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材料
每年的7月11日是世界人口日,2011年“世界人口日”的主題是“70億人的世界”, 10月31日凌晨,成為象征性的全球第70億名成員之一的嬰兒在菲律賓降生。我國實行計劃生育30多年來,少生4億人,使“世界70億人口日”推遲5年到來。
低碳經濟作為一種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為基礎的經濟模式,在全球共同應對氣候變化的背景下應運而生,并被專家認為是一場涉及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念的全球性革命。
2011年3月26日20:30—21:30“地球一小時”。地球一小時(Earth Hour)是世界自然基金會(WWF)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所提出的一項倡議,來表明他們對應對氣候變化行動的支持2011年“地球一小時”有兩大變化:一是地球一小時的核心主題不再僅僅是氣候變化,而是更廣泛的可持續環保行動。二是除了熄燈一小時外,“地球一小時”活動還從號召大家響應環保,變為動員個人和社會團體自發為環保做出一個行動改變。
2011年03月28日,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布“十二五”期間和今年我國工業節能減排四大約束性指標。明確2015年我國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二氧化碳排放量和用水量分別要比“十一五”末降低18%、18%以上和30%,工業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率要提高到72%左右;明確今年這四項指標同比要分別降低4%、4%以上和7%左右以及提高2.2個百分點!笆濉逼陂g,既要保持經濟增速,又要節能減排。
二、【與教材知識點結合】
1.我國自然資源總量大、種類多,但人均資源占有量少,開發難度大。
2.我國生態環境的基本狀況是:總體在惡化,局部在改善,治理能力遠遠趕不上破壞的速度,生態赤字逐漸擴大。
3.開展相關的活動有利于宣傳落實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提高人們的環保意識。
4.體現了科學發展觀和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施。
5.正確處理經濟增長同人口、資源與環境的關系,推動整個社會走上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發展之路。
6.積極參與全球氣候變化活動,彰顯一個和平、合作、負責任大國的形象,攜手合作,共同應對。
7.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
三、命題角度
1、為什么要節能減排、建設生態文明?
答:(1)這是由我國的基本國情決定的。 (2)這是貫徹落實科學觀、實現可持續發展、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構建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3)建設節能減排型與環境友好型社會與黨始終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根本要求相一致。
2、怎樣建設生態文明?(在推動節能減排,建設生態文明,實現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措施)
答:國家
(1)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和科教興國戰略,堅持計劃生育、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走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文明和諧發展之路,促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2)加快科技創新,堅持“開源”和“節流”,開發新能源和替代能源,發展低碳經濟。推行清潔生產,提高資源利用率,降低污染物排放,保護環境。
(3)發揮政府的宏觀調控作用,加大投入,健全節能環保機制,控制高能耗高污染的企業,加大污染治理和環境保護力度。
(4)加強法制建設,落實節能環保的法律法規,嚴格執法,強化監督管理。
(5)加強宣傳教育,提高人們的道德水準,樹立節能環保意識,倡導綠色消費,選擇文明健康科學的生活方式。
(6)加大國際間的合作,共同應對資源危機和環境問題。
企業
(1)樹立科學發展觀, 加快科技創新,堅持“開源”和“節流”,提高節能環保技術;發展循環經濟,降低能耗提高資源利用率;推行清潔生產,減少污染物排放,保護環境。
(2)加大節能環保投入,進行技術改造,提高員工勞動技能,加大污染治理和環境保護的力度。
(3)堅持可持續發展,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正確處理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的關系。
(4)加強宣傳教育,提高員工的道德水準,樹立節能環保意識。
個人(青少年)
樹立可持續發展意識和節能環保意識,增強社會責任意識。從日常生活小事做起,自覺履行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義務;如:隨手關燈;少用或不用一次性餐具;回收廢棄物等;樹立正確的消費觀,注重環保購物,倡導綠色消費;積極參與各種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宣傳活動;并積極同各種浪費資源破壞環境的違法行為作斗爭。
3.你認為我國在節能減排方面取得成就的原因有哪些?
