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思品學案十六:2.1《逐步實現共同富!菲谀┛倧土
班級: 姓名: 學號:
學習目標: 1、理解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意義;落實“四個尊重”的方針的意義。2、識記最終目標、全面小康社會目標、本世紀中葉目標3、歸納知識結構,記憶理解運用知識 一、獨學歸納知識結構 5分鐘 二、獨學、對學、默寫知識過關 10分鐘 1、為了最廣泛最充分地調動一切積極因素,黨和國家提出了“ ”的方針。 2、四個尊重方針的關系: 勞動—— 知識—— 人才—— 創造—— 3、社會主義的最終目標是 。 4、本世紀頭20年,國家要集中力量,全面建設 , 使 更加 、 更加 、 更加 、 更加 、 更加 、 更加 。 5、到本世紀中葉, , 。 6、我國目前的小康是什么樣的? 7、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中,最關鍵的目標是什么? 8、為實現全面小康的目標,最根本途徑是什么? 檢測反饋(15分鐘) (一)單選題(每題兩分,共20分) 你的得分: 1、“全面建設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這是( )2010期末 A、我國21世紀中葉的奮斗目標 B、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最關鍵的目標 C、我國第二步戰略目標 D、我國21世紀頭20年的目標 2、2010年7月5日至6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召開的西部大開發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在大會上胡錦濤強調,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是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宏偉目標的重要任務,事關各族群眾福祉,事關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局,事關國家長治久安,事關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下列符合這一精神的觀點是( )2010期末 A、實施西部大開發有利于實現全體人民的共同富裕B、實施西部大開發是建設全面小康社會最關鍵的目標C、我國西部地區將實行特殊的社會制度D、中國經濟建設的重點將從東部轉移到西部 3、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中,最關鍵的目標是( )2009期末 A、力爭2020年國內生產總值比2000年翻兩番,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明顯增強 B、確保2050年國內生產總值比2000年翻兩番,綜合國力和國際競爭力明顯增強 C、到2020年人民生活比較富裕,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明的社會主義國家 D、力爭2020年人民生活比較富裕,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明的社會主義國家 4、對勞動、知識、人才、創造之間關系的理解,正確的是( )2009期末 ①勞動與知識、人才、創造相互聯系、相互作用②勞動是產生和積累知識、孕育和發現人才、激發和凝聚創造力的泉③知識已經成為創造財富的重要的資④人類社會不斷發展的內驅力是創造⑤人才是知識的創造者、發明者、傳播者和使用者,是創造財富的最重要資 A.①②③⑤ B. ②③④ C. .①②④⑤ D.①②③④ 5、據專家測算,2050年之前,中國內地將有13個省市率先實現現代化,其中上海、北京分別以2015年和2018年遙遙領先,到2050年,中國將整體上實現現代化,但貴州、西藏等地將在2060年到2090年才能實現這一目標,實現現代化的進程說明( )2009期末 A、不可能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B、共同富裕道路已經改變 C、共同富裕并不是同步富裕、同時富裕 D、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第三步戰略目標是到2090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 6、從今年起連續三年,順德對清遠市連南、英德兩地的30個貧困村五萬多名貧困人口實施幫扶,順德對連南、英德兩地的對口幫扶( ) A、是先富幫后富、走共同富裕的體現 B、體現了同步富裕的根本原則 C、從根本上解決了連南、英德兩地的貧困問題 D、體現了縮小地區差距是我國工作的中心 7、今年,黨和政府堅持推進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促進中部地區崛起,鼓勵東部地區加快發展,這樣做( )2011期末 ①符合共同富裕這一社會主義的根本原則②有利于保持我國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③有利于實現我國現代化建設“三步走”戰略的第二步目標④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需要 A.①②③④ B. ①④ C. .①②④ D.②③④ 8、在知識經濟時代,知識的作用也發生了變化,擁有知識的勞動者的勞動已經成為創造價值的最主要、最直接的因素。誰擁有最新的知識,誰就擁有更大的競爭優勢。這表明( ) A、擁有知識的人就一定可以為社會創造財富 B、知識是創造財富的泉 2008期末 C、知識已經成為創造財富的重要資 D、知識是國際競爭的實質 9、社會主義的最終目標是實現全體人民的共同富裕。下列選項能直接體現這一觀點的是( ) A、載人航天飛船發射成功,實現了中國人太空行走的夢想 2008期末 B、第29屆奧運會在北京成功舉辦 C、十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制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 D、我國實施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中部崛起戰略 10、 201 1年廣東地區生產總值增值情況 指 標 生產總值(GDP) 同比增長% 全省 55954. 47億元 10.0 珠三角 43966. 18億元 9.9 東翼 3828. 88億元 12.3 西翼 4262. 07億元 11.1 區 3897. 34億元 12.3 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6897. 48元 6.9 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 9371. 73元 11.9 上表說明( ) ①廣東城鄉差距在縮小,區域發展趨于協調 ②廣東人民生活達到了全面小康水平 ③實現共同富裕需要一個過程④發達地區的幫扶作用和示范效應已經減弱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二)能力提升:2008年9與額6日,廣東省召開科學技術大會,提出廣東省將制定“南粵功勛獎”“南粵創新獎”評選辦法。設立南粵功勛獎2名,每名獎金3000萬元;設立南粵創新獎5名,每名獎金500萬元,該獎項每兩年評選一次。(1)廣東省設立“南粵功勛獎”、“南粵創新獎”有何意義?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san/50662.html
相關閱讀:第一單元 承擔責任 服務社會復習講學稿
中考政治復習 八年級(上)第三單元復習課教案
我對誰負責 誰對我負責
2012屆中考政治弘揚民族精神 愛我錦繡中華專項復習教案
高擎民族精神的火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