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公民的人身自由權利?(公民人身自由權利的含義)
答:指公民的身體由自己支配和控制,非經法定程序不受逮捕、拘禁、搜查和侵犯。
2.為什么公民需要人身自由權利?(需要人身自由的原因、意義)
答:①人身自由是人們一切行動和生活的前提條件,是我國憲法規定的公民人身權利的重要內容。
②公民具有人身自由,才有可能進行正常的生活、學習和工作,參與國家管理,愉快享有其他各項自由和權利。
③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的權利,是公民享有的其他一切權利的必要條件。
3.公民人身自由權的具體內容是什么?(公民人身自由權利的具體內容)
答:①公民的身體或住宅不受非法搜查。②公民不受非法逮捕和拘禁。③法律保護公民的生命健康權利。
4.什么是生命健康權?(生命健康權的含義)
答:指由生命權和健康權兩部分組成。生命健康權包括了身體健康權利和精神健康權利。
5.為什么公民需要生命健康權?(需要人身自由生命健康權的原因、意義)
答:①生命的存在和享有是公民行使其他權利的前提,是每個人的最高人身權益。
②健康權是我們重要的人身權利。
③在公民的人格權中,生命健康權居于首要地位,是公民最根本的人身權利。
6.我國法律是怎樣保護公民人身自由和生命健康權利?(課本30-31頁)
答:①法律禁止對公民的身體或住宅進行非法搜查。
②法律保護公民不受非法逮捕和拘禁。
③我國憲法和法律保護公民的生命健康權利。
④作為未成年人,我們的生命健康權受到法律的特殊保護。
7.有哪些法律保護公民人身自由和生命健康權利?
答:《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等。
8如何維護人身自由和生命健康權利?(課本30-31頁)
答:①認真學習和掌握有關法律,增強防范和保護意識,懂得如何運用法律保護自己。
②若遇到侵害行為時,可向公安人員、家人、朋友和社會求助。
③一旦受到傷害,要懂得依法追求對方的法律責任,以討還公道和獲得賠償。
④我們享有人身自由和生命健康的權利,相應地就有義務不去侵害別人的人身自由和生命健康。
1.什么是人格尊嚴權?(人格尊嚴權的含義)
答:人格尊嚴權是我們作為人應當受到他人最起碼的尊重的權利。人格尊嚴權包括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姓名權、隱私權等。
2.什么是肖像權?相關法律規定有哪些?
答:①肖像是指描繪具體人物形象的繪畫和照片,他是公民身體特有的縮影或真實寫照。
②我國法律規定:第一,未經本人同意,不得以營利為目的的使用公民的肖像。第二,丑化公民肖像、故意損毀公民的肖像、以肖像進行人身攻擊等行為均屬于侵犯公民的肖像權。
3.哪些情況不構成侵犯公民肖像權?(7點)
答:①使用具有新聞價值的人物形象。
②使用參加具有報道價值的集會,游園活動的人的肖像。
③在風景區創作風景畫將人物作為點綴所拍攝的照片,或者拍攝照片時將他人攝入其內的。
④為行使正當的輿論監督而使用他人肖像。
⑤因通緝罪犯或者報道已判決的重大案件而使用的罪犯的肖像。
⑥為公民本人利益而是用公民肖像。
⑦作為證據而使用公民肖像。
4.什么是名譽權?相關法律規定有哪些?
答:①指一個人的名聲,是社會成員對某個公民的品德、聲望、信譽等方面的評價。
②我國法律規定:公民享有名譽權,禁止用侮辱,誹謗等方式損害公民的名譽。(侵犯公民名譽權的行為:侮辱、誹謗、新聞報道失實,文學作品素材不當)
5. 什么是榮譽權?相關法律規定有哪些?
答:①榮譽是國家、社會、組織授予公民的一種美名或稱號。
②我國法律規定:公民享有榮譽權,禁止非法剝奪公民的榮譽稱號、榮譽證書和獎章。(原授予的組織和單位才能撤銷)
6.什么是姓名權?相關法律規定有哪些?
答:①指公民的姓名是區別于其他公民的稱號或者代號。
②我國法律規定:公民享有姓名權,有權決定、使用和依照規定改變自己的姓名,禁止他人干涉盜用和假冒。(未成年人有權改變自己的姓名,但需經過監護人的同意)
7.為什么未成年人的人格尊嚴權受法律的特殊保護?
答:①人格尊嚴權是未成年人的基本權利之一。
②未成年人正處在身心發展的關鍵時期,如果人格尊嚴受到侵害,其精神健康將受到巨大的損傷。
③在家庭、學校和社會中,還有損害未成年人人格尊嚴的行為。
8.現實生活中,侵害未成年人人格尊嚴的現象有哪些?(侵害未成年人人格尊嚴的表現)
答:①在社會中,人們對未成年人往往不想對待成年人那么注意禮貌和尊重。
②在家庭中,有些家長和成年人在公共場合隨意議論孩子的過錯和辱罵孩子。
③在學校中,有些學校和教師歧視、辱罵甚至體罰學生。
9.我國有哪些法律保護未成年人的人格尊嚴權?
