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 4.3《創造美好的未》教案(粵教九年級)
【教學目標】1、引導學生正確對待學習壓力,克服考試焦慮,培養正確的學習觀念,做好升學和職業選擇的心理準備。
2、感受科技創新、教育創新的必要性,立志成為國家需要的人才,努力提高自身素質。
3、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理想,立志在將的職業生涯中愛崗敬業、奉獻社會
【重點難點】重點:正確對待學習壓力,克服考試焦慮。
難點:升學和就業的選擇。
【教學方法】認真本,理清思路,結合個人實際情況,結合現實情況,針對具體案例分析討論,總結出規律,提高認識。
【教學過程】
一、堂導入
看下面的案例,就案例談自己的看法。
1989年,一位叫周武的小學教師對該校小學畢業生的成長經歷進行跟蹤調查。經過10年的調查,他發現了一個規律:在小學期間前幾名的“尖子”在升入初中、高中、大學乃至工作之后,有相當一部分會 “ 淡出 ” 優秀行列,而許多名列第十名左右的學生在后的學習和工作中出人意料地表現出色。周武將這一現象稱為 “第十名現象”。
討論:根據你的觀察,為什么會有“第十名現象”?
(前幾名學生往往把主要注意力和精力都用在學習上,影響了其他方面的發展,而第十名左右的學生則是比較會學習的學生,能很好地處理好知識學習和各方面發展的關系)
初中生活馬上就要結束了,我們每一個同學面臨著升學和就業的選擇,你準備好了嗎?你準備怎樣創造美好的未?這節的學習或許對你有幫助。
二、自主學習
(一)新時代 新要求
學生自主本P113內容,完成以下問題:
1、_____已成為當代科技進步與經濟社會發展的最重要的資。
2、國家正在建設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_____社會。
3、新時代需要什么人才?
4、為了適應祖國建設和時代發展的要求,我們青少年應該怎樣做?
5、有位72歲的老人,生命不息,學習不止,在國家放寬對考生報考大學年齡限制的情況下,于2001年、2002年兩次參加高考,均因考分低而未錄取。這種渴求知識的精神感動了他所報考學校的師生。經過研究,學校特許他作為旁聽生上學。
某校八年級4班學習了上述材料知識后,準備召開一個主題班會。
(1)請你為這次班會擬定一個主題。
(2)假如你是班會的一員,請圍繞主題發表你的看法。
((1)①倡導終身學習,爭做“四有”新人。②生命不息,學習不止。
(2)①在當今社會,終身學習逐漸成為一種生活方式。終身學習既是個人持續發展的需要,也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要求。②在當代,要生存,要發展,要滿足時代要求,我們必須接受教育、勤于學習、更新知識、提升能力,學會學習。③在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我們要樹立遠大志向,珍惜在校學習的機會,養成良好學習習慣,自覺履行受教育義務,為祖國繁榮富強建功立業。)
(二)理智面對學習壓力
指導學生自主閱讀本P113—114內容,分組討論辨析題:
在學習過程中,沒有學習壓力好。
(三)克服考試焦慮
結合本P114—115有關內容和自己的切身體驗明確以下兩個問題:
1、什么是考試焦慮?
2、怎樣克服考試焦慮?
3、期末考試快到了,小于想著各科都沒有復習好,想復習卻又不知道從哪里入手,急得快要哭了;小李覺得反正現在復習也不及了,還不如輕松地玩一下。他們應采取的正確做法是 ( )
①認真對待,因為考試是選拔人才的手段,絕對公平
②認真對待,因為考試是評價我們學習效果的工具
③不能有太大的壓力。這樣會干擾我們的學習,會對身心健康造成不利影響
④不用在意其結果,因為考試具有極大的偶然性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教師解析:結合自身實際以各種題型考查正確對待學習壓力、克服考試焦慮,做好升學與擇業的心理準備,是近幾年中考的方向。材料中兩人的做法都不正確,小峰是屬于考試焦慮現象,小魏是屬于不注重學習,學習觀念淡薄。解答此題,對考試要有正確的認識,同時要理智地對待學習壓力。答案為D。
(四)正確選擇升學與就業之路
閱讀本P115—116內容,用有關知識解決下列問題“
初中快畢業了,班主任組織了“設計未”的主題班會。會上高自祝同學首先發言:“我初中畢業后,就是讀重點高中,然后考名牌大學,再讀碩士、博士,之后才選擇自己適合的職業。現在我還沒有考慮就業的事兒,也沒打算征求他人和父母的意見!
