律保護我們的無形財產
【教師寄語】:今天和明天之間有一段很長的時間,趁你還有精神的時候,學習迅速辦事。
【學習目標】:
?情感態度價值觀:加深對依法保護智力成果的認識,努力增強依法保護智力成果的法律意識,積極參與社會對智力成果的保護。
?能力:培養初步運用法律知識保護公民特別是未成年人的智力成果權不受非法侵害的能力。
?知識:了解智力成果的含義,知道法律保護公民的智力成果的方法。
【學習重點】:公民知識產權的法律保護
【學習難點】:對公民知識產權含義的理解
【學習過程】:
環節一溫故知新(課前學習小組內檢查)
1、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財產權的含義是什么?
2、如何依法保護公民的合法財產所有權?
3、財產繼承的方式有哪些?
環節二自主探究
閱讀教材P112頁-P115頁,預習完成自主探究部分的問題,在課本上畫出來。
(一)、我們的智力成果受法律保護:
1、智力成果的含義及其表現
2、保護智力成果權的法律法規有哪些?
3、我國法律對公民的智力成果是怎樣保護的?
(二)、依法保護智力成果權
1、當自己的智力成果受到侵害時,我們應怎樣保護自己的智力成果?
2、智力成果所有人保護自己智力成果的方式主要有哪些?
3、通過民事法律手段保護智力成果的方式主要有哪些?
環節三展示交流自主學習情況,小組互評
環節四合作探究答疑釋惑
1.智力成果和智力成果權有什么不同?
2、觀察教材P113頁漫畫,分組討論:
①初中學生的作品有沒有著作權?如果有,請你列舉有關的法律規定。
2.假如你是這首歌曲的創作者,面對這種情況你會怎樣做?
3.走進生活
①我們身邊有沒有侵犯未成年人智力成果的行為?
②學校應當為青少年獲取智力成果創設哪些有利的條件?
環節五拓展探究
價值判斷:小明想買一套英語聽力光盤,同桌小強偷偷地告訴他:“我知道有個買盜版的地方,特便宜,我帶你去!
判斷:()
理由:
環節六閱讀課本,鞏固所學
完成綜合能力訓練103頁網絡填空
環節七課堂小結
我的收獲:
我的困惑:
環節八達標測試
完成綜合能力訓練103——104頁能力訓練部分1、2、3、4、5題。
課后作業
完成綜合能力訓練104頁拔高訓練部分1、2、3、4、題。
項目三做個聰明的消費者
教師寄語:誠信?維權
學習目標:
?情感態度價值觀: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勇于并善于同侵害消費者權益的行為作斗爭。
?能力:學會運用所學知識觀察分析社會生活中的有關現象和問題,提高識別非法侵害消費者權益的能力和依法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能力。
?知識:知道每個人都是消費者,記住消費者依法享有的合法權益,掌握維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的方式和途徑。
學習重點:營造放心消費環境,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學習難點:明明白白消費
學習流程:
環節一創設問題情境導入新課
1.每年的3月15日是什么日子?今年這一日子的主題是什么?
2.中央電視臺每年都要舉辦“3?15”專題節目或文藝晚會,目的是什么?
環節二自主學習
1.自主閱讀本項目教材內容,劃出自己認為重要的基本觀點并列舉發現的問題。
2.展示交流自主學習的成果,回答發現的問題。
環節三合作學習共同探究
1.購物模擬:六位同學去超市購物前,商量去哪里買,買什么,不買什么;購物時挑來挑去,仔細看包裝;一位同學沒有相中超市的東西,臨出門時,被超市保安叫住,誣蔑他偷了超市一包巧克力;一位同學買的水果糖在門外的計量器上稱量時發現少了200克,去找售貨員,售貨員竟不認賬;一位同學在特價區買了瓜子后發現質量不好要退貨,售貨員以“特價商品售出概不退貨”為由拒退。(由兩個小組同學以小品形式表演)
2.各小組以記者采訪的形式進行問題設計并提出問題。
如:(1)我們作為消費者享有哪些權利?
(2)購物去哪里,買什么,不買什么,體現了消費者的什么權利?
(3)購物時挑來挑去,仔細看包裝,是在行使消費者的什么權利?
(4)小品中消費者的哪些權利遭到侵害?
我采訪的問題有:
3.現實消費活動中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的事件時有發生,請你就營造放心的消費環境,從國家、經濟活動的參與者等諸方面發表自己的看法。
4.近年來制造假冒偽劣商品的案例時有發生,有摻有工業用油的“毒大米”、“毒食油”事件,有過量使用“瘦肉精”造成的“毒豬肉”事件,還有假藥、假酒、假飲料、假農藥、假種子事件等,嚴重威脅著消費者的身心健康。
為使你的親朋好友免受侵害,請你對他們進行友情提醒。
環節四課堂小結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知道了作為消費者較容易被侵犯的權利有         
             ;營造放心的消費環境需要生產者          
        ,經營者                ,消費者        
              ;我還知道當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維權方式或途徑有                                     
                     。
環節五 溫習基礎知識,鞏固基本訓練
完成綜合能力訓練106頁網絡填空。
環節六達標測試
(一)、單項選擇題
完成綜合能力訓練107——108頁能力訓練部分1、2、3、4題。
(二)閱讀分析題
完成綜合能力訓練108頁第5題。
課后作業
完成綜合能力訓練108——109頁拔高訓練部分1、2、3、4、5題。
第4單元我們依法享有人身權、財產權、消費者權
教師寄語:知法,守法,用法,依法保護我們的合法權益。
學習目標:
情感態度價值觀:尊重法律,尊重權利,增強權利義務觀念,依法正確行使權利,認真旅行公民義務,依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能力:提高依法行使權利、自覺履行義務的能力;.增強自我保護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培養初步運用法律知識維護自己和他人的人身權利、合法權益的能力。
知識:1.知道法律的含義及本質;知道公民的生命健康權是公民最根本的人身權,法律保護公民的生命健康權不受侵害,未成年人生命健康權受法律的特殊保護;知道我國公民合法的私有財產受法律保護,財產繼承權、智力成果權、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未成年人的財產繼承權、智力成果權受法律保護!
2、說出權利和義務的關系,知道公民要依法行使權利,自覺履行義務;了解法律保護公民的人格尊嚴不受侵犯,懂得法律保護公民的個人隱私,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個人隱私。了解有關的法律規定和維護合法權益的方法。
學習重點:法律是特殊的行為規范;依法行使權利,自覺履行義務;法律在公民生活中的作用;依法保護我們的生命健康權;我們的人格尊嚴不受侵犯;公民的合法私有財產受法律保護;做個聰明的消費者。
學習難點:我國公民的權利和義務是一致的;生命健康權是公民最根本的人身權;法律保護我們的個人隱私;我們的智力成果受法律保護;消費者權利的保護。
學習過程:
環節一自主學習
1.自主復習,認真識記、并寫出本單元中重要的基本觀點或提出復習中不明白的問題,在小組內討論交流。
2.完成本單元的知識網絡構建。
法律是特殊的行為規范
法律規定公民
的權利和義務我國公民的權利法律保護我和義務是一致的
們的權利
依法行使權利
自覺履行義務

