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材料
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提出“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
2011年10月9日,紀念辛亥革命100周年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胡錦濤總書記出席大會并發表重要講話。他強調,今天,我們隆重紀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深切緬懷孫中山先生等革命先驅的歷史功勛,就是要學習和弘揚他們為振興中華始志不渝的精神,激勵海內外中華兒女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共同奮斗。
二、與教材知識的結合
1)時代精神(核心:改革創新):立足崗位、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主人翁精神、艱苦奮斗、努力開拓的拼搏精神、團結合作、互相關愛的團隊精神、與時俱進、爭創一流的創新精神
2)人因為不同的社會身份而負有不同的責任,增強自己的責任意識。
3)在社會舞臺上,每個人都在扮演著不同的角色,而每一種角色往往都意味著一種責任。只有人人都認識到自己扮演的角色,盡到自己的責任,才能共同建設和諧美好的社會,共享美好的幸福生活。
4)承擔責任往往伴隨著獲得回報的權利,也需要付出一定的代價。我們要學會對承擔責任的代價與回報進行正確的評估,作出最合理的選擇。
5)個人承擔對社會的責任。我們在社會中生活,扮演著不同的角色,每一種角色都意味著不同的責任。一個有責任感的人,應該自覺承擔起服務社會的責任,積極參加社會公益活動,為社會公眾服務。
6)積極參與社會公益活動,為社會公眾服務,是我們回報社會的重要途徑,也是現代公民必不可少的素質。
7)國家興亡,匹夫有責。作為公民,在做好自己本職工作的同時,要胸懷社會,承擔起關愛社會的責任。
8)我們生活的社會應該是一個互幫互助、相互關愛的社會。熱心公益,服務社會。在參與社會公益活動的過程中,我們既承擔著社會責任,又在幫助別人,并使自身的價值在奉獻中得以提升。
9)能夠為他人及社會做出貢獻,是自己生命價值的重要體現,當他人生命遭遇困境需要幫助時,我們應盡自己所能伸出援助之手。
10)生命的意義不在于長短,而在于內涵。我們應該努力從點滴做起,從現在做起,豐富自己生命的內涵,延伸自己生命的價值。
11)不言代價與回報的奉獻精神是那些最富有責任心的人的共有的情感。我們應該增強自己的社會責任感,熱心公益,服務社會,承擔起關愛社會的責任。
12)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培養良好的意志品質,戰勝挫折。
13)承擔責任不言代價和回報;積極勇敢面對挫折,尋找有效的應對方法;理想的實現必須經過艱苦奮斗,樹立崇高的理想,立志為報效祖國,奉獻社會而努力學習。
三、命題角度
1、(1)請你列舉身邊存在的不負責任(缺乏責任意識)的表現:
在學校:輪到自己衛生值日時馬虎了事。 在家里: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不干家務。 在社會: 沒有同情心,不愿意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2)為增強學生的責任心,請你向學校提出合理化建議:
①將責任意識列為學生日常考察的范圍;
②通過班會、板報等多種形式加大宣傳教育,讓每一個學生都明確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和應該承擔的責任。③評選出校園“責任之心”,為大家樹立學習的榜樣。
2、在加強思想道德建設的今天,向先進人物學習有何意義?
①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需要,加強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既是發展先進文化的重要內容和中心環節,又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核心; ② 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需要; ③是青少年健康成長的需要。
3、作為一個中學生,你打算怎樣回報社會?
