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標要求】
1、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認識憲法的重要作用,自覺維護憲法的權威。
2、知識目標:憲法的作用和法律地位。憲法是我國的根本大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
3、能力目標:
認識憲法是我國的根本大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從而自覺遵守憲法,維護憲法權威。
【預習導學】
1、憲法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
2、憲法的基本內容是什么?
3、憲法的構成及現行憲法是什么?
4、怎樣自覺維護憲法的尊嚴?
5、憲法在國家法律體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為什么?
6、為什么說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
【問題探究】
1、【活動一】
從法律家族聚會中,你能看出憲法與普通法律的不同嗎?
教師可充分利用教材中擬人手法介紹的 “一次隆重的法律家族聚會” 采用多種形式,讓學生在情景中感受憲法與普通法律的不同。比如: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的活動,或者以動畫形式展示出來,并加入更詳實的資料與案例,對比理解“憲法的地位”及“憲法規定國家生活中的根本問題”。
2、【活動二】
小齊為什么能夠依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利?她是怎樣依法維護自己的權利的?
答:(1)因為:A、我國憲法規定公民有受教育的權利。B、認真學習憲法等法律知識,懂得依法維護自己合法權益。(2)以法律為武器,采用訴訟的方式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學生討論,教師歸納小結:怎樣自覺維護憲法的尊嚴?
我們要認真學習憲法,了解憲法的性質和基本內容,在日常生活中養成遵守憲法的習慣,樹立憲法意識,自覺維護憲法的尊嚴。
3、【活動三】
你能說出憲法與其他法律的關系嗎?
學生活動:看圖:教材中的“法律體系金字塔”;查閱憲法、刑法、兵役法、環境保護法等的相關條款。(注:教師在上課前下發事先印好的憲法部分章節的摘要。)
依據憲法第 18條的規定,制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依據憲法第 103條的規定,制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
依據憲法第 11條的規定,制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等等。
學生歸納,得出結論:是“母子”關系。憲法在國家法律體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為什么?)
(1)憲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礎和立法依據
普通法律是依據憲法制定的,是憲法的具體化。
(2)憲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憲法在法律體系中具有最高的權威,法律、行政法規的內容和精神都不得與憲法的原則和規定相違背,否則,就會因違憲而無效。
(3)憲法是一切組織和個人的根本活動準則
(4)憲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更嚴格
最后歸納得出: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國安邦的總章程。
小結:這節課我們主要從內容規定、法律效力、制定和修改程序方面闡述了憲法的特征,明確了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希望大家通過今天的學習能開始逐步樹立憲法至上的觀念,主動學習憲法、自覺維護憲法的尊嚴。
【例題精析】
1、(2008年恩施)右邊漫畫表明:在我國法律體系中 ( )
A.憲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和法律地位
B.憲法規定了我國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
C.憲法與普通法律具有相同的法律地位
D.憲法的制定與修改程序和普通法律相同
解析:有關憲法的內容,考查的重點是憲法的地位以及憲法與普通法律的關系,考題形式靈活,往往結合憲法的修改、《義務教育法》的修改、《反分裂國家法》的制定來命題,對相關問題需要學生在記憶的基礎上理解并靈活運用。本題考查的正是憲法在我國法律體系當中的地位,根據所學可知A項正確。答案選A。
舉一反三:
2008年,勞動合同法、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企業所得稅法、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規頒布實施。這些法律法規無一例外的標明“根據憲法制定本法”或者“以憲法為依據”。這表明 ( )
A.憲法包含了其他法律、法規 B.憲法是普通法律的立法基礎
C.普通法律具有與憲法相同的法律效力 D.憲法是普通法律的總和
【目標檢測】
1、(2009無錫)15. 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實行依法治國的根本依據是: ( )
A. 行政法 B. 民法 C. 刑法 D. 憲法
2、(2009重慶)2008年是我國社會保障立法全面推進的重要一年。有關社會民生的《社會保險法》、《社會救助法》、《慈善事業促進法》等法律法規就有四十多項。上述這些法律法規都是依據憲法制定的,這是因為 ( )
① 憲法規定了國家生活中各個方面的內容
② 憲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法律地位
③ 憲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更為嚴格
④ 憲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礎和依據
A 、 ②④ B、 ①② C、 ①④ D、 ③④
(2009河北)截至2009年1月底,我國現行有效法律達231件,行政法規600多件,地方性法規7000多件,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600多件;卮3~4題。