(1)請結合所學知識,針對高自祝同學的發言,發表看法。
(2)結合自己的實際,說說你對自己未的設計。
教師提示:(1)只要看法合乎情理,說明能在充分自主的基礎上注重征求他人和父母的意見。
(2)考生只要能從自己就是一道風景線、對自己有信心,發現自己的獨特之處、挖掘自身的潛能,選準自己的角色和恰當位置,走自己的路、不被偏見左右等方面的實際出發,客觀合理設計自己的未,即可。
如:①學業:我希望能考取省級示范高中,為跨入名牌大學打好基礎。
②事業:我希望長大以后,能成為“世界500”強的一名老總。(或我想成為一名科學家、歌星、影星等)。
③家庭:希望擁有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
④休閑:希望長大以后,能經常到健身房去健身或打保齡球等活動。
教師分析:本題是“未道路如選擇的問題”,做出正確的選擇,首先要認真對待其次還要掌握好選擇的科學方法和策略。在掌握好選擇的相關知識的基礎上,對第一問高自祝同學的選擇進行評判,評判時只要看法合乎情理,說明能在充分自主的基礎上注重征求他人和父母的意見,即可。第二問,只要能從自己就是一道風景線、對自己有信心,發現自己的獨特之處、挖掘自身的潛能,選準自己的角色和恰當位置,走自己的路、不被偏見左右等方面的實際出發,客觀合理設計自己的未,即可。
(五)在職業生涯中愛崗敬業,奉獻社會
閱讀本P116內容,完成以下問題“
1、愛崗敬業是社會主義職業道德____、____、___的要求。
2、愛崗敬業是社會對____的基本要求。
3、某校九年級(1)班同學在畢業前夕,開展“十六歲的花季”主題班會活動。以下為活動的三個環節,請你參與探究相關問題。
[花季感言]在小敏同學的朗誦中有這樣一段話:十六歲的天空里,有歡笑,有淚水,有委屈,有自信。在這個時期,我們需要父母的關心、老師的教導和社會的幫助。
(1)十六歲的我們為什么需要父母的關心、老師的教導和社會的幫助?
[成長體驗]回顧自己的成長歷程,同學們認識到,隨著年齡的增長,大家將承擔更多的法律責任,如刑法規定,已滿十六周歲的人對所有的犯罪都要承擔刑事責任。
(2)青少年怎樣做才能防止跌進違法犯罪深淵,順利度過人生的花季呢?
[暢想未]面臨畢業,同學們紛紛暢談未的打算:
(3)結合漫畫,談談我們該如何確立和實現自己的理想。
((1)未成年人年齡小,發展不成熟,對事物的認識水平、行為能力受到一定的限制,其權利更容易受到忽視甚至侵犯。(2分)父母的關心、老師的教導和社會的幫助一方面可以教育、引導未成年人健康成長,另一方面也可以保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免受侵犯。
(2)青少年要學法、懂法,樹立法治觀念,自覺守法;要提高自身道德素質;要增強自我保護的意識和能力;要正確對待家長、老師的教育和監護。 (3)確立個人理想,一要立足自身實際;二要認清時代要求,服從國家需要。
實現理想要認真學習科學化知識;要繼承和發揚艱苦奮斗的優良傳統;培養勇于實踐、善于創新、積極進取的精神;要勤奮努力,腳踏實地地做好每一事;要以堅強的意志、頑強的毅力,勇敢地面對前進道路上的曲折和困難,善于攻克學習和生活中的難關。)
三、合作探究
探究一:如何對待考試壓力和考試焦慮。
分組討論,合作解決,教師補充。
探究二:面對升學與就業,我們該怎么選擇?
分組討論,合作解決,教師補充。
四、收獲質疑
教師讓學生思考,學習本后還有什么困惑或疑問?
師生共同解決。
教師設疑:現在就業形勢嚴峻,我認為還是先就業好?
學生思考后回答,教師適當補充。
五、堂總結
梳理本知識脈絡:
1.新時代、新要求
新世紀,新要求
不斷提高自身素質
2.理智面對學習壓力
不同學習壓力對學生的不同影響
學會調節自己的學習壓力
3.克服考試焦慮
考試是檢測學習效果的手段之一
考試焦慮證產生的原因及其影響
克服考試焦慮的主要途徑
4.正確選擇升學與就業之路
學會科學合理的選擇
我們面臨著升學與就業的選擇
要有正確的就業觀
5.在職業生涯中愛崗敬業奉獻社會
愛崗敬業
奉獻社會
六、作業布置
寫出你將的打算。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san/40403.html
相關閱讀:高擎民族精神的火炬
2012屆中考政治弘揚民族精神 愛我錦繡中華專項復習教案
中考政治復習 八年級(上)第三單元復習課教案
我對誰負責 誰對我負責
第一單元 承擔責任 服務社會復習講學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