①我國綜合國力的增強,為推進節能減排奠定了堅強的基礎。②積極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③堅持依法治國方略,依法治理環境;④全民節能減排意識增強;⑤黨和政府的正確領導,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等。
4.人口老齡化給我們帶來了沉重的社會壓力,我們應該如何去解決?
①完善社保制度,建立共享型的養老保障體制。②努力構建城鄉兼顧、全方位的社會為老服務體系③建立健全老年法律法規和政策體系,為老齡事業發展創造良好的法制和政策環境;④老年人要積極鍛煉身體,以減輕子女的負擔;⑤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年輕人要積極承擔贍養父母的責任和義務
5.請你為提出我國的人口素質提出幾個好建議?
①要切實貫徹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②優先發展教育事業。③要做好優生工作,要認真貫徹執行《母嬰保健法》等法律法規。④要以廣大農村為重點,大力幫助邊遠地區和少數民族地區降低新生嬰兒出生缺陷發生率。
6.運用有關知識說明怎樣實現從人口大國向人力資源強國的轉化?
要繼續實行計劃生育的基本國策,大力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普及義務教育,發展高等教育和職業技術教育,把經濟建設真正轉移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軌道上來,把科技進步放在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地位,注重科技創新和知識創新,提高全民族的科學文化素質,轉人口負擔為人口優勢。使人口增長與經濟和社會發展相適應,保證社會主義現代化宏偉大業的順利實現,
7.溫家寶總理強調扎實推進節能減排、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發展低碳經濟)意義:(或者:倡導“低碳”生活方式有什么現實意義?)
①有利于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②有利于我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提高經濟質量和改善人民生活質量,使我國經濟持續穩定發展。③有利于落實科學發展觀,有利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相處;④有利于節約資源,緩解能源緊張等問題,提高人們的節約意識、保護環境的意識。
8、我們國家為落實節能減排應采取哪些措施?(提建議、獻計策)
答:①加快淘汰耗能嚴重的落后生產企業。②依靠科技創新,加快節能減排技術開發和推廣。③嚴格執法,加強對節能減排工作的監督檢查。④加強宣傳,組織開展“節能減排全民行動”。⑤實施有利于節能減排的獎懲政策。
9、你們學校采取了哪些節能減排的活動?這些活動有什么重要意義?
答:①評選“青少年節能減排標兵”活動。②開展廢舊物品創意大賽活動。③倡議節日不送紙質賀卡、改送電子賀卡。④推廣教科書循環使用活動。⑤看節能減排宣傳影片,增強節約意識。⑥學校采用主題班會、辦宣傳欄等方式加強對學生的節能減排教育。(6)學校開展了主題班會、辦宣傳欄等活動加強對學生的節能減排教育;(7)學校開展了“建立節能型校園”、“生態文明型校園”的活動;
意義:(1)有利于增強學生的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意識;(2)能夠幫助學生養成珍惜資源、愛護環境的行為習慣;(3)有利于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建立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
10、作為青少年學生,你打算如何用實際行動為節能減排作出貢獻?
答:①積極宣傳我國環境惡化、資源短缺的嚴峻現實,營造節約資源,保護環境的良好氛圍。積極宣傳節能減排的重大意義,營造節能減排的良好氛圍;②積極宣傳節能減排的重大意義,營造節能減排的良好氛圍;④積極同破壞環境、浪費資源的行為做堅決斗爭。(5)樹立資源節約意識,發展循環經濟;(6)使用節能型、環保型產品;7)增強意識,從小事做起,身體力行落實好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行動;(8)要為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提出合理化建議;(9)積極創新實踐,發明節能減排的金點子。(10)要增強法律意識,勇于同破壞資源和環境的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從現在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從現在做起,節約每一滴水,每一度電、每一張紙、每一粒糧,自覺做到關閉電器的同時拔掉插頭、將燈泡換成節能燈、一水多用、送電子賀卡、雙面用紙、垃圾分類和回收、不使用一次性用品等。
11、我國為什么構建節約型社會?(我國為什么要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
答:原因在于: 第一,我們的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發展不平衡的小康。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是貫徹科學發展觀和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必然要求,是建設小康社會、和諧社會、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需要,它關系到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和中華民族的生存和長遠發展。
第二,我國的能源消耗高,資源短缺問題已成為影響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因素。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是貫徹科學發展觀和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必然要求,它有利于解決我國的資源短缺問題。我國面臨嚴峻的資源形勢:①我國的資源總量大,但人均占有量不足,而且資源分布不平衡,開發難度大,開發利用不科學、不合理,損失浪費嚴重。②隨著我國的經濟高速發展,對資源的需求量日益增加,資源緊張。③由于我國的生產力水平低,技術落后,粗放的增長方式使大量的資源沒有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資源利用率低。④人們節約意識和生活習慣不夠好,在日常生活中存在嚴重浪費現象。嚴峻的資源形勢嚴重制約了我國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第三,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是當前保持經濟平穩快速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的需要,是全面建設小康和構件和諧社會的需要,是落實“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具體體現。
第四,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任何時候都要繼承發揚。
12.請你談談如何構建節約型社會?