3、上述材料表明 ( )
①我國法治建設取得重大成就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更加完備
③我國公民的權利和義務具有一致性④我國的所有事務已完全納入法治軌道
A. ②③ B. ①② C. ①④ D. ③④
4、在我國所有的法律法規中,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最高的是 ( )
A. 刑法 B. 未成年人保護法 C. 民法通則 D. 憲法
5、(2009呼和浩特)憲法規定我國的國家性質是 ( )
A. 實行民族區域自治的、統一的多民族國家
B. 公有制和非公有制并存的國家
C. 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
D. 維護世界和平和促進經濟發展的國家
6、下列選項中不屬于憲法規定的內容有 ( )
A.國家的性質 B.犯罪的特點和刑罰
C.國家的根本制度 D.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
7、十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以高票通過了《反分裂國家法》,說明全國人大享有( )
A.任免權 B.決定權 C.監督權 D.立法權
按照全國人大通過的關于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名額和選舉問題的決定,“在農民工比較集中的省、直轄市,應有農民工代表”被首次明確。我國1億多農民工也在最高國家權力機關直接擁有自己的代表。據此回答4—5題。
8、上述材料主要說明
A.我國的一切權力屬于農民
B.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是我國人民行使國家權力的機關
C.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從根本上保證了人民當家作主
D.人民代表大會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
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A.是我國的最高國家權力機關 B.是我國的最高國家行政機關
C.是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 D.擁有國家所有的權力
10、(2009貴陽) “排行我老大,國法之根本;子法由我生,效力我最高。”
(1)請你猜猜這一謎語的謎底。(打一法律名稱)
(2)這一法律在我國法律體系中的地位和效力如何?表現是怎樣的?
【課后訓練】
1、(2009山西) 依法治國是我國的治國方略,其核心是( )
A. 依憲治國 B. 依法行政 C. 有法可依 D. 違法必究
2、(2009鎮江)我國的根本大法是 ( )
A. 刑法 B. 憲法 C. 教育法 D. 民法
3、(2009山東青島) 2009年2月28日,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以憲法為依據制定的食品安全法、刑法修正案(七)和修訂后的保險法。這說明( )
A. 我國法律規定了國家生活中最根本的問題
B. 憲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礎和立法依據
C. 我國憲法是其他法律的具體化
D. 憲法是食品安全法、刑法和其他法律的總和
4、(2009江西南昌)2008年全國法制宣傳日的主題是:“弘揚法治精神,服務科學發展”。法治的核心是憲法,因為我國憲法是 ( )
A. 國家的根本大法
B.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指導思想
C. 法律家族中最嚴厲的法律
D. 治國安邦的總章程
5、(2009綿陽市)《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第七十八條明確規定:“憲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一切法律、行政法規、地方性法規、自治條例和單行條例、規章都不得同憲法相抵觸。”這說明 ( )
A. 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
B. 其他法律和地方性法規不重要
C. 憲法比普通法律更嚴格
D. 憲法規定了國家生活中的所有問題
6、下列選項中的兩部法律是母法與子法關系的是 。 )
A.教育法;義務教育法 B.刑法;刑事訴訟法
C.民法通則;未成年人保護法 D.憲法;刑法
7、作為青少年,在維護憲法尊嚴方面我們能做到的是 。 )
①認真學習憲法 ②了解憲法的性質和基本內容
③參與討論憲法的條文 、芘c違反憲法的現象作斗爭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8、2005年9月27日,個人所得稅法修正案(草案)有關工薪所得減除費用標準(俗稱“起征點”)立法聽證會在北京舉行。這是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歷史上舉行的第一次立法聽證會。全國人大及其常委會舉行立法聽證會 。 )
①有利于進一步密切國家機關與人民群眾的關系
②有利于充分發揚民主,增強立法透明度,推進立法民主
③有利于公民直接參與決定國家大事
④能夠讓法律得到大多數公民的批準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9、(2009錦州市)(6分)鄧小平同志說:“要通過改革,處理法治和人治的關系!苯瓭擅裢菊f:“加強社會主義法治建設,依法治國!焙\濤同志強調:“擴大社會主義民主,健全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國家領導人的講話體現了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是依法治國。
(1)依法治國的主體是什么?(1分)
(2)依法治國有哪些基本要求?(2分)
(3)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作為一個公民應該怎樣做?(3分)
10、(2009蘇州)我國憲法在總綱的第一條中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社會主義制度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根本制度。禁止任何組織或者個人破壞社會主義制度”。
從法律知識的角度,上述材料主要告訴我們什么道理?