①積極宣傳基本道德規范,倡導社會新 ②積極參加社會公益活動,服務社會、奉獻社會 ③關心社會發展,關注國家大事,維護祖國榮譽利益 ④團結互助,誠實守信,扶危助困。
4、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性
中華民族精神深深植根與綿延數千年的優秀傳統文化之中,始終是維系中華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紐帶,支撐中華民族生存、發展的精神支柱,推動中華民族走向繁榮、強大的精神動力,是中華民族之魂。
5、中華民族精神與中華文化的關系
(1)中華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現為中華民族精神的力量
(2)中華民族精神深深根植于優秀的傳統中華文化之中
6、愛國主義的地位、作用
愛國主義是民族精神的核心,是動員和鼓舞中國人民團結奮斗的一面旗幟,是各族人民風雨同舟、自強不息的精神支柱。
7、愛國主義與其他內涵的關系
愛國主義是民族精神的核心,貫穿在民族精神的其他內涵之中。其他內涵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無不體現著愛國主義的主題。
中華民族精神,是一個互相聯系的整體。愛國主義是核心,它滲透在中華民族精神的一切領域。
團結統一是愛國主義精神的最基本的要求,是中華民族大家庭中各個民族成員得以繁榮昌盛的基本條件;
愛好和平是愛國主義精神內涵的擴展和延伸,能夠為中華民族的存在和發展提供必要的外部力量支撐;
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是實踐愛國主義精神的必要前提,是中華民族愛國主義精神的根本體現,也是中華民族精神的脊梁和精髓。
8、愛國主義不是抽象的,是具體的
1)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愛國主義有共同的要求,也有不同的具體內涵
(2)在當代中國,愛祖國與愛社會主義本質是一致的。
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擁護祖國統一,是新時期愛國主義的主題。
9、面對日益開放的世界,我們青少年應該做好哪些準備?
答:我們青少年應該樹立全球觀念,培養開放、平等、參與的國際意識,以積極參與的心態,關注世界,關注和平;積極宣傳我國的改革開放政策,勇做改革事業的擁護者、參與者;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掌握現代化建設的本領,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國家作出貢獻。
10.為了讓人們在新增的節假日里過得文明、健康、有意義,你有什么好的建議
答:清明節去烈士陵園掃墓,參加義務植樹活動;端午節參加一些蕩秋千、賽龍舟的活動;中秋節陪父母觀看有意義的電影,看望孤寡老人等。
11、請你為學校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提幾條合理化建議。
答:①組織學生參觀民族精神教育基地;②利用廣播、櫥窗等宣傳民族精神;
③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如:愛國歌曲演唱會、愛國詩歌朗誦會等
12、青少年應如何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
答:①要以積極的態度,自覺接受民族精神教育。②要積極參加各種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的社會實踐活動。③要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從樹立愛國主義思想做起,從確立遠大志向做起,從規范行為習慣做起,從提高基本素質做起,以實際行動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
13、民族精神的內容很豐富,就你最有感觸的一個方面,結合自己學習生活,說說該怎么辦?
我們要發揚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在學習中要做到樂觀開朗、自信自強。遇到困難挫折不氣餒,不退縮,如考試失利后不心灰意冷.要找出失利的原因,更加刻苦努力的學習。
15、青少年學生如何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
答: ①青少年學生應該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加強自身的品德修養,提高自己的認識能力,知榮辱、懂善惡、辯美丑;②應該自覺遵守道德規范和法律規范,學會自尊,懂得自愛,勇于自省,善于自控,提高自己的自律能力;③應該弘揚真善美、鞭撻假惡丑,同一切有悖于社會主義道德的行為做斗爭。
15. 辛亥革命100年來的歷史給了我們哪些啟示?
(1)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辛亥革命100年來的歷史表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找到引領中國人民前進的正確道路和核心力量。這條正確道路就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這個核心力量就是中國共產黨。
( 2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高舉愛國主義偉大旗幟。辛亥革命100年來的歷史表明,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是動員和凝聚為振興中華而奮斗的強大精神力量。愛國也是公民基本道德規范之一。
( 3)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高舉和平統一的偉大旗幟。以和平的方式實現統一,最符合包括臺灣同胞在內的全體中國人的根本利益。
16. 我們青少年應如何向革命先驅學習,肩負起時代賦予的歷史使命?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san/71440.html
相關閱讀:我對誰負責 誰對我負責
第一單元 承擔責任 服務社會復習講學稿
高擎民族精神的火炬
2012屆中考政治弘揚民族精神 愛我錦繡中華專項復習教案
中考政治復習 八年級(上)第三單元復習課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