(1)國家:①加強道德建設,進行“節約光榮,浪費可恥”的教育,提高全民族的資源憂患意識和節約意識。②實施科教興國戰略,改進技術設備,變粗放型的經濟增長方式為集約型的經濟增長方式,走新型工業化道路。③樹立科學發展觀,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加強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和利用,從根本上解決經濟增長與資源環境之間的矛盾。④建立健全相關的法律法規,采用法律的、經濟的、行政的等多種手段,嚴懲浪費資源的行為。(2)社會:①加強道德和法律知識的宣傳,大力倡導勤儉節約的美德,在全社會形成節約的社會風氣;②發揮輿論和有關部門的監督職能,譴責鋪張浪費的行為。(3)公民:提高自身道德意識和法律意識,自覺約束自己的行為,養成勤儉節約的良好習慣,積極同浪費的行為作斗爭。
13. 國家鼓勵教科書循環使用。推廣教材循環使用有許多益處,請你寫出幾點來?(在學校推行教材循環使用有什么重要意義?)
答:①有利于減輕學生家庭的經濟負擔,②有利于節約資源,提高資源利用率,③有利于提高中小學生節約資源意識和環保意識等④有利于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設和諧社會。(5)有利于提高國家教育經費的使用效益;(6)有利于提高國家教育經費的使用效益;
14.發展低碳經濟有何積極意義?
(1)有利于依靠科技降低能耗,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和循環利用水平,節約資源,保護和改善環境,實現經濟發展與資源環境相協調,人與自然和諧相處。(2)有利于倡導綠色生產和綠色消費,選擇文明健康科學的生活方式,建設生態文明。(3)有利于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社會,改善人們生存和生活的環境。(4)有利于促進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5)有利于緩解中國所面臨的嚴峻的資源和環境形勢。
15.中國在國際社會上為發展低碳經濟所做的努力和結果表明了什么?
中國是一個和平、合作、負責任的大國;中國為遏制全球氣溫升高作出了自己的貢獻;中國的國際地位在不斷提升。
16.如何建設低碳校園?
對學生進行環保教育,引導學生樹立低碳意識;老師要以身作則,自覺踐行低碳生活;開展以“低碳”為主題的多種宣傳活動,引導學生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隨手關燈、關水龍頭,自覺節約用電、用水;等等。
17. 為了融入低碳生活,青少年應怎么做?
①在全民中宣傳低碳生活的意義以及倡導低碳生活必要性;
②有計劃地購物,適度消費,減少浪費,提倡廢物利用;
③節約用水用電用氣,如使用節能燈,節水型水龍頭和馬桶,生活用水循環用;家用電器不待機,自覺提高空調制冷溫度;
④全面倡導以低碳食物為主導的飲食,提倡素食;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san/69311.html
相關閱讀:中考政治復習 八年級(上)第三單元復習課教案
我對誰負責 誰對我負責
2012屆中考政治弘揚民族精神 愛我錦繡中華專項復習教案
高擎民族精神的火炬
第一單元 承擔責任 服務社會復習講學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