【質疑反思】
第二單元第四課第一課時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參考答案
【預習導學】
1、開放,閉關自守 2、引進來,走出去,對外開放 3、世界上所有國家,經濟,政治,文化 4、獨立自主,自力更生,根本基點,對內搞活,對外開放 5、基本國策
【例題精析】
1、ABCD 2、ABCD
【目標檢測】
一、 ××√
二、CCBC
三、這一觀點是片面的。中國要發展,就要打開國門,向世界所有國家開放,大膽吸收世界各國包括發達資本主義國家的一切優秀文明成果,不斷發展自己。這是總結長期歷史經驗得出的結論,閉關自守只能導致愚昧和落后。但是,在我們這樣一個有十三億多人口的發展中大國搞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任何時候都不能依靠別人,必須始終把獨立自主、自力更生作為自己發展的根本點,把立足自己與對外開放結合起來。
【課后訓練】
一、CACCBB
二、甲的觀點錯誤,乙的觀點正確。發展是硬道理,中國解決所有問題的關鍵在于依靠自己的發展。發展必須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生產力,才能從根本上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制度,才能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才能推動社會的全面進步。對外開放,是改革和建設必不可少的條件,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必然選擇,是我國必須長期堅持的一項基本國策。我們必須抓住機遇,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與世界各國相互取長補短,在競爭與合作中加快自己的發展步伐。
三、(1)重要原因是閉關鎖國。(2)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3)①現代科技的發展,使世界國家和地區的聯系和交流日益緊密,世界一天一天變得更加開放。②中國要發展壯大,都必須把自己融入到世界發展的大潮中去,閉關自守只能導致落后。③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實行對外開放,符合當今時代特征和經濟技術發展規律,是加快我國現代化建設的必然選擇。
第二單元第四課第二課時計劃生育與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參考答案
【預習導學】
1、人口基數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質偏低,人口老齡化速度加快,人口分布不平衡,男女性別比例失衡
2、人口過多和過快增長
3、發展問題,優生優育,人口發展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
4、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晚婚、晚育、少生、優生。
5、以破壞環境為代價,把環境保護同經濟建設對立起來或割裂開來,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6、“三個有利于”——各項工作的出發點和判斷所有問題的根本標準。是否有利于發展社會主義社會的生產力;是否有利于增強社會主義國家的綜合國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7、從總體上看,我國生態環境惡化的趨勢已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區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國環境形勢依然相當嚴峻,不容樂觀。
【例題精析】C
【目標檢測】
一、××√
二、DBDC
三、(1)少吃或不吃口香糖、使用電子賀卡、積極參加植樹造林活動等。(言之有理即可)(2)①我市在經濟建設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時,也面臨環境的壓力,它影響了我市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②是構建和諧社會,堅持科學發展觀,走可持續發展道路的必然要求。
【課后訓練】
一、CDCBD BBCCC
二、1、堅持計劃生育、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2)實地調查、走訪、座談、查閱資料、問卷調查、抽樣分析等。(說正確三點即可)。(3)保護環境,人人有責;關心我們的生存環境;保護生態環境,建設美好家園;保護環境,功在當代,利在千秋,惠及子孫;保護環境,請從點滴小事做起;人人參與,創建綠色家園等。(4)提示:學生只要答出一種環境問題即可,如:水污染、大氣污染、沙塵暴、水土流失、生活垃圾 、白色污染、森林減少、草原減少……;學生要對自己回答的環境問題提建議。
2、略
第二單元第四課第三課時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參考答案
舉一反三:BAA
目標檢測:1-8 ABBCC BCC
9.(1)污染大氣,使得空氣中煙塵和其他污染物的濃度急劇增加,不利于人體健康;降低大氣能見度,妨礙交通,容易導致交通事故的發生;造成資源的浪費等。
(2)①多舉辦一些科普宣傳,使農民知道秸稈露天燃燒的危害,對秸稈的價值有更深刻的了解;②政府、環保等部門發揮作用,監督農民盡量不燒或少燒;③引導農民作好秸稈還田工作,充分利用其中的有機質;④用作飼料、建沼氣池、秸稈發電、加強秸稈的綜合利用
課后訓練 1-12 BB CDDDC CBDCA
13.實踐探究題
