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記憶方法網-免費提供各種記憶力訓練學習方法!

2012屆中考政治發展先進文化,建設文化強國 強省專項復習教案

編輯: 路逍遙 關鍵詞: 九年級 來源: 記憶方法網
專題二 發展先進文化,建設文化強國/強省
一.熱點材料
材料一:中國共產黨十七屆六中全會,2011年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舉行。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
材料二:2010年7月2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深化我國文化體制改革研究問題進行第22次集體學習,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在主持學習時強調,深入推進文化體制改革,促進文化事業全面繁榮和文化產業快速發展,關系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奮斗目標的實現,關系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關系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我們一定要從戰略高度深刻認識文化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深入推進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要引導廣大文化工作者和文化單位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始終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堅決抵制庸俗、低俗、媚俗之風,努力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有機統一。
材料三:2011年2月10日,文化部、財政部聯合對外宣布:2011年底之前國家級、省級美術館全部向公眾免費開放;全國所有公共圖書館、文化館(站)實現無障礙、零門檻進入,公共空間設施場地全部免費開放,所提供的基本服務項目全部免費。
材料四:2011年4月30日至5月1日,全國文化體制改革工作會議在合肥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長春對會議作出重要批示,強調要深入貫徹胡錦濤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體學習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和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精神,按照國家“十二五”經濟社會發展總體部署,牢牢把握科學發展主題和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主線,著力破除制約文化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轉變文化發展方式,為“十二五”文化改革發展開好局、起好步。
二.教材梳理
1.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社會是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相輔相成、協調發展的社會。文化建設為經濟建設、政治建設、社會建設提供精神動力、文化環境和智力支持。
2.在當代中國,發展先進文化,就是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
3.牢牢把握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最根本的就是必須堅持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在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
4.在當代中國,發展先進文化,就是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加強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和教育、科學、文化建設。開展豐富多彩的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推動經濟與社會的協調發展。
5.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精髓,是中華民族的靈魂,是中華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精神支柱。在五千多年的發展進程中,中華民族不僅創造了輝煌的歷史和文化,而且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
6.民族精神對內具有凝聚和動員民族力量的作用.對外具有展示民族形象的功能,它是鼓舞中華民族迎難而上、團結互助、戰勝強敵與困難的不竭力量源泉。
7.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繼承和弘揚中華文化是我們每個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
三.命題角度
1.中華文化的特點是什么?
博大精深,源遠流長
2.為什么說中華文化是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
幾千年來,中華文明歷經滄桑,飽受磨難,但綿延不絕,歷久禰新。一個重要的原因是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鑄在中華民族的生命力、創造力和凝聚力之中。獨具特色的語言文字,浩如東海的文化典籍。名揚世界的科技工藝,異彩紛呈的文學術,充滿智慧的中國哲學,完備而深刻的道德倫理等共同組成博大精深的中國文化。這些中華文化不但對今天中國人的價值觀念、生活方式和中國的發展道路具有深刻影響,而且對人類的進步和世界文化的發展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3.文化是一種經濟。以文化促經濟發展,以經濟發展弘揚文化的發展觀蘊含著哪些道理?
因地制宜,發揮區域優勢,是發展區域經濟的一個重要原則;要做到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兩手抓,實現協調發展。
4.為什么要推進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意義)?
①重要性。社會主義社會是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相輔相成、協調發展的社會。只有三者協調發展,才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大力發展先進文化,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是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重要目標,也是搞好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重要保證。
②必要性。我國正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民族文化素質不高,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加強文化建設,能豐富人民群眾的文化生活,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培養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公民,實現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根本任務,為實現全面小康、促進社會和諧發展提供思想保證、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
(3)我國面臨日益激烈的國際競爭作出的必然選擇。當今世界正處在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文化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顯,維護國家文化安全任務更加艱巨,增強國家文化軟實力、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要求更加緊迫。
(4)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需要。當代中國進入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和深化改革開放、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攻堅時期,文化越來越成為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越來越成為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越來越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豐富精神文化生活越來越成為我國人民的熱切愿望。
5.如何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如何發展先進文化)
牢牢把握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繼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積極吸收整個人類所創造的一切優秀文化成果;自覺抵制腐朽思想的影響;加強對青少年的傳統文化教育。
6.在加強先進文化建設的過程中,我們青少年應該怎樣做? 。
我們青少年要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繼承和弘揚優秀的民族文化傳統,培養自己的文化創新能力;自覺學習和吸收一切優秀的文化成果,尊重其他國家和民族文化的價值;積極參加形式多樣的文化活動,為傳承、弘揚、繁榮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作出貢獻;樹立共同理想,自覺遵守公民基本道德規范,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提高思想道德水平。