們法律在公民生活中的作用

法依法保護我們的生命健康權(做法)
享伴我們一
有生的權利法律保護我們的人格尊嚴()

權合法私有財產權的含義財產屬于誰、留給誰法律保護合法私有財產權的方式、
益財產繼承方式
怎樣依法維權?
依法享有財產法律保護我們的的無形財產(內容及方式)
權、消費者權消費者依法享有的合法權益:

做個聰明的消費者國家:
營造放心的消費環境
三大參與者:
消費者依法維權的途徑:
3.展示交流自主復習成果。(互相提問)
環節二聚焦中考典題
例1、(2009山東泰安)12.下列選項對右邊這組漫畫認識錯誤的是()
A.多享受權利,少履行義務是人之常情,無可厚非
B.權利與義務密不可分,不能人為地將它們割裂
C.權利與義務具有一致性,享受權利的同時,應該自覺履行義務D.漫畫中人物的權利意識較強,義務意識淡薄
例2、周末放學后,某校8年級學生王林遭到校外幾名不法分子的勒索,他們強行搜去王林身上僅有的2元錢,因錢太少,便將他毒打一頓,并揚言:“下周末,做好準備,不見不散!笔潞,王林家人產生了以下幾種想法。
爸爸:算了吧,人家勢力大,我們惹不起!
媽媽:多找幾個人狠狠教訓他們一頓!
哥哥:一定要用法律武器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閱讀材料,運用有關法律知識回答問題。
(1)王林的哪些權利受到了侵害?
(2)請結合所學知識,對王林家人的想法進行簡要評析。
環節三學習小結
談談這堂課通過復習所掌握的知識:
環節四達標測試
一、單項選擇題(2010福建安南)1、2010年1月11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在北京隆重舉行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授予中國科學院院士、知名數學家谷超豪和中科院院士、“兩彈一星”元勛、資深航天專家孫家棟“2009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這一稱號屬于公民的()A、名譽權B、榮譽權C、智力成果權D、財產權
2、(2010福建安南)我國憲法規定:“任何公民享有憲法和法律規定的權利,同時必須履行憲法和法律規定的義務!惫駲嗬c義務的統一要求我們()
A、放棄享受權利可以不履行義務B、權利必須行使,義務可不履行
C、正確行使權利,自覺履行義務D、自由行使權利,自愿履行義務
3.李某身患絕癥,怕自己死后10歲的獨子小強無人照顧,便決定依法將自己遺產的1/3留給父母,以滿足老人的生活需要,另2/3由小強繼承,并到公證處進行了公證。李某的行為,是在行使對自己財產的,選擇的財產繼承的方式是。A處分權遺囑繼承B使用權法定繼承C收益權法定繼承D占有權遺囑繼承
(2009山東泰安)在三聚氰胺奶粉事件中,全國共有29.4萬余名嬰幼兒因食用問題奶粉出現泌尿系統異常,死亡6人。2009年1月22日,石家莊中級人民法院對此作出一審判決,三鹿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犯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被判處罰金4937余萬元。原三鹿集團董事長田文華也被判處無期徒刑,并處罰金2468萬元。2009年2月12日,三鹿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被依法宣布破產。據此回答4—5題。
4、上述材料表明()
①我國法律保護公民的生命健康權②國家依法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③違法必定受到刑罰的處罰④國家依法打擊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的犯罪行為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④
5.三聚氰胺奶粉事件的發生警示我們()
①政府有關部門應加大檢查、監督、管理力度,營造放心的消費環境
②生產者應嚴格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不生產、銷售假冒偽劣商品
③誠信無價,做人做事要誠實守信
④不負責任的行為害人害己
A.①②④B.①②③C.①②③④D.②③④
二、非選擇題
見綜合能力訓練115頁24題。
參考答案例1A例2見綜合能力訓練參考答案及解析38頁23題。達標測試
1——5BCADC非選擇題答案見綜合能力訓練參考答案及解析38頁24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er/73268.html

相關閱讀:第四課 老師伴我成長教案
《換位思考 與人為善》教學設計
開放的胸懷
相親相愛一家人教案
第九課 一步之遙 教案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