(1)最符合節約的要求,才能最大限度地發揮功效的設計:①用口杯接水刷牙;②作業本→草稿紙→廢紙回收。 ③洗臉、洗澡、洗衣服、洗菜、淘米→刷拖把→沖廁所; 洗臉、洗菜、淘米→淋花或淋樹。 (2)①當前中國面臨著嚴峻的人口、資源、環境形勢。 ②符合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基本要求,符合人與自然的協調與和諧。 ③人人參與節約資源、能源的行動,既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人與自然的矛盾,又可增加社會財富,促進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3)以節約資源為榮,以浪費資源為恥;節約資源,人人有責;全民動員,建設節約型社會。
14.材料分析題
(1)人口問題,資源問題,環境問題 (2)人口的過多和過快增長,必然給自然資源和環境帶來沉重的壓力。(3)①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生產力,為治理和保護環境提供堅實的物質基礎。 ②與依法治國,加強社會主義法制建設結合起來,使人口控制,資源開發和環境保護真正納入法制化,制度化的軌道.③與科教興國戰略結合起來,依靠科技,提高保護治理環境的能力和水平.④面對嚴峻的環境形勢,我國應堅持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堅持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必須加強資源和環境法規、資源和環境知識的教育,提高全體人民保護資源和環境的意識。堅持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就要全面規劃,科學布局,保持生態平衡,防治環境污染。要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綜合治理的方針,絕不能重蹈“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轍。 (4).作為中學生,應當充分認識環保重要性,從現在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從我做起,自覺保護環境,珍惜資源,守護好我們共有的家園。(再答一些具體的方法)
15.(1)對外開放、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和科教興國、可持續發展戰略。
(2)①貫徹落實以人為本的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科學發展觀;②發展循環經濟,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和環境友好型社會;③大力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緊密依靠科技進步推動我們經濟社會發展;④實行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加快現代化建設步伐。
第二單元第四課第四課時實施科教興國的發展戰略參考答案
舉一反三:1-5BCCDD
目標檢測:1-8 DBDAC CCD
9.材料分析題:
(l)材料一、二表明,我國的科學技術還比較落后,特別是知識創新,科技創新的能力還不強。(2)體現了我國正積極實施科教興國戰略。我國把經濟建設轉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軌道上來。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水平。全面深化科技、體制改革,積極推進科技、教育與經濟社會發展相結合。
(3)知識創新、科技創新,已成為當代經濟和科技競爭中的決定性因素。我們青少年一方面要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另一方面,在學習過程中要善于思考,敢于創新、努力培養自己的精神和創新能力。
課后訓練:1-12 BD CDDBD BDAAB
13.實踐探究題:
()①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是生產力中最活躍的因素;我國與西方發達國家在科技方面還有相當大的差距,還面臨著發達國家在科技方面占優勢的壓力;②各國之間激烈的經濟競爭和科技競爭,歸根到底是教育的競爭、人才的競爭;教育決定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未來;③為適應全球范圍內科技革命的突飛猛進,應對嚴峻挑戰,我國實施了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2)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大力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戰略;要在社會營造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良好氛圍;要發展先進文化,培養全社會的創新精神;要加強科技創新和教育創新,激發全社會的創新活力。(言之有理即可。)(3)我們要牢固樹立社會主義榮辱觀,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我們要培養自己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敢于創新、善于創新,把創新的熱情和科學態度結合起來;在學習中獨立思考,從小培養創新的興趣和好奇心;要學以致用,勇于實踐。
第十三課時參考答案:
目標檢測:1-4CDCC
5、(1)軟實力指的是“中華文化”。特點是博大精深,源遠流長。(2)發展先進文化應珍愛自己的精神家園,宣傳和弘揚我們的民族文化,讓世界了解中國源遠流長的文化。同時,以開放的心態態尊重、珍惜和保護各個國家和民族的文化。
