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第十六課1-2框 人口、資源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九年級 來源: 記憶方法網

一、課時基本內容:1課時 第十六課1-2框 人口、資源

二、內容分析,學情分析,重、難點的確立,資源的取舍,教法、學法的選擇等

1.教學內容分析:第一框題“控制人口,提高素質”講述了我國的計劃生育基本國策。第二框題“節約資源,保護環境”講述了我國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引導學生全面了解我國環境的現狀,使之意識到保護環境的重要性和現實意義。

2.學情分析:對學生進行系統的人口、資源、環境國情教育,引導學生全面地了解我國的人口、資源、環境方面的基本國情,認識到我國人口、資源、環境形勢的嚴峻,增強學生保護資源和環境的意識。進而引導學生積極支持國家的各項政策,增強社會責任感。

3.重、難點的確立:重點是我國人口問題的現狀和計劃生育政策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難點是引導學生理解人口問題已經嚴重影響到我國社會的發展。

4.教學資源的取舍:(1)充分利用教材課文中的材料。(2)人口問題的影響需補充一些相關材料。

5.教法、學法的選擇:(1)討論法。(2)問答法。在導入階段和課中,大量使用。(3)閱讀法。對課中重要文字、圖片、圖表要引導學生閱讀。(4)筆記法。課文中重要的概念、意義等要通過筆記批注和用筆勾畫的方法進行標識。(5)探究法。結合課中的交流和探究。(6)講解法。本課知識點較多,需要教師適當進行歸納和講解。

三、擬達成的教育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我國人口的基本國情和我國的基本國策——計劃生育政策;實行計劃生育政策的目的是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

能力目標:數據分析的方法,學習預測的方法,分析問題能力培養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認同計劃生育政策。

四、教學流程

環節

師生活動設計

訓練內容

預期目標

設計意圖

效果反饋與修正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課前準備

查找資料:人口問題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

學生課后歸納、查閱資料、整理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查閱資料的能力

課中教學









課中教學

引入:請同學們閱讀教材P116:圖表,思考:這則圖表說明了什么?

說明我國人口眾多。我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這是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之一。

第十六課 可持續發展(板書)

一、人口問題(板書)

請同學們閱讀教材P117:思考我國人口的特點是什么?

1.我國人口的特點(板書)

(1)基本特點:人口基數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質偏低。

2008年,我國總人口已達13億。據統計,我國每兩秒鐘出生一個嬰兒,每天大約出生5萬人;每年出生1900萬人,減去死亡人口,每年凈增人口約1300萬人,相當于澳大利亞全國的人口。

(2)其他特點:農村人口多、人口老齡化速度快、人口分布不平衡。

閱讀教材P117:材料,加深理解。

討論:有人說,人是勞動者,是財富的創造者,因此,人越多社會發展就越快。你同意這種說法嗎?

人是生產者,同時也是消費者。作為生產者是有條件的,而作為消費者是無條件的。有些人終生是消費者而永遠不能成為生產者,如嚴重身體殘疾者。只有與自然資源、生態環境、社會進步相適應的適度人口及其增長才能形成豐富的人力資源,進而產生社會財富。如果人口增長過快,就會成為社會發展的沉重負擔,并導致一系列惡果。

問題:人口過多、增長過快會帶來哪些問題?

人口問題成了制約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關鍵因素和首要問題。

活動:算一算我國人均 GDP。

2004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為136515億元,居世界第六位,人均1100 多美元(人口13億 )。如果我國人口是新中國成立時的4.5億人,那么人均 GDP 是多少?如果我國人口與美國一樣是2.6 億,人均 GDP 又是多少?

2.實行計劃生育政策(板書)

(1)原因(板書)

人口問題成了制約我國經濟產社會發展的關鍵因素和首要問題,實行計劃生育政策是我國目前條件下解決人口問題的唯一正確途徑。

(2)目的: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板書)

(3)主要內容(板書)

鼓勵公民晚婚晚育、少生優生,提倡一對夫妻生育一個子女;符合法律、法規規定條件的,可以要求安排生育第二個子女。具體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代表大會或其常務委員會規定。

小結:綜上所述,我國現階段的人口形勢十分嚴峻,人口問題已成為制約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大問題。解決人口問題必須嚴格控制人口數量,使人口發展與經濟和社會發展相適應,與生態環境相協調,實行計劃生育政策是我國目前解決人口問題的唯一正確途徑,也是我國的基本國策。閱讀思考

回答

閱讀思考

回答

聽講解

做筆記

聽講解

做筆記

聽講解

學生思考

學生回答

聽講解

做筆記閱讀教材P116:圖表,思考:這則圖表說明了什么?

閱讀教材P117:思考我國人口的特點是什么?

記憶:我國人口的特點。2分鐘

人口過多、增長過快會帶來哪些問題?