7.請你從民族文化的角度,簡要談談如何加強安徽文化建設。(提建議)
把文化強省建設擺在重要位置。發揮文化資源優勢,打響徽文化品牌。大力扶持我省特色文化產業發展。舉辦特色文化節,弘揚和發展傳統文化。大力發展我省文化旅游業(紅色旅游)。加強文化產業人才隊伍建設等。
8.青少年應如何傳承中華傳統文化?
①積極宣傳我國的民族文化,讓世界了解中華文化。 ②對待我國的民族文化,不能全盤否定,一概拋棄,也不能全盤肯定,全部吸引。要判斷的繼承,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③結合時代內容不斷豐富和發展中華傳統文化。
9.在對外文化交流中,你將如何做一名友好往來的使者?
①以開放的心態尊重不同的文化。②以客觀平等的態度尊重因文化不同而導致的行為方式差異,不卑不亢,禮貌待人。③積極宣傳優秀傳統文化,讓世界了解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
10.中央在文化體制改革中,提出抵制 “三俗”( 庸俗、低俗、媚俗)現象的原因。作為青少年在發展先進文化問題上應堅持什么立場和態度?
(1)提出抵制 “三俗”現象是因為方向問題是根本問題。牢牢把握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是發展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和諧文化首要的和根本的要求,也是繁榮社會主義文化、建設和諧文化的根本保證。
(2)社會上還存在一些帶有迷信、愚昧、頹廢、庸俗色彩的落后文化,甚至存在一些阻礙先進生產力發展、危害社會主義事業、腐蝕人們的精神世界腐朽文化,作為青少年在發展先進文化問題上,要保持我們精神肌體的健康,就要善于辨別各種消極文化并自覺地加以抵制,支持健康有益文化。我們要行動起來,參與到各種各樣的精神文明創建活動中,共享精神文明的溫暖陽光。
11.為什么要加快文化強省建設? 應怎樣加快文化強省建設?
①加快文化強省建設,有利于不斷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和精神需要,從而提升人們的幸福感。②加快文化強省建設,大力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有利于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們的科學文化素質、思想道德素質和心理素質,實現人的全面發展。③加快文化強省建設,能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思想保證、精神動力、智力支持等,有利于推動經濟和社會協調發展,增強綜合國力。④加快文化強省建設,有利于構建和諧社會,營造良好的文化環境和社會環境。
(3)①加快文化強省建設,必須牢牢把握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大力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②加快文化強省建設,要繼承和利用優秀傳統文化資源,古為今用;同時博采眾長,吸收、借鑒其他優秀文化成果。③加快文化強省建設,要立足改革開放實踐,創新文化內容和形式,創作人民群眾喜愛的文化精品;積極開展創建文明城市和文明村鎮等形式的豐富多彩的精神文明創建活動。④加快文化強省建設,要進一步促進文化產業發展,加強城鄉文化設施建設投入,大力發展文化事業。⑤青少要善于辨別各種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并自覺加以抵制。積極參與社會、社區、學校村鎮的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從身邊小事做起,為文化強省增光添彩。
12. 請列舉安徽省的文化資源優勢。
大包干發源地—鳳陽小崗村;合肥、蕪湖等國家級動漫產業園;宿州靈璧石文化;蚌埠花鼓燈、當涂民歌、徽劇、廬劇、黃梅戲、宣紙制作技藝、鳳陽花鼓、皖南古村落(西遞、宏村)、黃山、九華山等。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san/79636.html

相關閱讀:第一單元 承擔責任 服務社會復習講學稿
2012屆中考政治弘揚民族精神 愛我錦繡中華專項復習教案
我對誰負責 誰對我負責
中考政治復習 八年級(上)第三單元復習課教案
高擎民族精神的火炬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亚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