課后訓練:1-5CBABC
6、(1)①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世界文化大花園中一朵璀璨的奇葩。②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是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文化。
(2)中國的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日益提高,在國際舞臺上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一個和平、合作、負責任的中國形象已經為國際社會所公認。
(3)每方面1分,滿4分為止。①黨和政府的力量。(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的力量)②社會主義制度的力量。③法制的力量。④科學技術的力量。⑤民族精神的力量。
第十四課時參考答案
舉一反三:
(1)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
偉大的民族精神始終是鼓舞我們民族迎難而上、團結互助、戰勝強敵與困難的不竭力量之源。(2)在災難面前,一個民族要團結一致,共同應對,才能形成抗擊災難的巨大力量;要自強不息,才能愈挫愈勇,不會被災難打倒;要充分發揮民族的聰明才智和創造力,艱苦奮斗,才能實現災后的重建和復興。(3)略
目標檢測:
1-5 BDDAC
6、(1)①抗擊雪災。②實現抗震救災的勝利。③成功舉辦北京奧運會和殘奧會。④“神舟”七號成功發射。評分說明:任舉以上兩個事例即可,如答出其他符合要求的重大事件也可得分。
(2)愛國主義。(2分)
(3)略(2分)評分說明:語言精煉,能夠表達真情實感即可得分。
課后訓練:1-3ABB
4、(1)抗震救災;成功舉辦北京奧運會和殘奧會;“神七”飛天,太空行走等。
(2)愛國主義。是民族文化的精髓,有巨大的凝聚力;始終是鼓舞我們民族迎難而上、團結互助、戰勝強敵與困難的不竭力量之源。
(3)樹立責任意識,增強社會責任感;努力學習,從身邊小事做起;關愛他人,熱心社會公益事業,不言代價和回報。(6分,答到其中任意兩點即可)
第三單元第六課第1課時人民當家做主的法治國家參考答案
舉一反三:1、A C D. 2、C.
【目標檢測】1、C. 2、B. 3、C. 4、A. 5、A. 6、C.
7、(11分)(1)①安全權、知情權或公平交易權。②途徑:與經營者協商和解;請求消費者協會調解;向有關行政部門申訴;根據與經營者達成的仲裁協議,提請仲裁機構仲裁;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等。(7分)
(2)①全國人大擁有立法權。②法律是由國家制定或認可的。③依法治國是我國的基本方略。④有法可依是依法治國的前提。⑤公民享有批評建議權。⑥生命健康權是公民最根本的人生權利等。(寫出2條,4分)
8、(1)我國實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全國人大是國家的最高權力機關,擁有最高監督權,最高人民法院要對全國人大負責,受它監督。
(2)①依法治國是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②依法治國是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國家長治久安的要求;③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國的重要環節;④“執法必嚴,違法必究”是社會主義法制建設的要求;⑤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等等。
【課后訓練】1、B. 2、D .3、D .4、A. 5、D .6、A.
7、(1)①法律由國家制定或認可(或法律由國家制定);②立法權。
(2)為食品安全提供了完善而有力的法律保障;規范食品生產經營者的行為;制裁危害食品安全的違法行為;保護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或生命健康權、安全權)等。
8、 (5分)(1)①保護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權。②法律是未成年人的“保護傘”和“守護人”。(2) ①依法治國的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②加強道德建設,提高人們的思想道德素質,才能真正實行依法治國。
第三單元第六課第2課時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參考答案
舉一反三:B.
【目標檢測】
1、D .2、A 3、B. 4、D. 5、C. 6、C. 7、D 8、C 9、A
10、(1)憲法(1分)
(2)憲法在我國法律體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憲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礎和立法依據。普通法律是根據憲法制定的,憲法為“母法”,普通法律為“子法”。一切法律、行政法規和地方性法規都不得同憲法相抵觸。憲法是一切組織和個人的根本活動準則。(4分)
【課后訓練】1、A 2、B .3、 B .4、A 5、A 6、D.7、C. 8、A
9、(1)人民群眾(1分)。
(2)有法可依、有法必依(1分)、執法必嚴、違法必究(1分)
本文來自:逍遙右腦記憶 /chusan/82320.html
相關閱讀:中考政治復習 八年級(上)第三單元復習課教案
高擎民族精神的火炬
我對誰負責 誰對我負責
第一單元 承擔責任 服務社會復習講學稿
2012屆中考政治弘揚民族精神 愛我錦繡中華專項復習教案