答:《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等。
8.如何維護自己和他人的人格尊嚴?(維護自己和他人的人格尊嚴的方法)
答:① 要學會運用法律依法去維護自己的人格尊嚴。我們可以視受傷害程度,要求其停止侵害,賠禮道歉,或要求其消除影響、賠償損失,嚴重的可以追究其刑事責任。
②我們也要自覺尊重他人的人格尊嚴。不取笑他人的外貌、衣著、說話方式等,不給他人其侮辱性綽號。
③尊重他人的人格尊嚴,是一個文明人所應具備的素質。一個具有現代文明素養的人應該意識到:每個人不論地位、貧富、相貌、智力和年齡等情況有何差別,都有著同等的人格權利。愛護和發自內心的尊重比自己弱小,比自己能力低、條件差的人,是一個人品質高貴的體現,應做到尊重他人,平等待人,公平與正義。
1. 什么是個人隱私?(個人隱私的含義)
答:個人隱私,是指個人生理,心理以及社會交往過程中的秘密,如個人的生理特征、心理活動、日記、電話、信件以及在自己的住宅里從事的個人活動等。
2.個人隱私的特點是什么?
答:合法性,私密性,私人性,主觀性。
3.什么是個人隱私權?(個人隱私權的含義)
答:個人隱私權也叫個人生活秘密權,是指公民希望隱瞞的不危害社會的個人私事,未經本人允許別人不得將其公開的隱私。個人隱私權屬于公民的人格權利。(注意:判斷是否屬于個人隱私權的三個條件)
4.為什么要尊重個人隱私權/個人隱私?(尊重個人隱私權或個人隱私的原因、意義)
答:①尊重他人的隱私,是公民應有的道德品質,也是公民必須遵循的公共生活準則。
②個人隱私權是衡量一個國家個人地位和尊嚴的重要標志。
③保護隱私,尊重隱私,是現代文明的重要標志。保護隱私不等于自我封閉。
5.隱私權的內容有哪些?(課本48頁)
答:①生活安寧權。②個人生活情報保密權。③個人通訊秘密權。④個人隱私利用權(前提:不得違反法律的強制規定,不得有悖于社會公德)
6.什么情況下侵犯了他人的隱私權?
答:①侵入住宅。②監視或監聽。③偷竊,私自拆開他人的信件。④公開披露或宣揚他人隱私。
7.我國法律是如何保護公民隱私權的?
答:①我國憲法第38條、民法通則地101條關于保護人格尊嚴的一般規定,適用于保護我國公民的個人隱私權。
②最高人民的司法解釋規定:對未經他人同意,擅自公布他人的隱私材料或以書面、口頭形式宣言他人隱私、致使他人的名譽權受到損害的,按照侵害他人名譽權處理。(我國現行的立法和司法解釋一般把隱私權包括在名譽權中。)
③郵政法規定: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以任何理由私自拆閱他人信件。
④律師法規定:律師對于業務中接觸到的個人隱私有保密責任等。
8.如何尊重自己和他人的隱私權? (方法)
答:①尊重自己的隱私權:第一,對自己的一些私人秘密不要到處宣揚。因為隱私的外泄有時可能使自己喪失尊嚴,使自己處于不利境地或還有可能會牽連到他人。第二,學會運用法律制止侵犯個人隱私的行為,依法保護自己的個人隱私權。 第三,保管好個人信件,日記等含有個人隱私的物品。
②尊重他人的隱私包括:第一,未經同意,不私自看他人的信件或日記;第二,不私自闖入他人住宅;第三,不私自發布和傳播他人的隱私,因為窺探和傳播他人隱私是不道德的,也是違法的。
【備注:該問題答案配合第八問“如何尊重自己和他人的隱私權”使用】如何尊重個人隱私的方法? (尊重個人隱私的方法)
答:①樹立隱私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②需要有責任和名譽意識。③明確有關保護個人隱私的法律法規,明確侵犯公民隱私所應承擔的法律后果。
9.保護隱私等不等于自我封閉?
答:①不等于,保護隱私不等于自我封閉。
②因為為了使自己健康成長,我們應該學會與值得信任的人分享快樂與苦惱,困惑的時候,應及時與老師,家長或者親密的朋友溝通,以獲得成長所需要的經驗和支持.
10.如何對待父母或老師侵犯未成年人隱私權的問題?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san/80179.html
相關閱讀:我對誰負責 誰對我負責
2012屆中考政治弘揚民族精神 愛我錦繡中華專項復習教案
高擎民族精神的火炬
第一單元 承擔責任 服務社會復習講學稿
中考政治復習 八年級(上)第三單元復習課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