我國實行計劃生育政策的原因、目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練:P68:24

引出主題

了解我國人口現狀及特點


注意在討論過程中肯定學生觀點的合理之處

數據能給人直觀和深刻的印象

通過活動進一步感受我國人口壓力

宣傳和了解計劃生育政策。在講課時也可以解釋晚婚晚育、少生優生的含義


總結


課后安排

1.了解家鄉的自然資源狀況

學生課后自己歸納、查閱資料。

1. 了解家鄉的自然資源狀況

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查閱資料的能力。鞏固課堂所學知識

五、教學反思:

第7課時 第十六課2-3框 資源、可持續發展

一、課時基本內容:1課時 第十六課2-3框 可持續發展

二、教學內容分析,學情分析,重、難點的確立,教學資源的取舍,教法、學法的選擇等

1.教學內容分析:第二框題“節約資源,保護環境”講述了我國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引導學生全面了解我國環境的現狀,使之意識到保護環境的重要性和現實意義。第三框題“走可持續發展之路”講述了我國可持續發展的戰略。

2.學情分析:對學生進行系統的人口、資源、環境國情教育,引導學生全面地了解我國的人口、資源、環境方面的基本國情,認識到我國人口、資源、環境形勢的嚴峻,增強學生保護資源和環境的意識。進而引導學生積極支持國家的各項政策,增強社會責任感。

3.重、難點的確立:珍惜資源、愛護環境需要每一個人的努力。我們要清醒地認識現狀,在日常生活中努力節約資源、愛護環境。

4.教學資源的取舍:(1)充分利用教材課文中的材料。(2)環境問題的影響需補充一些相關材料。

5.教法、學法的選擇:(1)討論法。(2)問答法。在導入階段和課中,大量使用。(3)閱讀法。對課中重要文字、圖片、圖表要引導學生閱讀。(4)筆記法。課文中重要的概念、意義等要通過筆記批注和用筆勾畫的方法進行標識。(5)探究法。結合課中的交流和探究。(6)講解法。本課知識點較多,需要教師適當進行歸納和講解。

三、擬達成的教育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了解我國的資源國情是總量大,人均占有量低;我國的環境狀況不容樂觀;保護資源、改善環境的措施。理解可持續發展就是要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實現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既滿足當代人的發展需要,又不損害后代人的發展需要。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小組合作能力和對社會事物的關注和敏銳的觀察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引導學生樹立環保意識、節約資源意識,自覺開展保護環境、節約資源的行動。樹立可持續發展的觀念。

四、教學流程

環節

師生活動設計

訓練內容

預期目標

設計意圖

效果反饋與修正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課前準備

查找資料:資源問題問題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

學生課后歸納、查閱資料、整理

1.了解家鄉的自然資源狀況

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查閱資料的能力

課中教學









課中教學

引入:我國不僅人口問題嚴峻,還面臨著嚴峻的資源、環境問題。

二、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板書)

1.資源問題(板書)

請閱讀教材P119-120:我國的資源形勢如何?

我國資源總量大,種類齊全,但人均占有量少,浪費損失嚴重,開發利用不合理。

2.環境問題(板書)

閱讀教材p121-122,理解我國環境的嚴峻形勢。

面對我國嚴峻的資源和環境形勢,我們怎么辦?實行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

2. 實行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板書)

請閱讀教材p122-124:思考歸納:如何實行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

(1)依法開發和合理利用資源。

(2)加大環境保護和污染治理的工作力度。

(3)充分運用法律和教育手段保護資源和環境。

討論:我們應如何保護環境 ?

3.青少年在環保方面如何做?

保護資源、改善環境需要我們所有人的努力。讓我們從自己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自覺做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踐行者。

面對人口、資源、環境的嚴峻形勢,我國必須走可持續發展之路。

三、走可持續發展之路(板書)

請閱讀教材P125-126:思考:什么是可持續發展?它有何要求?

1.含義(板書):

可持續發展就是要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實現經濟發展與人口、資源、環境相協調,既滿足當代人的發展需要,又不損害后代人的發展需要。

2.要求(板書)

可持續發展,要求我們樹立一種新的觀念:生態文明觀,保持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能夠認識自己對自然、社會和子孫后代的責任。

呈現案例,分析案例。

張村是個美麗的小村莊,有山有水,但由于交通不發達,外人不了解張村,村里人也不富裕。恰在這時,一個商人看中了張村,想在這里投資建造一個造紙廠。由于張村地處河的上游,因而建廠后勢必會污染河流。為此,村民展開了熱烈的討論。

問題:如果你是一名村民,你反對還是贊成建廠?請你為張村的發展獻計獻策

教師總結:建廠必然要以犧牲環境為代價。我們在發展的過程中不能走先破壞再建設的道路。張村可以通過其他的途徑來致富,如開展生態旅游、綠色農業等。

3.我國政府為保護環境、可持續發展所做出的努力(板書)

小結:要倍加愛護和保護自然,尊重自然規律。從長遠看,經濟發展和人口資源環境的矛盾會越來越突出,可持續發展的壓力會越來越大。對這些突出矛盾和問題,我們務必高度重視,按照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始終把控制人口、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放在重要戰略位置,把工作抓得緊而又緊、做得實而又實。”

學生閱讀思考

回答

做筆記

學生閱讀思考

回答

學生閱讀思考

回答

聽講解

做筆記

討論


學生閱讀思考

回答

聽講解

做筆記

聽講解

做筆記

聽講解

閱讀教材P119-120:我國的資源形勢如何?

閱讀教材p121-122,理解我國環境的嚴峻形勢。

閱讀教材p122-124:思考歸納:如何實行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
記憶2分鐘
討論:我們應如何保護環境 ?

閱讀教材P125-126:思考:什么是可持續發展?它有何要求?

識記3分鐘

練習P67-68:12-16

引入主題

了解我國的資源問題、環境問題

了解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

進一步激發學生的環保意識, 使之自覺落實在行動上
掌握可持續發展的概念

結合具體的案例分析如何做到可持續發展

總結提升,鞏固課堂所學知識

課后安排

完成練習冊P69:28

學生課后自己歸納、查閱資料。

完成練習冊P69:28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san/65241.html

相關閱讀:第一單元 承擔責任 服務社會復習講學稿
2012屆中考政治弘揚民族精神 愛我錦繡中華專項復習教案
我對誰負責 誰對我負責
高擎民族精神的火炬
中考政治復習 八年級(上)第三單元復習課教案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